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2020-12-21 騰訊網

全馬破三是一個夢,也是一種「病」,纏繞在身心揮之不去。這道「病」很容易發生在那些身體素質優異,任性執著,全馬315以內的跑者身上。而全馬305以內的可能「病情」最重。

破三需要全程配速415,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堅持和超越才有了意義!

那麼,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全馬可以跑進3小時?

現代訓練理論認為,在良好的耐力基礎上,配速+10s,距離可加倍。因此,5公裡345就可以10公裡355,半馬405,全馬415。實際情況是,沒有科學系統的耐力訓練,想達到這個耐力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說,你得按照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計劃練上半年以上才有可能。

全馬300的跑力是53.6,對應的5公裡成績是18分47秒左右,5公裡差不多也是345的配速,但這個是跑力53的選手的最好成績,也就是速度耐力都達到最好狀態的成績。還是上面那個道理,普通人,離這個很遠。

馬拉松耐力係數,指個人馬拉松成績與萬米成績之比,對我們這些馬拉松愛好者來說,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般來說,每周一次30+LSD訓練的選手,N在4.7-4.8之間較多;每周兩次長距訓練,月跑量400+的選手,多在4.6-4.7之間;如果繼續增加乳酸門檻跑和長距離節奏跑,那麼N可以達到4.5-4.6;如果N

如果取4.5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40分鐘。耐力係數4.5是一個很高水平的耐力係數,可能需要至少500-600月跑量以及好幾年的跑齡才能實現。

取4.6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39分8秒,差不多配速355。

而且全程415配速是平均速度,你要考慮很多因素會影響你,比如起跑時候會有人遮擋,比如進出補給站,包括415配速喝水吃東西都是需要訓練的。

也就是說,無論採用哪種科學的計算方法,全馬要想跑進3小時,你需要5公裡至少跑到18分45秒左右,10公裡至少跑到39分,半馬至少跑到126才有可能實現。

5公裡18分45秒訓練計劃大概如下:(戰神版)

這個階段,可以採用減小跑量,增加速度訓練次數來提高效率。間歇水平沒有達到的話,可以慢慢的5秒5秒的加上去,但是如果600米跑不到2分15秒,800米跑不到3分鐘,說明你實力未達到,需要更長的訓練周期。

第1天:600米間歇跑5組,在達到2分水平以前,不要增加組數。(中間休息不要超過2分鐘)

第2天:6k節奏跑,25分30秒內完成即可。

第3天:800米間歇跑5組,在達到2分48秒水平以前,不要增加組數。(中間休息不要超過2分45秒)

第4天:8k節奏跑,34分鐘內完成即可。

第5天:跑坡訓練,找個1k的上坡,跑4-5組即可。下坡慢跑休息,上坡稍微使點勁,速度自己把握。

第6天:休息。

當你可以連續三個訓練周期保質保量完成間歇訓練的時候,你可以測試5公裡。測試前需要充分熱身,可以採取慢跑2公裡來進行。第1公裡可以略慢一點,保持350就可以,不要猛衝;2~4公裡,慢慢提高配速,到達345甚至可以超出幾秒;最後的1公裡身體會出現疲勞,也是考驗你保持配速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可以在保持自己的「平均配速」的基礎上,嘗試著「衝刺」。

如果感覺自己狀態好卻沒有達標,那就繼續練習,直到達標即可。

10公裡39分計劃(基於原來5公裡計劃):

1、如果5公裡可以跑到18分45秒,那就可以在原5公裡的計劃基礎上增加600米和800米間歇的組數,每周增加一組,第二周鞏固。如果完成比較輕鬆可以不用鞏固,繼續加組,直到能完成12組。

2、6公裡跑維持不變,8公裡改為12公裡,51分內完成。

3、跑坡也要增加組數,可以兩周增加一組,加到8組。

4、同時為了維持更好的有氧能力,需要半個月跑一次20公裡,跑完休息一天。

5、原計劃是6天一個周期,10公裡計劃加量了,可以增加一個休息日,按照自己的疲勞程度自由調整。

半馬1小時26分計劃:

第一天:先熱身;然後8組1km訓練,配速335,休息3分30秒左右;最後慢跑放鬆,拉伸;

第二天:M速跑16-18k,配速355左右;剛開始可以415完成,然後慢慢減5秒;

第三天:力量訓練,跑休。

3天一個循環,循序漸進,一個月測試一次,你很快半馬就可以跑到126。

最後的話:馬拉松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需要水磨的功夫,不能急於求成。哪怕你具有305的實力,你要想衝擊3小時,也得至少4個月,半年,甚至更長的訓練周期。如果你說你很快就破三了,那只是說明你以前的比賽沒有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可以繼續PB。要知道到達一定瓶頸後,進步是非常難的。

