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劉陽)訊,2020年接二連三發生自燃的Aion S,讓廣汽埃安品牌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自燃王」。日前,一輛Aion S在非充電狀態下發生起火,進而發生「爆炸」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再次引起了行業及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目前,我們在配合質檢總局調查中。」12月21日,廣汽埃安方面告訴記者,起火事故車輛為營運車輛,起火原因尚不清楚。「我們的相關技術人員已前往現場了解情況,流程上也已經上報國家監管部門,主動開展調查。」
視頻中,這輛山西省太原市金陽路上的Aion S,在停車且未充電狀態下發生起火。從「爆炸」瞬間圖像來看,車輛底部冒出大量白煙;滅火後的汽車基本成了一個空殼。事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經初步了解,(事故車輛)很有可能經過私自改裝。」有廣汽埃安內部人士透露。
此次發生的車輛起火事故並非Aion S個案。記者梳理後發現,從今年5月開始, Aion S見諸報端的起火事故次數已達5次,地點先後在廣州、惠州、深圳與海口,加上這起,Aion S在8個月的時間內發生了6起起火事故。
然而,除第一次起火事故發生後,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採訪中簡單解釋「初步判斷可能與車輛後備廂放置的消毒液有關」外,針對其餘幾起起火事故,廣汽埃安方面均未做出任何說明。
頻繁發生的車輛起火事故讓不少消費者對埃安品牌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銷量——與此前兩位數的增長相比,廣汽埃安近兩月環比數據均只有個位數。中汽協數據顯示,10、11月,埃安品牌銷量分別為7,013輛、7,191輛,環比分別增長2%、3%。旗下主力車型Aion S亦是如此,10月,Aion S銷量為4,630輛,環比下降2%;11月銷量則為5,084輛,環比增長9.8%。
「汽車生產企業應該清楚,遲遲不給消費者一個交待對品牌造成的傷害遠甚於召回,更何況產品安全事關整個電動汽車行業。」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企圖用時間來淡化起火事故的負面影響,企業的格局就顯得低了。「如此高頻的起火事故,加之廣汽埃安方面沉默的態度,不僅讓很多剛剛買了Aion S的車主擔驚受怕,更讓Aion S的意向車主更加舉棋不定。」
今年11月,廣州車展期間成立三年的廣汽埃安品牌宣布正式獨立,目前共有Aion S、Aion LX、Aion V三款產品。由於受車輛安全性等因素影響,廣汽埃安品牌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中汽協數據顯示,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0萬輛,同比增加104.9%;而同期,埃安品牌同比僅增長20%,弱於市場整體表現。
根據廣汽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至「十四五」末期廣汽將挑戰產銷量達到350萬輛的目標。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品要佔整車產銷量的20%,相當於廣汽集團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70萬輛左右。
「70萬輛這個數據,廣汽埃安最少要承擔將近一半。」古惠南曾坦言,「按今年前11月累計5.3萬輛銷量來看,顯然任重道遠。」
「廣汽埃安銷量以網約車、計程車相關企業為主,Aion S大約佔比60%,Aion LX及Aion V基本全部在B端市場。」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的增長放緩還不能說明廣汽埃安或將進入銷量「瓶頸期」,但B端市場目前很難再消化各車企的「產品壓力」,「隨著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的競爭逐漸白熱化,與C端市場脫鉤的車企終將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