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統是定義為位於上層ERP層和底層控制層之間的,面向車間生產的實時信息系統,是製造企業中信息集成與流通交互的樞紐,在此之中,MES數據流通的即時性、準確化,以及由此實現的對生產異常的及時響應和正確引導,是實現從下單到生產完成整個生產過程與資源最優化合理配置,提升生產效益的保證。

製造企業都深知此道理,但是,要將MES系統真正實施落地卻仍然很艱難,為何?以下是訊商軟體對於此問題的分析:
1、環節複雜
MES系統項目的實施牽涉到三個大的環節:人、產品(軟體)和方法(行業解決方案)。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只有其合力最大化才能使得系統實施的效果最優化。就「人」而言,眾所周知,ERP因其所處的戰略高度而被稱為「一把手」工程;相對而言,因MES系統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它的實施落地更應該成為「層層一把手」工程。
2、涉及部門多
MES系統涉及的業務和部門非常多,只有高層重視才能順利開展。MES系統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企業必須從上至下對MES系統項目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層層一把手」將責任落實到位。除了企業決策層以及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外,處於一線的員工也必須接受培訓,從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業務流程的優化以及標準化工作等。此外,企業所有人員的融合參與也很重要。

3、容易產生誤區
MES系統實施過程的一大誤區是把它看作IT部門的事。事實上,MES系統應用必須由業務部門唱主角、IT做支持。工藝、計劃、調度、管理及信息等各方人員的參與也很重要。對企業來說,MES系統實施過程中會涉及很多業務流程改造,從而導致系統實施的困難加大。面對諸多困難,需要企業領導及各業務部門在深入理解信息化建設內涵基礎上,由一把手親自主持、參與系統實施,動員企業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企業實施MES系統後必須將企業管理、考核與MES系統很好地結合起來,避免事前事後兩張皮的現象,這樣才有利於MES價值的最大化。
基於以上三個問題,訊商軟體建議各企業在實施MES系統及實施後的應用中應該注意以下細節:
一、引入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水平,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通過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來規範企業的決策制度,改善企業的管理基礎,制定「集中決策、分權經營、資源優化、有效監控」的管理方針。通過流程變革、職能調整和配套IT手段來儘可能地打破部門之間的隔閡,消除企業內部存在的推諉扯皮、管理真空現象,提高管理協調的效率和效益。

二、企業MES系統建設是一項管理改造工程,而不僅僅是一個以技術為主導的項目。企業信息化應用是對企業業務模式的重塑。因此,信息化建設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客觀需要,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條件,實施MES系統的最終目的是,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支持企業持續發展。
三、實施MES系統要堅持「整體規劃、效益優先、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要借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企業建模及優化技術進行實施,保障系統的開放性和可擴展性。
四、MES系統要考慮與企業已有管理系統的通信、集成問題,避免出現更大或更多的「信息孤島」。提高企業的信息共享程度,為戰略、管理、業務運作提供支持,提高企業生產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

寫在最後的話
任何一套企業管理系統的實施落地都需要甲乙雙方的充分配合,共同努力,作為軟體服務商,自然是要專注於軟體產品的研發改進。而作為企業方,則需要首先完善好基礎管理工作,如加強對基層人員和管理層的管理和培訓,保證人員到位,制定統一的企業信息化標準。同時企業還切忌貪大求全,過於急躁,把能體現效率的先做起來,這樣才能給予企業人員堅持走下去的信心,達到實施MES系統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