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鹼性體質」其實是偽科學?

2021-01-05 百家號

一、網上傳的「酸鹼體質」是真的嗎?

以上看起來非常權威的「百科」文章,沒有相關知識的百姓也只有選擇相信的份,但細看這些文章如出一轍,破綻百出;還有更多的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邏輯性的摘抄,並沒有一篇文章指明其「酸鹼體質說」的科學研究出處。

二、網傳用PH試紙測試酸鹼體質靠譜嗎?

我這兒先不解答這個問題,看完下面的章節你自己也會解答了。

營養專家於康教授做客的一期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開場第一句話說:「酸性體質、鹼性體質、中性體質,這個命題本身就是典型的偽科學。這是被人為的懷著某種目的造出來的一個假的,錯的概念!」,「酸性體質說」如果去查源頭,最終可能就會查到某種所謂「鹼性食物」的誇大宣傳與推廣。

三、為什麼說「酸鹼體質說」是偽科學?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人體的PH值:

1)、人體血液的PH值是恆定的保持在7.35-7.45之間,不會因為吃了某些酸性食物,這個PH值就有變化。

2)、唾液的PH值是中性偏酸的,因為食物在進入口腔後就開始分泌唾液澱粉酶,唾液偏酸性,也是為了食物的消化。

3)、我們的食道是弱鹼性,而胃液卻是PH0.9-1.5,強酸的胃液環境不僅能更好的消化食物,還能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和促進鐵、鈣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4)、胰液的PH7.8-8.4,是為了中和進入小腸的胃酸,使腸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蝕。並為小腸內多種消化酶提供最適宜的PH環境,小腸的PH7-8。

5)、皮膚的PH5.5,偏酸性,因為細菌不喜歡酸的環境,這種酸性環境會減少細菌的滋生,從而保護皮膚。

6)、女性陰道PH4.5,這種酸性環境一樣會儘可能減少陰道細菌的滋生。

7)、尿液PH5-7是偏酸的,因為腎臟排洩的酸性物質比鹼性物質要多。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人體的PH值每個都部位不一樣,是因為人體自身強大的調節機制下身體的需要。我們的體液包括汗液、尿液、消化液、細胞內液外液等,沒有一種體液能真正代表整個人體的酸鹼度。

想來聰明的你已經看出來網上讓你用PH試紙測試的兩個部位,本來就是成中性和酸性的,而不是因為吃了某些酸性食物而導致的。

四、有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說法嗎?

 所謂食物的酸鹼性從化學角度,是指食物在體外燃燒後變成灰分,測定灰分裡面如果含磷、硫、氯比較多,水溶液呈酸性就叫酸性食物,要是含鈣、鉀、鋅、鎂等元素比較多,水溶液呈鹼性,就叫鹼性食物。一般動物性食物除了牛奶絕大多數都是酸性食物,植物性食物除了穀類絕大多數都是偏鹼性食物。

如果要按照「酸鹼體質」的說法,老祖宗傳下來的穀物都不用吃了,很顯然這個說法是比較荒唐的。由此可見,食物的酸鹼性不能夠正確指導我們的飲食。

五、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很簡單!正確的吃法應該是飲食均衡,葷素合理,粗細搭配。中國營養學會已經給出了一套非常科學的膳食模式《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只用花30分鐘,仔細看看下圖,然後去踐行,其價值可能會遠高於你花百萬去求的各種養身方法!

如果希望詳細了解「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可以買一本中國營養學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面有非常詳盡的說明。

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身體變成上面這個「搖搖欲墜的寶塔」以後才開始著急,那時候就不只是養身能解決問題的了,而是決定著我們後半生的生活品質呢!

參考資料: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西藏人民出版社

北京衛視:「食物是最好的醫藥」:

http://www.56.com/w22/play_album-aid-9182319_vid-NjA2NzAxNTk.html

說明:

本文為原創文章,圖片來自於網絡,歡迎交流學習,商業轉載請聯繫本人!

