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給你撥打騷擾電話?

2021-01-06 東方財富網

  「您要買房嗎?」「您要投資嗎?」「您要貸款嗎?」「您要理財嗎?」北京白領王女士近期頻頻遇到騷擾電話,她向新京報獨角鯨科技出示了最近幾天收到的騷擾電話截屏,最高時一天能接到三次騷擾電話。

  近期,多個手機用戶向新京報獨角鯨科技反映,最近騷擾電話變多了,每天都能接到2至3個騷擾電話,最多時一天能接到5、6個騷擾電話。「不是說這兩年一直整治嗎?為啥還這麼多騷擾電話?」不少人問。

  記者瀏覽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網站各月「舉報受理情況播報」發現,今年4月份以來,涉嫌騷擾電話舉報次數有明顯增加的趨勢。6月和7月的涉嫌騷擾電話舉報次數都突破了6萬件次,4月和5月的舉報次數分別為3.3萬件次和4.2萬件次。去年7月的舉報涉嫌騷擾電話只有1.6萬次。

  監管部門已有所行動。7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門印發《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決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國開展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8月9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成立了北京通信行業綜合治理騷擾電話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北京地區綜合治理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騷擾電話為何回潮?

  騷擾號碼涵蓋手機、座機、95號

  近日,家住北京的金女士接到了一通樓盤推銷的電話,號碼顯示為「(0516)8333 3578」,對方稱是天津碧桂園莫奈的湖銷售人員,以外地人在天津買房可落戶等優惠政策向金女士推銷樓盤。對方稱,使用的是「網絡雲呼」撥打電話,跟座機是不一樣,顯示的來電號碼並非真實號碼,有時候也會顯示雲南等地的號碼。金女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經常會接到賣房的騷擾電話,她本人近期並無買房意願,不知在哪個環節洩露了個人信息。

  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網站顯示,7月份中心共收到的舉報涉嫌騷擾電話6.3萬件次。其中內容為貸款理財類、違規催收類和房產中介類的舉報信息居前三位,佔比分別為 30.9%、21.0%和14.0%。

  微博名為「你過來我就跳下去_」的網友曬出手機最近通話截圖並附上文字「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賣房的叔叔阿姨停止給我打電話」。該截圖顯示,18時02分至18時11分共有4通陌生號碼間斷性來電,其中三通為82開頭來自江蘇蘇州的8位數號碼,一通為95202133的未知號碼。該網友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一天好幾個。大部分賣房,還有股市的,掛了之後這些人還用其他電話打。真的很煩。」該網友回憶,打來得騷擾電話還有顯示手機號的,最近顯示江蘇座機號碼的比較多。

  微博網友「一隻野生皮皮帆」稱自己最近接到得騷擾電話有點頻繁,「基本一天就有一兩個,之前都沒有。這兩天賣房的多,基本上一上來都是推銷語,說是房價多少,過兩天要漲了。」

  在北京工作的遊女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她一般都是在工作日的白天接到騷擾電話,號碼顯示有手機號、座機、95開頭的號碼。騷擾電話類型涵蓋推銷保險產品、理財產品、房產等。除了這些常見的騷擾電話類型,遊女士也接到過不少「精準」的騷擾電話,「因為我是做財務工作的,接到過賣假發票的電話,還有財務專業培訓公司的電話。因為我是大專學歷,還接到過問要不要提高學歷教育的電話。」

  在遊女士看來,她的信息可能通過多個渠道洩露出去。「關注某些公眾號、網上贈送免費保險、看房時、參加某個線下活動都會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另外我這個專業經常有後續教育的培訓,也需要填寫個人信息。」

  「假實名」虛商電話卡「捲土重來」

  不久前,家住北京的郝先生接到了一個17開頭的手機號碼電話,對方自稱是某淘寶店客服,能準確說出收件人的姓名。「對方說他們新招的客服操作失誤沒有給我成功申請上他們家的VIP會員,我說不需要不用申請了。那個客服又說說需要我提供銀行卡號給他,他來撤銷申請。聽到這我就覺得可能是騙子,就把電話掛斷了。」郝先生掛掉電話後發現,有近10個不同的17開頭手機號碼呼入。

  郝先生接到的電話,其實是虛擬運營商的號碼。虛擬運營商是從擁有移動通信網絡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處購買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並銷售給用戶的電信服務。市場上的170、171號段就是虛擬運營商號碼。

