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大數據殺熟、二選一,網際網路平臺迎來反壟斷強監管時代

2020-11-12 NBS新品略

2018年1月,億萬富翁、投資大師索羅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已經接近壟斷地位,刻意製造用戶對其提供的服務「上癮」,來實現對市場份額的控制力。

來源: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索羅斯還認為,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壟斷極具傷害性,特別是針對青少年。

時間到了2020年6月,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指名貝索斯,稱「這真是瘋了!壟斷是不對的,亞馬遜該解散了吧!」一石激起千層浪。

讓馬斯克發表上述觀點的主要原因在於亞馬遜壟斷。

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對亞馬遜進行了16個月的調查,在日前發布了一份長達450頁的調查報告,稱:亞馬遜擁有太大權利,這種權利必須受到控制,並接受恰當的監督和執法。

近年來針對國際科技巨頭的一系列事件已經表明,科技巨頭始終逃不過壟斷的原罪。

在中國,我們每天打開手機使用頻次較高的APP,如微信、微博、美團、餓了麼、支付寶等,其背後都是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身影。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也出現寡頭化,壟斷化,甚至是封閉化現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選一」。

現如今,阿里、美團、騰訊、京東們正迎來了一份足以讓它們「瑟瑟發抖」的監管政策。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10日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調查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內容涉及廣受批評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界定。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發布後引起了市場熱議和關注,一時間再度引發市場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監管話題的討論。

可以看出,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監管將迎來有力工具,將實現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相關法律規範的新突破。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給科技股帶來了一記重錘。截至10月10日收盤,港股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小米五大科技股全線暴跌,一天蒸發市值接近4300億元人民幣。

花旗、摩根大通分析認為,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對阿里巴巴和美團的負面影響較大,短期或會觸發股價下跌,不過對京東料受影響較小。摩根大通還稱,新規草案對騰訊影響有限。

據媒體報導,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觀點稱,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握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經濟是中國經濟領域最具活力的代表領域之一,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成長出一批網際網路世界級企業,如電商平臺、生活服務平臺、在線旅遊平臺等。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增加就業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國內已經成長起來一批網際網路科技巨頭企業,市場競爭激烈,也出現了一些損害平臺入駐商家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正當市場競爭行為,如在電商、外賣、快遞等行業出現的「二選一」的問題,電商、旅遊服務等平臺出現的「大數據殺熟」現象等。

平臺經濟不是壟斷的法外之地,從市場長遠健康發展角度來看,對網際網路平臺的反壟斷監管勢在必行,正當其時。

此次發布的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主要的目的是營造公平競爭秩序、加強科學有效監管、激烈創新創造活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維護各方合法利益。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在未來正式實施後,無疑給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頭上的「緊箍咒」更緊一點,或許會帶來短期陣痛,但利好長期未來。

能夠督促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規範經營,去除詬病,讓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更加規範,回歸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交易雙方及產業鏈上下遊參與者創造最大價值。

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種保護,如「大數據殺熟」問題,相信隨著監管趨嚴,網際網路平臺會善用大數據。

那麼有很多人關心一個問題,國內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會被拆分嗎?

從目前來看,中國不會出現美國拆分巨頭的做法,但反壟斷手段可能會繼續加碼,未來或許會在行業並鞏固等方面做出相應限制,鼓勵行業充分公平競爭。

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迎來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反壟斷監管的目的是通過保護市場公平競爭,鼓勵平臺保持創新能力,實現更健康成長。