相關焦點

  • 鹼性體質和酸性體質
    因為吃素能讓你的身體、血液呈鹼性體質,而吃葷的人,身體呈酸性。在癌症患者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都是酸性體質,而常吃素的人都是鹼性體質。吃素的人不容易生癌症,即學佛又生慈悲心,身體又健康,奧妙也在於此。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鹼性食物能變成鹼性體質?揭秘體質真相
    在社交網站上,經常能看到有人在發一些關於酸鹼體質的言論,他們宣揚鹼性體質,認為身體健康與否,取決於你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鹼性體質好,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想要變成鹼性體質應該多吃鹼性食物。這些理論看似都很有道理,說得一套一套的,但其實都是歪理。大家應該聽說過酸鹼體質這種說法,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提出酸鹼體質理論的人,被罰了1.05億美元。在現代醫學中,並沒有酸鹼體質這種說法。酸鹼度是化學上的一種說法,中學化學都學過,判斷物質酸鹼度要看該物質的PH值,PH值小於7,呈酸性;等於7,呈中性;大於7,呈鹼性。
  • 酸性體質容易患癌?
    」,就是近年來廣為流傳的一種偽科學學說,該學說認為,體質的酸化是百病之源,無論是癌症,還是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都是由於多吃了「酸性食物」導致體質酸化引起的,而所謂「酸性食物」範圍之廣之常見,絕對可以嚇你一大跳:魚、肉、米飯、酒等人類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說成是酸性的。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鹼性體質壽命長,真是如此嗎?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平時最常聽說的就是兩種體質,一種是酸性體質,還有一種是鹼性體質。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鹼性體質的人,身體素質更高一些,不容易受損,壽命更長一些,而酸性體質的人,身體易受損,會將之稱為百病之源,那真的是這樣嗎?一起探究一下。
  • 【紫牛新聞】「酸鹼體質理論」被打臉,酸性鹼性食物到底該怎麼吃?
    而這位羅伯特·歐·陽就是大名鼎鼎的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    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被罰天價罰款  「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酸性體質會導致各種疾病,甚至誘發癌症。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治癒疾病、維持健康。食物也有酸鹼之分,我們要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 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平時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聽說到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類的說法,尤其是在一些養生保健場所。在這些場所,先是有人科普酸性體質以及鹼性體質的特徵,繼而再說出每個體質的優缺點,最後就是根據不同的體質推薦相關的保健品了。
  • 酸性體質會引發疾病?是百病之源?
    今天一位同事說她昨天被蚊子叮了好幾個包,都是因為她是酸性體質蚊子才愛她的,接著又說她就是因為愛吃肉才會讓體質酸性的,我聽著內心不禁唱著:流言傳來傳去,說不停不知道何時能平息?流言:酸性體質引發疾病?是百病之源?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鹼性體質能延年益壽?闢謠:別怪錯了對象
    對於人的體質問題,日常生活中存在兩種說法,一個是鹼性體質,另一個是酸性體質。說酸性體質是容易生病的人,是百病之源。而鹼性體質的人,則是可以延年益壽。難道人真的能區分酸鹼體質嗎?並且,也不想大家想像中那樣,是因為身體轉變成了酸性才會得病。真相是機體機體可以自己調節,以及通過多種代謝的方式,可以讓機體一直都維持在標準的PH範圍之內。酸鹼體質反而是人們的一種錯誤想法罷了。還有人們經常說的酸鹼食物,還有的人會用食物的味道來判斷。如近來總是說的一個謠言,其中就說到痛風人群不能吃醋, 理由就是醋是酸性的物質,而痛風人群又是因為體內積攢了大量的尿酸。
  • 聽說鹼性體質人身體好,酸性體質的人愛生病,這話有科學依據嗎?
    最近出現在朋友圈裡面,會給父母造成誤解的一篇文章,叫做《酸性體質的人愛生病,鹼性體質的人身體好》。此類的文章慢慢已經深入了爸媽的腦海裡面。結果就是小編最近愛喝的碳酸飲料、燒烤、冷飲等的食物,媽媽都不讓吃了,說是因為這些食物吃了會讓體質變酸,這樣對身體不好。
  • 怎麼判斷體質酸鹼性 如何從酸性體質變為弱鹼性
    隨著醫學的發達,我們發現了關於身體的一個新秘密: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但是當體質呈現弱鹼性時,我們的整個狀態則會變得健康。這樣一來,那些想養生卻又沒時間、怕麻煩的人們有福了,因為既不用吃什麼五花八門的保健品,也不用學習什麼繁瑣的食療,只需按照以下方法將體質改變成弱鹼性,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了。
  • 闢謠: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更健康?看完這4點,你就知道答案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女老少,認為人體有酸鹼體質區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許多養生保健產品及節目曾經大力宣傳「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更健康」,「酸性體質容易得病」,甚至還有「吃肉會導致酸性體質更加嚴重」等理論。甚至出現了「酸鹼飲水機」、「酸鹼淨水器」、「鹼性藥片」等一系列衍生產品,掀起了一段時間「嗜鹼狂潮」。