  曾經,虛擬運營商號碼因為實名制不夠嚴格,一度成為電信詐騙的「重災區」。近日,新京報獨角鯨科技發現網絡上有售賣已經實名過的虛商電話卡,用戶插卡即用,無需提供個人身份認證。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通過QQ聯繫一位售賣電話卡的人士,對方發來一張圖片,上面寫道:「所有電話卡即插即用,都已實名。最便宜的為170/171虛擬號段,150元一張(月租5,打0.12,接聽免費,流量自己開流量包)各地區正規聯通移動電信請在歸屬地問價!……」對方稱,現在電話卡必須實名,他賣得電話卡是已經實名好了,不用顧客實名,如果買得多還有優惠,買十送三。

  隨後,新京報獨角鯨科技找到另一家線上銷售電話卡的粵網科技傳媒,同樣是已經實名過的號碼,對方表示:常規移動290(元),聯通220(元),電信280(元)。虛擬卡(170、171號段)130(元)一張,買得多價格也不會更優惠。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致電一家虛擬運營商阿里通信人工客服,對方稱每天撥打大量電話是否會被封號他這裡沒有更多信息,需要看運營商網絡監控,用戶是不是存在違規。她提到,以前確實出現過用戶大量撥打電話,類似騷擾電話,導致管理停機。

  一位接近工信部人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工信部沒有就個人手機號給運營商提出要求,因為運營商在騷擾電話上有整體考核,運營商自己可能會採取措施。個人的和公司用座機撥打騷擾電話在法律上還是有所區別,公民有通話自由,對個人手機號進行封號和攔截還是有法律風險的。

  上述人士稱,比如一個房產中介用手機號給用戶推銷房產,這就是他的工作。但是如果是呼叫中心,拿了一堆號卡,沒有經過嚴格意義上的實名制認證的,批量使用,還是會重點查處。

  暗訪電話營銷:每人一天呼800通電話

  「現在智慧型手機上都能設來電黑名單,以前挺好用,最近不行了」,北京朱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騷擾電話號碼都不帶重樣的,天南地北都有。」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有不少用戶接到的所謂騷擾電話是通過呼叫中心撥打出來的。至於接到不同地區座機撥打的騷擾電話,這其實與呼叫中心的模式有關。有知情人士稱,呼叫中心是很多線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綜合調度,不斷調用不同地方的線路,有關部門也正在研究如何治理這種模式的騷擾電話。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在網上聯繫到了某呼叫中心客服人員,對方稱,可以開通坐席,對接企業自己的電話線路。一個坐席一天可以撥打800-1000個電話,如果開通20個坐席,一個月需要支付1500元。

  「您好打擾一下,精裝修海景房了解一下?」8月15日,新京報獨角鯨科技以應聘名義進入了北京某電話營銷公司工作,才進辦公室就聽到了一股龐大的聲浪。

  走進公司內部,映入眼帘的是擁有120個坐席的大型辦公空間,其中64個坐席上設置有耳機電話。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所在的這家公司主要以銷售海景房為主。「每賣出一套房子公司會提10%的手續費,員工可以提取手續費的10%到40%作為提成。」公司領導表示,提成的多少則取決於是否選擇底薪,以及賣房的數量等,「賣得越多提成越高」。

  賣房的渠道,就是打電話。該公司領導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員工每天打電話的要求是最低500個,由於上班時間是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8點,實際每人打出的電話會高於500這個數字,大概在800通左右。

  收入方面,有資歷較老的員工表示,其一年的收入為20萬元左右,但也有才入職兩年的新人就拿到十萬元提成的情況。

  在工作過程中,新京報獨角鯨科技發現,每個坐席均配有一個帶有耳機的固定電話,員工不用自己撥號,電話可以自動呼叫,而對方是誰員工也完全不知情,只能依靠入職前背下的話術進行「無差別營銷」。通話結束後,電話會自動詢問對方是否有購房意向,若有意向,員工可以查詢剛才撥打的電話號碼,開展後續營銷。若對方無意向,電話會自動撥號給下一個人。記者嘗試使用該電話向外撥號,結果顯示撥號失敗,只能撥打早已設定好的電話號碼。

