騌嶺鎮坪箐社區「六抓」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0 貴州網

騌嶺鎮坪箐社區「六抓」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0-12-20 01:07:10   作者:胡炎傑、方娟   來源:納雍縣信息中心

近年來,騌嶺鎮坪箐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在黨的建設、民生短板、產業調整、環境整治、文化建設、村民自治等六個方面發揮力量,通過「六抓」助力鄉村振興。

抓準黨的建設,確保方向不偏。近年來,騌嶺鎮坪箐社區不斷強化黨的陣地建設,2017年對原辦公樓進行拆除重建,建築面積447㎡,2019年7月已完成搬遷入住,完成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確保有陣地。在建立了中共騌嶺鎮坪箐社區總支部委員會的基礎上,為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下設中共騌嶺鎮坪箐社區支部委員會、中共騌嶺鎮霧翠茗香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中共騌嶺鎮坪箐社區祥豐支部委員會和納雍縣鬃嶺鎮坪箐村霧鼎宏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4個支部委員會,通過支部建設的不斷深入,支部活動的積極開展,極大地促進了基層企業的發展,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助推了脫貧攻堅。

抓緊民生短板,實現生活富裕。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全排全查,著力補齊短板,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和老舊房透風漏雨整治工作,宣傳並落實教育、醫療保障政策,建立專業合作社,讓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以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為總目標,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支撐,深入實施「六個小康」行動計劃,構建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有效推進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和醫療健康扶貧,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群眾生活富裕。

抓牢產業調整,推動產業興旺。坪箐社區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積極依託貴州省霧翠茗香農業循環生態園區,依靠其免費提供沼液、無償提供冷庫、高山生態有機品牌效應等先期優勢,著力發展有機茶、糯谷豬、有機無公害蔬菜、八月瓜、野山貨等五大產業。同時,根據「觀山海、看雲海、逛茶海」的旅遊規劃思路,著力打造行櫻花長廊、遊紫荊花海、賞雲霧風光,品高山生態有機茶、吃高山生態有機肉、採高山生態有機菜、帶高山原生態野貨為一體的高山生態體驗遊精品區。目前,群眾自發成立專業合作社10餘個,坪箐社區已種植紫荊花1015畝,核桃1000畝,八月瓜300畝,布朗李300畝,皂角1002畝、獼猴桃200畝、黃柏2300畝,有高山生態有機茶園6950畝,糯谷豬存欄4500頭,初步形成「豬-沼-茶-草」循環產業鏈,帶動200餘名在家勞動力常年穩定就業。

抓實環境整治,促進生態宜居。坪箐社區結合鄉村振興和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投入改造資金94萬餘元,全力推動改頭換面的庭園改造工程,積極開展社區髒、亂、差治理,社區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衛生環境明顯改善。目前,完成農戶改造114戶,硬化路面3000餘平方米,改造庭院200多個、花池3000餘平方米、村廁3個、戶廁967個,修建圍牆3000米、荷花池500平方米、假山4座、300平方米停車場1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和改善。

抓好文化建設,推進鄉風文明。創建坪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農民講師、宣傳文化、產業發展、環境整治4支志願服務隊,聚焦精準扶貧、綠色發展、鄉村振興、茶旅一體等時代發展主題,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實際的利益問題,負責產業發展、文化宣傳、法律諮詢、環境整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知識的宣講,普及生活方面的文明禮儀,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提升農民的道德水平,塑造農民正確的價值觀。

抓穩村民自治,形成攻堅合力。成立「七人議事小組」,與社區兩委一起謀劃村級發展路子,積極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設施建設、庭院美化、誠信計生、礦群和諧等工作,以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倫理道德規範約束村民行為。自發出資外出湖南等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積極籌集資金和土地發展產業。修建包括誠信和諧、安全出行、尊老愛幼等文化牆10餘面,村風民風明顯好轉,文明創建的氛圍濃厚,進一步淨化鄉村發展環境,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治理機制。通過議事決定,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計劃,把坪箐社區打造為農旅、茶旅、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區。