  • 人體有酸鹼體質之分?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鹼性食物才行?
    手機的普及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迅速的就能獲取到很多信息,比如很多人的朋友圈裡可能都出翔這樣的話語:為什麼你經常得病,或是酸性體質惹的禍、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等,可能你不是很相信,但父母長輩們深深地相信著,於是乎家裡堆了很多鹼性食物。人體的體質真有酸鹼之分嗎?酸性體質不好?
  • 酸性體質易致腫瘤?不科學!
    近些年,「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的說法引起人們關注,酸性體質會致癌、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癌症患者血液都呈酸性的,這樣的傳言靠譜嗎?「酸性體質」真的會引發疾病?專家表示:這種說法不科學!「酸性體質」導致疾病的說法顛倒了因果關係不知從何時起,酸性體質不如鹼性體質的傳言引起了市民的強烈關注,不少市民為了保證健康,專門挑選鹼性食品食用。但是,只吃鹼性食物就可以避免腫瘤的發生嗎?
  • 酸性體質,難長壽,易得癌?鹼性食物更健康,長期吃,易長壽?
    蘇先生最近走起路來腳底生風,原來他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文章,上面說酸性體質很難壽命長,而且對於癌症的抵抗力也很差,經過對照,蘇先生發現自己並不是酸性體質,於是心底很高興,行動上難免就帶了出來。文章裡也介紹了鹼性食物長期吃會更加的健康,於是蘇先生這幾天買菜做飯也變得格外的仔細,挑挑揀揀,一直吃著鹼性的食物,生怕不小心買到酸性的食物,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帶來影響。然而,真的有酸性體質這個說法嗎?鹼性就代表著一定健康?其實這些說法根本沒有數據支撐,純屬無稽之談。我國科普專家於主任就對此作出了解釋。
  • 人體有18斤宿便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
    近日,有不少養生言論稱,便秘和宿便都是健康和美麗的禍首;飲食的失衡會使腸道變質,使人體逐漸向酸性體質轉變,而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  對此,女報養生評審會專家認為,這純粹是「偽科學」,是不懂醫學常識的表現。今天,女報邀請到的養生評審會專家為山大二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林森、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中醫專家周霞。○宿便有7大危害?
  • 人是酸性體質,所以喝「鹼性水」更健康?營養師告訴你答案
    要問身體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多數人的回答都會是「酸性體質」。而在日常生活中,關於酸性體質的傳言有很多,如酸性體質是亞健康狀態、更容易患上癌症、是百病之源等等。由此人們還推出喝鹼性水,能夠起到中和作用,從而幫助機體對抗體內酸性物質。
  • 酸性體質容易患癌?喝酒能養生?這些「偽科學」不能信
    酸性體質容易患癌?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知道人體的酸鹼度是什麼狀態,因為說區分酸鹼就能覺得人體的健康與否,切合了人們簡單理解的需求,就使這個說法被很多人接受。但是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這麼簡單粗暴的理論的。首先人體並不是單一的純酸或純鹼性質,每個部位的酸鹼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理論根本不能通過測量人體的酸鹼程度來判斷人體的健康。
  • 聽說酸性體質愛生病,你是什麼體質?
    另外,最近還盛行各種「體質養生」的話題,比如易瘦體質、易胖體質、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等,甚至還有東方體質、西方體質,中國人體質、外國人體質,貌似胖了瘦了、身體不好、愛生病,都能歸因到不同的體質上,尤其是有人說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鹼性體質能延年益壽,搞得所有人都紛紛跑去吃鹼性食物、忙著「調理體質」去了。
  • 酸性體質的人容易生病?身體真的有酸鹼之分嗎?
    說到體質,你可能會說我是陰虛體質、他是陽虛體質;有人會說,我是熱性體質、他是寒性體質,這樣的說法、區分,基本上醫生是贊同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說法,並且說的有模有樣,認為酸性體質的人容易生病,擁有鹼性體質的人,則更加健康。真的是這樣嗎?
  • 科普來了: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這是真的嗎?
    大家之所以對體質和食物的酸鹼之分有很深的誤會,是因為我們只是聽到酸鹼之分的說法,卻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區別的;再加上商業上對體質酸鹼性的炒作,所以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覺得這不過是一些唬人的話。其實,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家雷翁教授曾經說過:「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那到底怎麼區別它們的酸鹼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