  記者了解到,很多機主會掛斷9開頭或者從非熟悉區域打來的座機號碼,不過在公司裡幾乎撥打出去的所有電話都能被對方接通。「我們的來電顯示的是010開頭的座機號碼,一般對方都會接電話的。」一名資深員工告訴記者。

  據記者觀察,電話自動撥打出的號碼均為北京市號碼,記者嘗試撥打了10通電話,全部接通,但基本都是只說出了第一句自我介紹就被掛斷了。「打一天電話能加三個微信就不錯了。」一名員工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打一個月電話才能開一單很正常。」

  500元從網上買了10000個北京手機號碼

  「公司每天光電話費的花費就高到3000元到5000元。」一名中層員工告訴記者,「這些電話的來源是北京的各大售樓處,號碼主人都是諮詢過房產,有買房意願的人。」

  對於2000多萬的北京人口總量來說,這家公司擁有超100名員工,若平均每天撥800通電話,那麼,該公司一天可以撥打超過8萬通電話,單這一家公司一年不到就可以把所有北京電話號碼覆蓋一遍,更不論僅有看房意願的人了。

  「我們另外的一個項目已經做了八年。」公司領導告訴記者,「所以你在打電話的時候可以發現,很多北京人比你還了解你的房產項目。」一名員工說,確實遇到過已經被其他電銷公司推銷過類似房產的客戶。「很多人已經被『打了一輪』了,所以掛電話才那麼乾脆。」

  除了自動撥號系統,有時還會有一些「優質資源」被分發給優秀的員工。「我有一些質量好的電話資源,可以和你分享,成單率會高一些。」與記者同組的一名資深員工說。

  這些「質量好」的電話會被印在表單上,由員工自己用手機撥號。新京報獨角鯨科技在現場發現了幾份電話號碼錶,在一份有300個電話的表單上,一名員工使用叉號、掛斷、無人接聽、空號等記錄了他的撥打情況,一整頁紙上,有一個號碼的主人似乎有意向,號主的姓氏「胡」被標記在了上面。

  對於這些質量好的電話來自何處,有員工表示各種渠道均有,「比如網上購買」。

  8月15日,記者聯繫到了一名出售「老闆業主車主股民號碼」的信息販子,該人士表示,電話號碼資源一萬個起賣,按照質量和時間的區別價位在500元到2400元不等。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發現,信息販賣產業的分工明確,除有人負責網上銷售外,該人士表示「你要什麼數據,我都可以讓技術進行時時整理。」而記者在表示要購買房屋業主數據,並問及數據來源時,其表示業主數據來源是「房產大廳」。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表示要購買一份500元的數據,該人士立刻表示,可以給到半年前的數據,記者可以選擇業主所在的地域,「全國地級市可自選」。當記者表示要選北京市後,該人士轉來了一份一萬人的電話號碼錶。記者發現,號碼錶上均為北京市行動電話號碼,但未標註號主姓名,問及原因,該人士稱「現在不讓」。

  昨天,記者在這1萬條數據中隨即挑選了20個號碼撥打,其中有11個號碼成功接通,其餘的號碼為停機、正在通話中、未接聽、空號的狀態。其中一位接通電話的用戶告訴記者,他沒有購房意願,也沒有在售樓處、房產中介、房產交易大廳留過聯繫方式,他經常接到騷擾電話,涵蓋房產、保險、租房等多種類型。另一位用戶稱,自己買房子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當時留下過聯繫方式。

  號碼流失重災區:房地產行業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發現,房地產電話營銷是信息販子的主要銷售下遊行業之一。8月16日,記者來到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進行應聘,該公司HR稱其銷售方式包括電話營銷,號碼來源多是在地推或客戶來電諮詢時留下的電話,但「也有業主資源」。在問及為何房產中介還要去向已經擁有房產的業主進行賣房銷售時,該HR表示「因為北京有70%的買房者其實是本身已有房產,但有換房的需求,所以每一個業主都是潛在的購房者。」

  8月14日,記者聯繫到了在某售樓處擔任銷售總監的張經理,他介紹稱,房地產電銷的電話來源很多,主要包括「售樓處來訪或來電客戶信息,客戶推薦信息;網上用搜客通等客戶搜索工具搜索到的信息;從政府機構基礎信息庫如人口普查、公安戶政、納稅信息、社保等提取到的信息;從通信運營商內部人員謹慎購買獲取的信息;從別的同行公司購買的信息;從朋友關係人獲取的多次轉手的信息;大型展會現場搜集到的客戶信息;從報紙雜誌電話黃頁搜集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電話號碼資源並非只在房地產行業流通。

