5G正在全面普及,而這其中的大功臣之一就是5nm製程工藝,隨著製程工藝的進步,晶片的性能得到了更大的強化,麒麟9000、蘋果A14、驍龍875,這些最新的核心旗艦處理器都採用了5nm製程工藝。
說到全球的半導體行業,不得不提臺積電,在手機行業,蘋果、華為、三星是當之無愧的三大巨頭,而在晶片製造領域,臺積電則是其中的大巨頭。
作為大巨頭,臺積電拿下了全球52%的晶片代工訂單,佔領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一半,遠超第二名三星,此外,臺積電的成功源於先進工藝的領先,首批上市的麒麟9000、A14、M1等都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造,早已經滿負荷量產。
俗話說,「老大吃肉,老二喝湯。」作為老二的三星明顯不滿足於現狀,立下了要超越臺積電的目標。
去年三星披露了「半導體願景2030」,其中顯示,三星計劃在系統晶片研發和生產技術領域投入133萬億韓元(約人民幣7900億元),以期能在2030年前完成超越臺積電,這可真的是下了大血本了。
日前,三星成功實現了5nm晶片——三星Exynos 1080的量產,雖略遜一籌,也算趕上了臺積電的腳步了。
此外,三星高管在近日透露,三星將在2022年大規模生產3nm製程晶片,這與臺積電在2022年量產3nm晶片的計劃保持一致。
據悉,在3nm領域,臺積電選擇的是比較保守成熟的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技術,而三星則將採用Gate-All-Around簡稱GAA(環繞柵極場效應電晶體)技術,GAA技術可以更精確地控制通道間的電流,縮小晶片面積,降低功耗,但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一旦成功的話,三星或可扭轉當下相對臺積電落後的局面,這足可見三星的野心之大。
不過,還未等大夥高興,就又有驚人消息傳來,近日據臺媒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製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將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並於2024年進行正式量產。
據悉,臺積電2nm工藝將採用基於GAA基礎的全新MBCFET( 多橋通道場效應電晶體 )技術,新技術將大大改進電路控制,降低漏電率,三星剛剛有望在3nm工藝趕超臺積電,誰曾想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領先一大步了。
此外,臺積電錶示,2nm的突破不僅僅是進一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同時臺積電將投入1nm工藝的研發,以進一步保持優勢。
此外,用於生產先進晶片的EUV光刻機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從目前來看,在光刻機這塊也還是臺積電領先,三星想要在2030年前完成對臺積電的超越,目前來看還是難度不小。
三星是否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