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linx英洛迪PCI-E固態硬碟強勢推薦

2020-11-21 砍柴網

2.5英寸主流SSD固態硬碟受限於SATA接口,它的最大讀寫速度無法突破600MB/秒。隨著網絡帶寬、圖片/視頻容量的增加,普通的萬轉機械硬碟甚至2.5英寸主流SSD無法滿足需要,網站以及企業用戶迫切需要超高速讀寫的硬碟。在現有硬體基礎上,最有效解決這些客戶需求的莫過於PCI-E SSD,它基於磁碟陣列存儲卡,根據自身需求聯接多塊SSD組成磁碟陣列,滿足容量、速度、安全要求。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Indilinx(英洛迪)PCI-E SSD。專注於SSD產品和嵌入式存儲產品的生產。公司擁有一支業內精英組成的優秀團隊,以及作為群聯在國內合作為數不多的廠家之一,其自主研發的Indilinx(英洛迪)品牌的SSD產品。英洛迪與群聯原廠密切合作支持行業產品方案定製。

在計算機發展的這六十三個年頭中,從最初的打孔卡到今天的固態硬碟,存儲介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幾年固態硬碟更是發展迅速,隨著固態硬碟生產工藝以及用戶對讀寫速度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中高端SSD開始選擇PCI-E接口來進行SSD與主板的對接。

對於筆記本電腦,運行速度是剛需,開機半小時、開個軟體加載半天、傳個文件等到人憔悴……這些讓人抓狂的體驗,換機絕對不想再經歷。

PCIe接口的固態硬碟是一種更先進的技術標準,傳輸速度遠優於SATA接口。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兩者的工作方式就能理解:傳統SATA接口的SSD在進行數據操作時,會先將數據從從硬碟讀取到內存,再從內存提取至CPU進行計算,計算後寫入內存,然後存儲至硬碟中,完成一輪數據處理;而PCI-E處理方式就高效多了,數據直接通過總線與CPU相連,省去了內存調用硬碟的過程,能夠接近最大的傳輸速度,承載最大的數據量。

為什麼要採用PCI-E通道?

那麼為什麼固態硬碟要捨棄SATA 3.0接口而要採用PCI-E接口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種接口硬碟的工作原理:在傳統SATA硬碟中,當我們進行數據操作時,數據會先從硬碟讀取到內存,再將數據提取至CPU內部進行計算,計算後寫入內存,存儲至硬碟中;而PCI-E就不一樣了,數據直接通過總線與CPU直連,接近最大的傳輸速度,最大的數據量,省去了內存調用硬碟的過程。簡單的說,我們可以把兩種通道理解成兩輛相同的汽車,PCI-E通道的汽車就像是在高速上行駛,而SATA通道的汽車就像是在崎嶇山路上行駛,你說哪個速度快?

Indilinx(英洛迪)PCI-E SSD簡介

Indilinx(英洛迪)PCI-E外觀

這款產品定位在入門企業級產品,同時面向高端消費級市場,滿足高端玩家的極致性能要求,突破硬碟的性能瓶頸。

Indilinx(英洛迪)PCI-E標籤

indilinx英洛迪的PCIE-SSD主控採用的是群聯PS-12主控晶片,採用4核心主控制器,支持4通道NAND快閃記憶體,搭配TLC快閃記憶體晶片。英洛迪與群聯原廠密切合作支持行業產品方案定製。

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它不需要安裝或者加載任何驅動程序,完美在Win7/8/10中使用,既可以做系統盤,也可以作為從盤。下面我們將對這款超高速SSD進行測試。

主板插槽測試成績:

Indilinx(英洛迪)PCI-E測試成績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簡單易用的硬碟性能測試軟體,但測試項目非常全面,涵蓋連續讀寫、512K和4KB數據包隨機讀寫性能,以及隊列深度(Queue Depth)為32的情況下的4K隨機性能。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碟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從CrystalDiskMark測試看,Indilinx(英洛迪)PCI-E SSD的持續讀取速度高達2968.6MB/s,而持續寫入速度也高達1739.1MB/s。

