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詞典:「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2020-12-15 光明日報

作者:劉躍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明確強調要「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這充分體現了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所面臨的深刻變化,是我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進一步升華。

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是一對具有矛盾關係的概念。傳統安全是指與戰爭、軍事、強力政治密切相關的安全領域;非傳統安全指冷戰後期,特別是冷戰結束後出現的新型安全領域。目前學界一般認為,國家安全所主要包含的16個領域中,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屬於傳統安全領域,非傳統安全包含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新型安全領域。

大漠演兵,鍛造堅盾:第80集團軍某防空旅陸空對抗演習。來源:國防部網站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關注一些非傳統的安全問題。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 「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世紀之交確立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從而在安全保障問題上強調了非傳統措施和手段的重要性。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作出的「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的判斷,特別是2004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針對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的新情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完善國家安全戰略,抓緊構建維護國家安全的科學、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以及「有效防範和應對來自國際經濟領域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顯示出黨和政府在重視傳統安全問題的同時,逐漸把各種非傳統安全問題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

火箭軍某旅騎兵連,策馬高原豪情揚。來源:國防部網

在2002年從安全威脅角度明確使用「傳統」與「非傳統」表述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時,首次把「傳統」與「非傳統」用在了國家安全構成要素上,要求「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此後,習近平總書記還把傳統與非傳統更廣泛地運用到了安全威脅因素、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事實上已經形成「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系統思想。

實彈發射。來源:國防部網站

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首先要深化關於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認識,深刻體察當今時代傳統安全要素與非傳統安全要素相互交織、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客觀現實。一方面,傳統安全例如政治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等,已經包含和融合了許多非傳統安全要素;另一方面,許多非傳統安全又直接與傳統安全密切相關。同時,還有更多的國家安全要素,如國民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資源安全等等,其本身就兼有傳統與非傳統兩個方面,是傳統與非傳統的融合。無論是國家安全理論研究,還是國家安全實際工作,都要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國家安全構成要素上的傳統與非傳統相互滲透與融合的複雜情況。

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還要認識到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在當前更明顯地呈現出傳統與非傳統相互交織與滲透的特徵。對此,黨和政府在本世紀初就有明確認識,就反覆強調要注意「傳統安全威脅因素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的新情況。從傳統威脅來看,當前我國外部軍事威脅依然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外部政治顛覆雖難撼動我國的國家安全,但內部發生的領導幹部濫用權力、貪汙腐敗、脫離群眾等等問題,依然是威脅國家安全的嚴重問題。從非傳統威脅來看,外來的和內生的恐怖主義、生物威脅、文化破壞等等,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種嚴重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具體來說是一種嚴重的生物安全威脅。

9月中旬,南部戰區海軍某勤務船大隊組織艦艇編隊赴南海某海域展開海上訓練。來源:國防部網站

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還需要在統籌傳統安全手段與非傳統安全手段的同時,把各種非戰爭、非軍事、非對抗的非傳統手段和措施置於首選地位,把傳統的對抗、軍事、戰爭等作為萬不得已時的「保底手段」。無論是世紀之交我國提出的新安全觀,還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都特別強調非傳統安全手段的運用。新安全觀強調的是國與國之間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總體國家安全觀進一步強調各國要「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當然,為了鞏固國家防線,我們也需要強化軍事、情報、反間諜、保衛等傳統安全手段。