  8月16日,新京報獨角鯨科技以「出售業主信息」為名在網上進行銷售,不多時就有人聯繫記者諮詢「有沒有北京拆遷戶資料或者高檔小區業主資料?」而記者反問其用途時,對方稱「是做理財的。」

  記者注意到,除房產外其他營銷需求的電話信息也可以在網上買到。記者聯繫到一個售賣各類用戶電話信息的網友,他向記者表示,一條電話號碼賣1毛,買1萬條以上打8折,不提供號碼數據試用,「現在都不測了,來騙資料的太多。」他向記者說明他們有自己的渠道在搜集資料,但具體怎麼操作是商業機密。

  另一位出售電話營銷資源的人給出的報價是,1毛5一條或可買打包價,10萬條8000元,20萬條13000元。對方稱可提供車主、家長、股民的信息,並且可將城市定位在北上廣三地。「我這裡是可以試單的,不給你試單的都是騙子。」隨後,他給記者提供了49條上海股民的電話信息。對方表示,如果是做樓盤營銷,他還可以提供貸款、家長的電話資源。

  呼叫中心和網絡呼叫軟體存在監管盲區

  此次十三部門專項治理行動中,對呼叫中心提出了相關要求。新京報獨角鯨科技了解到,呼叫中心企業要對經營資質、自營和外包業務進行全面規範,包括:業務名稱、業務委託主體、業務類型、外呼業務號碼、外呼對象和內容以及具體聯繫方式等。開展商業營銷外呼的,應當徵得用戶同意,建立用戶白名單並留存相關依據資料,規範外呼時段、行為等,不得對用戶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用戶明確表示拒絕後,不得繼續向其發起呼叫。

  在這個過程中該呼叫中心是否違規?有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核心在於是不是未經用戶用意或者用戶明確拒絕還繼續打電話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資源、線路的違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接企業自己的電話線路說得比較籠統,得看是提供技術服務還是也提供了人工坐席,線路是誰和運營商籤訂的,判斷起來比較複雜。」

  此外,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的呼叫中心是在撥叫的時候用的採用網際網路方式,接通是完整的通信網,語音沒有走網際網路,語音走網際網路是工信部明確禁止的。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發現網上還有智能語音機器人軟體銷售,在對方提供的產品宣傳中寫到基於呼叫中心系統,外呼機器人融合AI技術於一身。對方稱一條線可以撥打1200個電話,通話時長為1分鐘,一分鐘7分錢。軟體按年計費,一個坐席一年的費用是16800元。對方稱正常情況下都是顯示手機號或座機號碼,如果想顯示9開頭的5位數電話需要提供授權書,也可以顯示公司的座機號。

  《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指出,基礎電信企業要嚴格規範企業客戶可以使用的號段範圍,嚴禁利用透傳技術虛擬主叫號碼或自行修改主叫號碼,對未通過鑑權的呼叫一律進行攔截。

  方案明確提出,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組織各地電信管理機構督促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呼叫中心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等加強語音通信業務和資源管理,防範電話擾民。加強語音線路和碼號資源管理,按照「誰接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語音線路和「95」「96」「400」等碼號資源的用戶資質審查,規範資源使用。

(責任編輯:DF372)