Indilinx(英洛迪)PCI-E測試成績

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體。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碟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傳輸性能等等,成績顯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MB/S的形式,另一種是IOPS形式。在AS SSD測試中,Indilinx(英洛迪)PCI-E SSD在連續讀取和寫入方面達到了2542.26 MB/s和2160.46MB/s。在4K-64多線程讀寫測試中,Indilinx(英洛迪) PCI-E SSD分別跑出1350.23MB/s和1257.51MB/s。

全文總結

1、超高速讀寫速度

Indilinx(英洛迪) 512G PCI-E SSD的讀寫速度超過2500MB/秒。它是目前主流2.5英寸家用SSD的5倍以上速度,可為企業級工作站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2、涵蓋256GB-1TB容量

目前2.5英寸家用SSD容量最高為512GB,而PCI-E SSD可提供256GB-1TB超大容量選擇,滿足企業工作站對存儲設備大容量的需求。

3、價格優良

indilinx英洛迪的PCI-E固態硬碟使用感受更好,同時價格方面更是誠意滿滿,專業級的產品,大眾化的價格定位,對於遊戲發燒友和圖形工作者、企業級工作站來說,正可謂物有所值。

相關焦點

  • PCI-e固態硬碟是什麼
    PCI-e固態硬碟是什麼 2019年08月22日 22:21作者:王偉銘編輯:王偉銘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PCI-e固態硬碟是目前主流的高速固態硬碟。
  • PCI-E固態硬碟中的「PCI-E」到底是個什麼鬼?!
    自從上次給大家分享了《一文讀懂固態硬碟的NVMe、M.2、PCI-E、SATA、AHCI等概念》這篇文章後,很多小夥伴都在詢問PCI-E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 經驗分享:Intel PCI-E SSD P3600系列硬碟選購注意事項
    近期有不少網吧購買了Intel p3600 pci-e SSD系列固態硬碟,但部分網吧反饋這種硬碟用在無盤伺服器上做"遊戲盤"時無盤軟體的三層更新下載遊戲時會提示
  • 主板插M.2接口的固態硬碟,結果無法識別?
    1、M.2固態硬碟,仔細看缺口,分二種外觀(一個缺口和二個缺口的)兩個缺口的M.2固態硬碟既有可能是NVMe協議,也有可能為
  • SATA固態硬碟和PCI-E固態硬碟,怎麼選?
    我們對固態硬碟的速度追求是越來越高,而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數據通道,PCI-E和SATA,那麼PCI-E通道和SATA通道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 別讓主板m.2接口閒置,orico迅龍V500固態硬碟帶來飛速體驗
    隨著固態硬碟(SSD)的日益成熟,現在裝機固態硬碟已是首選,而固態硬碟的接口有多種,消費級常見的就有:sata、msata、pci-e、m.2,其中m.2還分為了ngff與nvme規格,是不是有種很凌亂的感覺?
  • 硬碟測速——AS SSD Benchmark
    現在網上的固態都很便宜,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好不好,關於固態的接口有兩種,一種是比較久的也是最普通的一種使用sata通道,而另外一種是使用的pci-e的通道
  • 全面剖析固態硬碟M.2接口與PCI-E SSD固態硬碟的關係
    經過跑分測試速度卻與SATA 3.0接口的固態硬碟速度差不多?還是我們對固態硬碟的接口概念一知半解?今天聚百匯網絡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固態硬碟M.2接口與PCI-E SSD的關係。PCI-E固態硬碟就是總線採用PCI-E來實現傳輸的固態硬碟,PCI-E也是英特爾公司提出的最新的總線標準,PCI-E總線採用點對點串行連接的設備連接方式,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10GB/S,固態硬碟的PCI-E接口是一種表現形式,可能是PCI-E傳統接口,以顯卡接口的形式出現,也可能以M.2接口的形式出現,關鍵在於固態硬碟的PCI-E原生/橋接主控,這決定它是否能走
  • 硬碟評分最高!PCI-E固態硬碟日常應用評測
    OCZ PCI-E固態硬碟全國首測》,其強悍的性能和獨特的外觀相信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目光。RAID0陣列的PCI-E接口固態硬碟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RAID0陣列與這款內部組建RAID0陣列的OCZ RevoDrive PCI-E固態硬碟進行實際應用的對比,同時還加入一款SSD固態硬碟進行對比。