(作者系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文字:劉躍進

圖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

相關焦點

  • 「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明確強調要「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這充分體現了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所面臨的深刻變化,是我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進一步升華。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作出的「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的判斷,特別是2004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針對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的新情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完善國家安全戰略,抓緊構建維護國家安全的科學、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有效防範和應對來自國際經濟領域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顯示出黨和政府在重視傳統安全問題的同時
  • 傅自應: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新華社澳門4月15日電(記者王晨曦)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當日發表題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文章表示,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球疫情仍然持續蔓延的時刻,切實增強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自覺性,統籌好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構建新發展格局須統籌發展和安全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新矛盾新挑戰。近幾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不僅明顯弱化了傳統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循環,而且對我國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 統籌發展和安全 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點要求,其中一點就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這是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統籌發展和安全再次作出重要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推動相關重要戰略部署落實落地,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 切實築牢國家非傳統安全防線
    開欄的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大流行,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威脅,也讓非傳統安全的話題再次進入人們視野。相較於傳統安全而言,非傳統安全有哪些特點,哪些領域的安全威脅比較突出,會如何傳導和影響到傳統安全,該怎樣防範非傳統安全威脅等?
  • 楊學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呈現疊加交織的新態勢
    首先,我代表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和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對受邀參加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關心北京香山論壇的朋友們表示誠摯問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計劃年內召開的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推遲舉行,很多新老朋友無法如期相聚。
  • 加強非傳統安全領域立法保障國家安全
    「這正是非傳統安全威脅給國家安全帶來的重大影響,也是非傳統安全問題凸顯提出的挑戰。」國際關係學院法律系主任、教授畢雁英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我國依然面臨多元複雜的安全威脅,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要保障國家安全,就必須對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在各種應對措施中,法律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保障手段。
  • 與時俱進加強非傳統安全領域工作
    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既要重視傳統安全,又要重視非傳統安全,切實將防範化解經濟、文化、生物、生態、科技、網絡、資源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擺在重要位置,深刻認識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相互轉化的特性,不斷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 「十四五」新詞典:城市如何「更新」?
    「十四五」新詞典:城市如何「更新」?「十四五」時期,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須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人文等效益融合共贏,打造更具韌性的幸福城市、活力城市、平安城市。「十四五」時期,我國城市化道路怎麼走?關鍵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目標。
  •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工作部署,對於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堅決貫徹,全面把握、系統推進,正確處理好新時代發展和安全的關係,努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 「十四五」新詞典:「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十四五」新詞典:「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2020-12-19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
    董振華 翁瑋嶠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
  • 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們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繼續創造「兩大奇蹟」,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一)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和目的,沒有發展就沒有真正的安全。
  • 「十四五」新詞典:「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
    作者:彭小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提出「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這是「十四五」時期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是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部署。
  • 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非傳統安全
    非傳統安全問題有突發性、複雜性、跨國性、全球性等特徵,需要國際社會拋棄「非敵即友」的冷戰思維,在包容合作的集體安全新觀念下聯手應對。在深入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已然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這進一步凸顯了國際社會通力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際組織作為集體協商與合作的平臺,在非傳統安全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紅船初心專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十四五」規劃建議從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 張曉磊:中日海上非傳統安全合作的意義、現狀及路徑
    SAR的籤訂標誌著中日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進入機制化的新的歷史階段,同時也有望為加快兩國傳統安全領域關係的改善和可能的合作帶來傳導效應,更在亞太地區的非傳統安全合作領域具有示範意義。隨著中國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海洋發展戰略以及中國海軍提出從「近海防禦」到「遠海防衛」的戰略轉變,中國的海上防衛未來將拓展到世界上任何中國國家利益所在的所有海域和空間。與此同時,日本也相繼在《第三期海洋基本計劃》和新《防衛計劃大綱》中,分別提出了「綜合性海洋安全保障」與「跨域綜合防衛」的安全理念,意在打通傳統的陸海空和新興的空天網之間的界限,本質上也是一種陸海統籌戰略。
  • 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防範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
    非傳統安全點多面寬,廣泛潛藏、現實存在於國家和社會的各個領域。非傳統安全風險與每個公民都息息相關,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大到整個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發展、生態的平衡乃至文化的繁榮,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必須統籌分析、整體施策。
  • 「十四五」新詞典:「全面促進消費」
    「十四五」新詞典:「全面促進消費」 2020-12-1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四五」新詞典】「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
    【「十四五」新詞典】「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 2020-12-04 18:38:33 現代學徒制有利於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我國在「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統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責任,端正職業技術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辦學方向,引導行業企業及社會各界支持職業技術教育。中國特色學徒制的建立和完善,將為搶佔並鞏固全球人才競爭制高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好人力資源深度開發的基礎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