相關焦點

  • 調查|誰在給你撥打騷擾電話?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致電一家虛擬運營商阿里通信人工客服,對方稱每天撥打大量電話是否會被封號他這裡沒有更多信息,需要看運營商網絡監控,用戶是不是存在違規。她提到,以前確實出現過用戶大量撥打電話,類似騷擾電話,導致管理停機。
  • 正常撥打電話卻遭停機?運營商:被誤認成騷擾電話
    聯繫居民遭遇「誤傷」辦公電話兩次被停機  近日,濟南多名市民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稱手機用著用著突然遭到運營商停機。聯繫運營商後,他們被告知停機是由於撥打「騷擾電話」導致。「我們打的都是正常電話,不是騷擾電話,而且停機前也沒通知一聲。」市民質疑。
  • 誰在撥打95開頭騷擾電話?為何屏蔽不掉?
    到底是些什麼公司在撥打我們的電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網友反映  一個月接到40個95開頭騷擾電話  「你們有沒有接到95開頭打來的電話?」4月15日,網友李先生一邊和記者反應自己的苦惱,還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的來電記錄。
  • 接到房產騷擾電話怎麼辦?可撥打「962269」舉報
    這樣的房產騷擾電話,相信很多市民都接到過。日前,上海市房管局聯合市房產交易中心開通了「962269」房地產行業騷擾電話舉報受理熱線。以後,市民收到房產電話騷擾,可以撥打該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據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官網消息,昨天,市通信管理局聯合市房屋管理局、市房產經紀行業協會召開會議,約請中原地產、鏈家房產、太平洋房屋、易居房友等行業中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宣貫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的各項工作要求。參會企業表示將積極響應,落實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工作,規範企業及從業人員的營銷行為。
  • 工信部發布通知:嚴禁撥打騷擾電話
    來源 | 工信微報為加強騷擾電話治理,保護用戶合法權益,工業和信息化近日印發《關於加強呼叫中心業務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和呼叫中心業務經營者加強準入、碼號、接入、經營行為管理,從講政治的高度,堅決落實騷擾電話治理相關要求,有效遏制呼叫中心撥打騷擾電話擾民問題。
  • 騷擾電話你可以這樣屏蔽!
    最近你是不是忽然發現,95開頭的電話莫名多了起來?不是各種推銷,就是各類詐騙,而且基本都是7位數、8位數,這些電話究竟是誰打來的?那麼,這些電話號碼都有哪些不同呢?先說說800電話。800電話於196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是一種被叫集中付費業務,一般用來作為大公司的諮詢、客服、售後電話,這樣消費者撥打電話的時候,所有話費都有公司來承擔。這類電話廣泛應用於我國後,成了一些大公司顯示自己實力的標配。
  • 這家撥打騷擾電話企業被查了!一個號碼一天撥打上百個電話
    為有效打擊涉電信網絡違法犯罪行為,近日,佛山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監督科與市、區、鎮街三級公安部門聯動,對轄區內一家撥打騷擾電話的貸款中介公司進行聯合檢查。佛山市市場監管局調查發現,該貸款公司安排業務員使用各自身份證開通多張手機卡,插入公司的無線插卡電話座機用於撥打電話,公司對各電話卡進行補貼充值。高峰期時,該公司有30名業務員通過網際網路渠道獲取消費者的聯繫方式,在未經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逐一通過公司座機直接撥打消費者的電話,推銷貸款中介業務。
  • 你被95開頭電話騷擾了嗎?他們到底是誰?為什麼永遠屏蔽不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騷擾電話吵醒的經歷,本來早上起床氣就很大,接到的電話居然還要給我推銷買房?要是能買得起房,誰還有這麼大起床氣!當然了,很多人接到這樣的騷擾電話,都會直接把電話拉進黑名單。不過最近騷擾電話也換了馬甲,拉進黑名單根本不管用,這讓很多手機用戶都感到頭禿。
  • 誰在給你打騷擾電話?丨記者暗訪電話營銷,每人一天撥800個電話
    記者致電一家虛擬運營商阿里通信人工客服,對方稱每天撥打大量電話是否會被封號,他這裡沒有更多信息,需要看運營商網絡監控,用戶是不是存在違規。她提到,以前確實出現過用戶大量撥打電話,類似騷擾電話,導致管理停機。一位接近工信部人士告訴記者,工信部沒有就個人手機號給運營商提出要求,因為運營商在騷擾電話上有整體考核,運營商自己可能會採取措施。