治理行穩致遠,騌嶺鎮坪箐社區樹立「我參與、我管理、我受益」鄉村自治理念,結合「六抓」,激發群眾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凝聚合力,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熱詞搜索:高山 社區 鎮遠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福州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只有不斷加強黨的領導,才能凝聚起實施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福州市委組織部堅持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注重抓基層、打基礎、出舉措、求實效,持續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 教育脫貧攻堅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是前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也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為優先任務。
  • 脫貧攻堅 周至縣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強產業促增收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農村產業發展,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鄉村振興發展作為工作重中之重,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例如樓觀鎮周一村成立了周一有機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先後註冊「周一村」「金周至」獼猴桃品牌,全村獼猴桃人均收入15000元;駱峪鎮黃家灣社區利用「黨建+社區工廠」產業發展模式,建設扶貧社區工廠1600㎡,引進西安新華印務有限公司開展童書裝訂業務,目前上崗工人8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佔80%,每人每月工資3200元至4300元。
  • ...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推進會議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視頻會議
    梅裡斯區組織收看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推進會議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視頻會議 2020-12-17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扶活動」走進鄉村小學 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紅網時刻12月6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戴妍潔)為了對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科普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12月4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同學們,想知道世界的奧秘嗎?」
  • 田陽區實施「金融黨建先鋒行」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該區今年實施「金融黨建先鋒行」助力鄉村振興中的喜人一幕。助力脫貧,金融先行。今年以來,為破解村(社區)集體帳面資金激活增值辦法不多、村(社區)財務管理不規範、農村群眾對金融政策掌握比較少和對金融詐騙防範意識不強等問題,該區抓住自治區「萬名農信先鋒進萬村」工程試點縣的機遇,通過組織部門牽頭,推動金融機構黨組織與基層黨組織聯合開展組織結對聯建、普惠金融聯推、集體經濟聯創、村級財務聯管、公益事業聯辦的「六聯」金融黨建先鋒行服務,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 福建南平:「民企帶村」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切,離不開聖農集團多年來精準扶貧採取的有力幫扶策略;同時也是南平市委統戰部開展「民企帶村」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工作見成效的有力佐證。在中國,民營經濟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 恆豐銀行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山東是農業大省,改革開放以來創造了不少農村改革發展經驗,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山東「三農」工作,明確要求山東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為山東在強省建設中再創農業農村發展優勢指明了前進方向。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
    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課題組二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截至2017年底,累計建成幸福美麗新村2772個,佔應建行政村(涉農社區)的87%,預計2020年全域基本建成幸福美麗新村。1.以傳統美德為引領建設宜居鄉村。「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鄉村的「老大難」問題,處理好這一問題是實現「生態宜居」的前提。
  • 安慶宜秀:講好龍山故事,助力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挖掘大龍山鎮本土文化特色,著力推動鄉村振興,12月25日,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舉辦「講好龍山故事,助力鄉村振興」專題講座,中國人民大學張全海博士受邀宣講,大龍山鎮黨委副書記沈立武主持講座,鎮全體機關幹部、社區「兩委」、大龍山初中、大龍山中心學校校長、社區部分黨員代表、村民組長共計200餘人聆聽講座。
  • 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創新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創新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江蘇民豐農商
  • 美麗鄉村有「法寶」 麗水景寧以民主法治村創建助力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有「法寶」 麗水景寧以民主法治村創建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07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搭建合作平臺 助力鄉村振興
    搭建合作平臺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4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智慧農業園區助力西區鄉村振興
    園區按照「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村舍變旅舍」原則,創新「康養+農業」發展模式,整合多種業態,提高園區發展質量,在沃圃生智慧農業產業園區內培育以菊香小籣家為代表的5個鄉村景點,實現農事生產與觀光旅遊良性互動。
  • 揮灑青春汗水 助力鄉村振興
    駐村工作組在三個村民組分別設立群眾意見箱,收集意見,並認真組織舉行專題會、村支兩委擴大會以及村民代表大會和群眾見面會,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擬定了《瓦窯村鄉村振興作戰圖》,即整個駐村工作期間的工作計劃,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文明、生態保護等五大方面,明確了工作開展的具體目標和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
  • 牧野大地寫風流 ——我市開展「代表雙崗建功,助力鄉村振興」活動...
    李維山 路傳良 凌波   揮灑智慧汗水,彰顯擔當作為,主動融入鄉村振興主戰場建功立業。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雙崗建功,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以來,全市萬餘名人大代表活躍在田間地頭、村莊農家,讓履職之根扎在人民的厚土中。
  • 充分認識「鄉村旅遊重點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
    將「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列入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既是對前期鄉村旅遊發展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鄉村旅遊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的新要求。我國現代鄉村旅遊發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鄉村旅遊在鄉村資源挖掘利用、產品開發和業態組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等方面創新了模式、積累了經驗,特別是在助力脫貧攻堅和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持之以恆抓實鄉村生態振興
    鄉村的更好發展離不開生態振興,只有生態好了,廣大農民朋友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滿,也才能為鄉村旅遊等產業帶來更多人氣,助力更好更快實現鄉村振興。一些地方在投入時,只考慮了用於建設的資金,而在做好後續基礎設施管護方面缺乏考慮,往往就是建好後直接交由村莊全權負責,如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垃圾收集箱壞了需要更換,這些都需要資金,對於財力有限的鄉村確是難題。  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關鍵所在。首先,要讓生態發展理念在鄉村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