  • 把M.2固態硬碟插到PCI-E裡-M.2,固態硬碟,轉接,PCI-E,玄人志向...
    日本廠商玄人志向今天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轉接卡,可將M.2轉接為PCI-E,因此如果你有M.2固態硬碟,但主板上沒有對應插槽,就可以試試它了。這種轉接卡很小巧,形似網卡(本體尺寸107×49×10毫米),上邊也很乾淨,只有一個M.2 Type M接口,轉接接口則是PCI-E 2.0 x4。
  • 探尋極致性能 2016年PCI-E固態硬碟橫評
    其中,變化最為顯著的應該就是基於NVMe協議的PCIe固態硬碟產品開始大量出貨,各大品牌廠商都在研發和推廣新的基於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而傳統的領頭羊SATA接口固態硬碟開始走向平民化路線,讓位於NVMe協議固態了。
  • 銀欣發布PCI-E x16接口固態硬碟轉接卡
    銀欣近日發布了一款PCI-E x16接口的轉接卡,特點是尺寸非常小,不過僅能安裝一塊M.2固態硬碟。  這款產品的型號為SST-ECM23,支持30-80mm的M.2固態,而因為是PCI-E通道,因此SATA固態硬碟是不支持的,並且需要注意的是實際帶寬為
  • 全面剖析固態硬碟M.2接口與PCI-E SSD固態硬碟的關係,註定了快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固態硬碟M.2接口與PCI-E SSD的關係吧。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PCI-E固態硬碟呢?這麼說吧,PCI-E固態硬碟就是總線採用PCI-E來實現傳輸的固態硬碟,PCI-E也是英特爾公司提出的新的總線標準。
  • 接口大不同 詳解PCI-E固態硬碟的優勢
    接口大不同 詳解PCI-E固態硬碟的優勢 2015年04月30日 14:39作者:宋陽編輯:宋陽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固態硬碟的發展是一種必然現象,因為存儲的性能不可能一直成為系統瓶頸,所以當用戶發現固態硬碟的高性能後,就開始在SSD基礎上繼續深挖,希望可以將存儲性能提升到最大化。
  • 固態硬碟一般用幾年_光碟機改固態硬碟的壞處
    SLC顆粒理論擦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p/e,MLC顆粒理論擦寫次數在3000-5000次p/e左右,TLC顆粒理論擦寫次數在1000-3000次p/e不等,而QLC顆粒理論擦寫次數僅150次p/e,p/e是壽命單位。
  • 把M.2固態硬碟插到PCI-E裡
    日本廠商玄人志向今天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轉接卡,可將M.2轉接為PCI-E,因此如果你有M.2固態硬碟,但主板上沒有對應插槽,就可以試試它了。這種轉接卡很小巧,形似網卡(本體尺寸107×49×10毫米),上邊也很乾淨,只有一個M.2 Type M接口,轉接接口則是PCI-E 2.0 x4。
  • M.2/PCI-E合體了:浦科特M6e固態硬碟實測-浦科特,M6e,M.2,PCI-E...
    M.2/PCI-E合體了:浦科特M6e固態硬碟實測 如今固態硬碟的讀取性能愈來愈快,不只早已超越原本的傳統式硬碟,就連現在最常用的SATA傳輸接口也開始有點跟不上固態硬碟的傳輸速度,甚至成為了侷限性能的瓶頸。
  • SSD固態硬碟怎麼安裝?固態硬碟安裝教程
    近幾年內存顆粒技術飛速發展,硬碟漸漸進入高速傳輸時代,機械硬碟+SS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以下統稱SSD)成為電腦整機用戶的硬碟首選方案。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SSD的安裝要點和選購建議。
  • 特殊轉接卡 把M.2固態硬碟插到PCI-E裡
    特殊轉接卡 把M.2固態硬碟插到PCI-E裡 2014年02月26日 01:32作者:驅動之家編輯:宋陽     泡泡網固態硬碟SSD頻道2月26日 日本廠商玄人志向今天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轉接卡,可將M.2轉接為PCI-E,因此如果你有M.2固態硬碟,但主板上沒有對應插槽,就可以試試它了。
  • 固態硬碟哪款好 推薦三款固態硬碟
    存儲驅動器緩慢,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使用,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固態硬碟,來提升電腦使用的流暢性,不管是玩遊戲還是工作,一款好用的固態硬碟非常重要,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究竟固態硬碟哪款好呢?下面推薦三款固態硬碟,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