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4日,由青島農商銀行、富滇銀行作為東道主單位,聯合江蘇銀行、上海農商行等30餘家銀行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小商業銀行CEO論壇」在青島舉行。作為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中小銀行高管交流平臺,超過200家銀行以及超過180位銀行董事長、行長參加了本次盛會。
本屆論壇以「十四五時期中小銀行戰略探討」為主題,邀請諸多經濟學家、銀行家、金融科技領軍人物就相關話題開展了精彩演講對話。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發表開幕演講,管理學家陳春花作閉幕發言。作為金融科技領軍企業代表及小微信貸領域專家,大數金融總裁王海龍受邀出席,並作主題發言——數字小微的突破路徑。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國正在引領全球數字經濟、數字金融的發展,與之對應,銀行業的經營邏輯如何重塑?中小銀行的發展戰略當如何迭代?會上多位銀行家強調銀行當建立第二增長曲線、擁抱數位技術、實踐開放戰略等,多家銀行分享了創新實踐成果。
作為國內領先的信貸科技(Credit-tech)解決方案提供商,大數金融以數字信貸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式推動銀行信貸業務數位化轉型與能力升級,正順應了當下銀行戰略轉型的發展需要。「銀行小微業務的發展也是戰略問題,要回答『在哪兒?』、『去哪兒?』、『怎麼去?』三個層面問題。」王海龍直言。
在哪裡?到哪兒去?
今年是小微金融的大年,國家積極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大型銀行紛紛響應政策鋪開小微業務,非市場化的競爭壞境下,中小行的小微市場空間不斷被擠壓。王海龍認為,中國有近1億的小微企業,目前僅30%得到金融支持,面對小微業務破局的困境,小銀行應避免與大行直面競爭,要考慮如何服務更廣大的下沉客群。
王海龍進一步指出,服務更下沉的小微客群,核心要解決技術問題——突破傳統小微技術,發展數字小微信貸以贏取盈利空間與競爭優勢。同時,銀行發展數字小微信貸首先要打破一些認知誤區,如認為數字信貸技術的關鍵是「大數據」、認為有了評分卡就可以有效開展數字風控、希望通過諮詢項目掌握數字風控技術等等。「總之,數字信貸技術是一個從產品到營銷、從風控到思維的完整體系。」
聯合運營 倍道而進
從大數金融多年深耕小微信貸的實踐與成功經驗來看,聯合運營模式是銀行建設數字信貸能力的最優解決方案。王海龍介紹:「聯合運營是雙方就數字信貸技術這一完整體系,在產品、風控、運營、獲客、系統搭建各層面不斷優化改善的深度聯結。合作雙方是激勵相容、長期捆綁的關係,雙方目標一致都對結果負責,才能朝一個方向努力。」
對於聯合運營合作方的選擇,傳統助貸機構有實戰經驗、有配套資源、有經驗證過的技術,且有能力開展定製化服務,因此由助貸升級的聯合運營方是銀行的理想選擇。實際合作中很多時候也是聯合運營與助貸並行開展,銀行得以在風險可控的同時服務更廣泛的客群。
王海龍進一步以實踐案例加以闡釋。目前與大數金融開展聯合運營的銀行已實現小微業務擴面增效、數字信貸能力與市場競爭力提升的效果。如面對稅貸市場紅海,大多銀行以近似的政策、產品、定價參與競爭,某股份行與大數在聯合運營中對客群進行風險分層,開展產品定製,運用數字信貸技術向更下沉的客群提供金融服務,大幅拓展了該行可覆蓋客群,產品在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
聯合運營對於地方中小銀行深耕本地客戶同樣展示出很好的效果。如大數金融與農商行的合作中,圍繞當地有房客戶,雙方打破先前強抵押的產品局限,運用數字信貸技術豐富起產品結構,從強抵押、弱抵押到純信用產品,最大程度深耕本地客戶,銀行實現當地同類信貸市場45%的佔有率。
王海龍提出,實際上通過底層數字信貸技術,面對選定的客群,用更豐富的產品做客戶分層,中小銀行可以在小微業務上與大行實現差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