正如中信證券發表的研究觀點所述,反壟斷不改網際網路平臺長期價值。

相關焦點

  • 「二選一」「殺熟」被點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監管收緊
    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監管將迎來意見稿對飽受爭議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概念進行了界定,也對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予以營業額和VIE架構的特別考量,實現了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相關法律規範的新突破。
  • 劍指平臺巨頭 「二選一」「大數據殺熟」面臨嚴監管
    ● 《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擬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  ● 不論是從我國目前平臺經濟發展和監管現狀來看,還是從大的全球監管環境來看,加強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監管都勢在必行、不宜再拖  ● 要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既要拍蒼蠅,打擊各種不公平競爭行為
  •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二選一」「殺熟」將迎緊箍咒
    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監管將迎來「利器」。昨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對飽受爭議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概念進行了界定,也對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予以營業額和VIE架構的特別考量,實現了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相關法律規範的新突破。「二選一」「殺熟」被點名近年來,電商巨頭、網際網路平臺屢屢被曝出要求商家「二選一」相關的爭議。而對這種行為中是否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具體界限如何判定,市場上一直眾說紛紜。
  • 不止算法、大數據殺熟!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真正難在哪?
    此次徵求意見稿共24條,其中廣受關注的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低價傾銷等問題成為重點監管領域。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媒體斷言,徵求意見稿是一個強烈的監管信號,劍指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等在內掌握大量平臺的頭部網際網路公司。
  • 監管層重拳出擊!電商「二選一」、大數據殺熟將成歷史?網際網路巨頭反壟斷來了
    在「雙十一」促銷期間,強迫商家「二選一」等競爭失序問題突出。國家重拳出擊,這些年,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寡頭化,壟斷化,封閉化一直都在被詬病,二選一這種店大欺客的事兒,到頭了!需要注意的是,同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的通報特別指出,在「雙十一」促銷期間,強迫商家「二選一」等競爭失序問題突出。為此,會議明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不得濫用優勢地位強迫商家站隊「二選一」,對平臺內經營者的選擇平臺行為實施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條件;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實施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
  • 「二選一」「殺熟」將迎緊箍咒 VIE架構經營者集中納入反壟斷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二選一」「殺熟」將迎緊箍咒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監管將迎來「利器」。意見稿對飽受爭議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概念進行了界定,也對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予以營業額和VIE架構的特別考量,實現了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相關法律規範的新突破。「二選一」「殺熟」被點名近年來,電商巨頭、網際網路平臺屢屢被曝出要求商家「二選一」相關的爭議。
  • 「嚴監管」反壟斷新規出爐: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大限已至」
    另外,和早期的平臺價格戰不同,在市場佔有率趨於穩定的當下,各大電商平臺將同樣的商品湊出類型相似的不同組合、不同價格,在混淆消費者購物概念的同時,也迫使商家進行「二選一」「三選一」的站隊抉擇、和平臺站隊問題一樣突出的,還有「大數據殺熟」亂象,同樣的產品、服務,老用戶較普通新用戶的收費價要更高,平臺利用了老用戶信任、穩定等特點,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 南都發布網際網路反壟斷報告:七成消費者反感「大數據殺熟」
    超九成受訪者認為,類似「二選一」「扼殺式併購」等網際網路壟斷爭議問題的產生與市場競爭失序有關,近一半人認為網際網路行業競爭問題突出,迫切需要加強監管。   問卷數據顯示,最受受訪者重視的問題依序是個人數據被濫用、大數據殺熟、過度精準推送、難以辨別付費搜索結果、平臺二選一、網際網路屏蔽、強制搭售和平臺自我優待
  • 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南公開徵求意見 「二選一」「大數據殺熟」可認定...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簡稱《指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過去《反壟斷法》在處理網際網路經濟涉及壟斷糾紛時的執法難題,「二選一」和「大數據殺熟」等屢禁不止的現象都可被認定為壟斷。
  • 「二選一」和大數據殺熟是什麼?
    打開APP 「二選一」和大數據殺熟是什麼? 泰安戰略 發表於 2020-12-24 15:10:56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 解讀: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 對「二選一」「大數據殺熟「說不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雙11 」之前發布這一重要指南徵求意見稿,傳遞出要不斷加強網際網路平臺領域反壟斷執法的信號。  徵求意見稿共24條,在堅持《反壟斷法》基本制度、規制原則和分析框架的前提下,結合平臺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反壟斷法》的相關制度進行了細化,以更好地指導平臺經濟反壟斷執法。
  • 大數據殺熟面臨嚴監管
    來源:法制日報● 《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擬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指南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擬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均是反壟斷法明令禁止的行為。 指南徵求意見稿一經公布,就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不少受訪的業內人士直言,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治理即將迎來「強監管」時代。
  • 反壟斷新規亮劍 終結電商「二選一」
    「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面臨嚴監管近年來,在各種平臺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事件屢見報端。對此,2019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廓清了認識誤區,明確了發展方向。
  • 劍指大數據殺熟、搭售!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南公開徵求意見,提供界定...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對大眾關注的平臺經濟領域「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行為等行為均作出了相應規定。
  • 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網際網路巨頭的「套路」玩不下去了
    原標題: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網際網路巨頭的那些「套路」玩不下去了!長久以來,「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部分網際網路平臺現象一直深受用戶詬病。10日上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簡稱「《指南》」)。根據《指南》,「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或被認定為壟斷。受相關消息的影響,阿里、京東、美團等公司股價今日大跌。
  • 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指南出臺 目的預防和制止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就在電商「雙十一」大促進入關鍵賽點前夕,11月10日上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反壟斷強監管網際網路企業,讓平臺經濟走得更穩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 楊虹阿里巴巴等幾家網際網路企業收購業務因涉嫌壟斷行為遭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正引發各方關注,有觀察人士指出,本輪監管層重拳出擊加大調查力度,加強對網際網路企業的反壟斷監管,規範和發展平臺經濟,目的是讓網際網路企業在法治軌道上更好前行,從而讓民眾享受到更多便利。那麼,如果判定網際網路企業存在平臺壟斷行為?
  • 陳根:網際網路反壟斷出場,監管邁出網際網路反壟斷的第一步
    顯然,「叫停」螞蟻只是一個開始,包括螞蟻在內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正在接受越來越多的審視。 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起草《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南》),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指南對「平臺經濟」的解釋,只要跟線上經濟有關的網際網路平臺都將在監管範圍之內。 終於,從螞蟻到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到整個網際網路平臺行業,都進入了監管範圍。這是中國首次嘗試界定科技行業的反競爭行為,也將從根本上改變網際網路公司在中國的競爭版圖。相較於歐洲的十年反壟斷,中國反壟斷,雖遲必到。
  • 網際網路平臺的「大數據殺熟」
    專家指出,《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反壟斷指南》)細化《反壟斷法》規制網際網路違法行為條款,促進大平臺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要根治「大數據殺熟」亂象,除了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督促企業誠信自律必不可少。
  • 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或被認定壟斷!這些公司股價大跌
    每年「雙11」,網際網路平臺強迫商家站隊「二選一」都會引發熱議。今年,正值「雙11」大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到,網際網路平臺強迫商家站隊「二選一」,可能構成限定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