  • 誰在打、怎麼打、打給誰——騷擾電話生產鏈條調查
    誰在打、怎麼打、打給誰——騷擾電話生產鏈條調查新華社南京8月21日電題:誰在打、怎麼打、打給誰——騷擾電話生產鏈條調查新華社記者鄭生竹、陸華東「大哥你好!這邊是五州萬家廣場售樓處,我們在地鐵口新推了一批商鋪,價格一萬八左右……」像這樣的騷擾電話你一天能接到幾個?「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該中心收到的舉報涉嫌騷擾電話月均量約1.6萬件次。騷擾電話已成為社會肌膚上的一塊「牛皮癬」,讓人不勝其擾。
  • 工信部通知呼叫中心禁止撥打騷擾電話 網友:先管管運營商騷擾信息
    工信部通知呼叫中心禁止撥打騷擾電話 網友:先管管運營商騷擾信息  黃琨 • 2020-06-19 16:38:10
  • 被騷擾想回撥卻失敗 你鬥得過騷擾電話嗎?
    【原標題】調戲不成反被耍:你鬥得過騷擾電話嗎?  「你需要買房嗎?」「無抵押貸款了解一下?」「最近股票投資咋樣?」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騷擾電話的猖狂,現在騷擾電話情況有好轉嗎?
  • 被騷擾想回撥卻「呼叫失敗」 你鬥得過騷擾電話嗎?
    【原標題】調戲不成反被耍:你鬥得過騷擾電話嗎?「你需要買房嗎?」「無抵押貸款了解一下?」「最近股票投資咋樣?」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騷擾電話的猖狂,現在騷擾電話情況有好轉嗎?記者調查發現,依然有人在頂風「作案」,有用戶反映最近騷擾電話明顯多了。
  • 被騷擾想回撥卻"呼叫失敗" 你鬥得過騷擾電話嗎?
    被騷擾想回撥卻"呼叫失敗" 你鬥得過騷擾電話嗎? 原標題:   【民生調查局】  編者按:  這裡是民生調查局,見人所未見,調查民生之變。關注你想關注的、你沒關注的,調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 工信部:呼叫中心禁止撥打騷擾電話 應健全內部管控機制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工信部最新資訊 > 正文 工信部:呼叫中心禁止撥打騷擾電話 應健全內部管控機制
  • 本網調查:95開頭騷擾電話井噴!究竟誰在撥打?為何屏蔽不掉?
    △網友向記者展示95號段騷擾電話  那麼,這些號碼究竟是哪裡來的?為何又屏蔽不掉?到底是些什麼公司在撥打我們的電話?浙江在線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你們有沒有接到95開頭打來的電話?」4月15日,網友李先生一邊和記者反應自己的苦惱,還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的來電記錄。
  • 工信部:加強呼叫中心業務管理 禁止撥打騷擾電話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加強騷擾電話治理,保護用戶合法權益,工信部日前發布通知,要求加強呼叫中心業務準入管理、加強碼號管理、加強接入管理以及加強經營行為管理。呼叫中心業務經營者應當健全內部管控機制,建立技術手段,嚴格控制呼出,禁止撥打騷擾電話或為撥打騷擾電話提供便利。
  • 誰在撥打騷擾電話?工信部發布第3季度垃圾信息投訴情況,平安、廣發...
    網貸天眼訊,12月10日,工信部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垃圾信息投訴情況盤點》,通報第三季度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投訴情況。數據顯示,廣東是撥打騷擾電話的主要地區,江蘇、北京位列第二、第三位。同時,廣東也是受騷擾電話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江蘇、浙江排在第二、第三位。在騷擾電話的方式中,手機佔到了54.3%,其中,人工騷擾更是佔到了85.8%。
  • 騷擾電話黑產調查:萬條個人信息售價千元,特定軟體撥打電話
    騷擾電話多源自於個人信息洩露,這些信息被廠家通過不同渠道進行銷售,一萬條信息的售價為800元至1000元● 騷擾電話難禁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難以找到撥打者,打擊有難度;另一方面缺乏明確的、有針對性的法律規範和長效機制● 嚴厲打擊買賣個人信息行為的關鍵在於,提高違法成本,完善刑事責任和行政監管體系;推動產業各鏈條聯合協作;加強源頭性保護,增強企事業單位信息安全防護責任和能力
  • 境外撥入的騷擾電話?只是通過虛擬工具撥打的「馬甲」號碼並非真的...
    近一周,許多北京市民都頻繁接到顯示為境外撥入的騷擾電話。技術專家表示,這些電話是通過虛擬工具撥打的「馬甲」號碼,並非真的跨國。要想徹底整治騷擾電話,還得加大處罰力度。「白名單」治標不治本翻開手機通話記錄,李女士對接連數日的騷擾苦不堪言。「7號下午,從3點46分到4點40分,54分鐘,總共38個騷擾電話,一刻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