相關焦點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繼上次這條推文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半馬?之後,很多跑友在後臺留言詢問:在參加了一些半馬之後,想嘗試全馬,有哪些注意事項,於是咱們今天就安排上! 很多人在參加過幾次半馬之後,都會產生跑全馬的衝動,但是自己的體力是否是撐得住加倍的距離,是跑者不得不思考的問。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及早也容不得馬虎。幾次跑過之後逐漸能適應並享受跑步的過程,開始逐步地提高跑量。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有啥不一樣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 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今天,小編分享一個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分類,刺激一下正在備戰和尚未備戰的跑者們,希望各位能及時調整好狀態,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最主要的是,生理、心理都突破5分配速,才是進入330充分且必要的條件。4、跑進3小時10分當你突破330之後,你的目標多半就會上升到310,這個很多大眾選手可望而不可即的成績。想要到達在這個成績段,除了要有優秀的耐力水平之外,更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品質和速度。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 跑步10公裡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為什麼有人要跑馬拉松呢
    剛開始鍛鍊時肌肉力量、耐力都比較差,1小時很難跑10公裡,隨著鍛鍊經驗的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會逐步提高,心率則會隨著鍛鍊經驗的增加緩慢下降一點,這時候1小時跑10公裡就比較輕鬆,甚至超過10公裡。但是人生不止追求健康。
  •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原標題:大眾跑者(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完賽配速表!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最全馬拉松等級標準下面數據數據是2018年中國田協新修訂了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根據全程馬拉松、成績,劃定非專業選手的等級,因評級數據尚未更新,所以這仍是最新標準。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硬核,他五一期間跑了330公裡!曾完賽168km越野,全馬PB250
    談起為何要跑330時,他說,本來報了6月的喀納斯330公裡越野,但由於疫情延期了,330組是雙人團隊賽,五一前幾天他就跟一起組隊的朋友古漢傑(外號AK47)商量,要不要五一期間跑個330試試水平,正好這場比賽的關門時間是120小時,也就是5天。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這時候,很多專業運動員和經驗豐富的教練,就會提到5000米和10000米的專項能力訓練。也就是說,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
  • 快走1小時5公裡和慢跑30分鐘5公裡有區別嗎,哪個更好
    一、從減脂效果來看,一小時快走5公裡,在時間上完全能達到減脂對時間的要求,但運動強度稍低,只適合剛開始鍛鍊的新手或體重較大的鍛鍊者。剛開始鍛鍊時體重下降較快,快走一階段以後就可以過渡到走跑結合,最後過渡到全程慢跑。慢跑30分鐘5公裡。如果心率始終處在減脂心率範圍內,減脂效果也不錯,在時間上能達到減脂對時間的最低要求。
  • 從10公裡到半馬,你需要渡過哪些難關?
    從1公裡到5公裡,從5公裡到10公裡,從10公裡到半馬。我想這是每個跑者都必經的跑步歷程吧!畢竟跑步這項運動,不像其他項目,可以不用那麼日積月累的看成果,可以偷一點點懶也沒問題。畢竟,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成長。
  • 41周歲,男,10公裡配速5分36是什麼水平?
    本人今年41周歲,今年遇到疫情,認識到體育鍛鍊的重要性,所以從3月起開始嘗試晨跑,從每天堅持3公裡5公裡,到最近幾天10公裡做了個小測試,5公裡25分多一點,10公裡57分左右,平均配速5分多,請問各位跑步大神,這個水平算什麼水平,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提高?謝謝!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跑步多久可以參加半馬呢?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馬拉松對於跑步新手而言,是又愛又怕,回想起小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跑個2公裡都上氣不接下氣,到後來一口氣跑個5公裡、10公裡不費勁兒,也是因為堅持跑步結實了一群和我一樣熱愛跑步的人;之後大家經常在一起跑步,一起相互調侃、相互鼓勵,久而久之便萌生了參加半程馬拉松的想法。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10公裡恰巧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距離,剛開始跑步的跑友可以把它當做首選目標,而資深跑友可通過10公裡的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
  • 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改變跑姿和步頻不僅治癒了足底筋膜炎,也讓成績有了提高,看到自己半馬成績快了這麼多,我開始對成績有了追求,給自己定下了要在11月份以345完成全馬的目標。 想提高成績,我就必須調整訓練計劃,5月份開始,我在佳明手錶附帶的APP佳速度上下載了一些破330計劃,按照計劃訓練。
  • 6分鐘配速跑5公裡,10公裡,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按照2018年馬拉松賽事官方統計,中國去年跑完全馬的是37萬人次,跑完半馬的是76萬人次。注意,是人次,不是人數。有些大神,一年會跑好幾次。當然,也有一些江湖高手,沒有出山。一般來說,官方馬拉松的關門時間,是6小時,半馬的關門時間是3小時計算,跑速是八分三十幾秒,這已經很慢了,只比快走稍微快一點點吧,一般快走配速在10分左右。
  • 3小時07分廈馬第八!重慶美女蘭霞:2017年我只跑了1700公裡
    她顏值頗高;她喜歡美食與旅行;她特別喜歡笑,聲音充滿魔性;她還喜歡跑步,跑姿非常漂亮,看她跑步是一種享受;而且她的速度很快,全馬PB307,半馬PB128,秒殺眾多男跑者。她叫蘭霞,90後重慶妹子,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2014年開始跑步,完成了17場全馬,數十場半馬。今天就跟各位跑友說說她的跑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