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億萬富翁、投資大師索羅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已經接近壟斷地位,刻意製造用戶對其提供的服務「上癮」,來實現對市場份額的控制力。
來源: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索羅斯還認為,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壟斷極具傷害性,特別是針對青少年。
時間到了2020年6月,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指名貝索斯,稱「這真是瘋了!壟斷是不對的,亞馬遜該解散了吧!」一石激起千層浪。
讓馬斯克發表上述觀點的主要原因在於亞馬遜壟斷。
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對亞馬遜進行了16個月的調查,在日前發布了一份長達450頁的調查報告,稱:亞馬遜擁有太大權利,這種權利必須受到控制,並接受恰當的監督和執法。
近年來針對國際科技巨頭的一系列事件已經表明,科技巨頭始終逃不過壟斷的原罪。
在中國,我們每天打開手機使用頻次較高的APP,如微信、微博、美團、餓了麼、支付寶等,其背後都是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身影。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也出現寡頭化,壟斷化,甚至是封閉化現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選一」。
現如今,阿里、美團、騰訊、京東們正迎來了一份足以讓它們「瑟瑟發抖」的監管政策。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10日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調查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內容涉及廣受批評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界定。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發布後引起了市場熱議和關注,一時間再度引發市場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監管話題的討論。
可以看出,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監管將迎來有力工具,將實現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相關法律規範的新突破。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給科技股帶來了一記重錘。截至10月10日收盤,港股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小米五大科技股全線暴跌,一天蒸發市值接近4300億元人民幣。
花旗、摩根大通分析認為,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對阿里巴巴和美團的負面影響較大,短期或會觸發股價下跌,不過對京東料受影響較小。摩根大通還稱,新規草案對騰訊影響有限。
據媒體報導,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觀點稱,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握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經濟是中國經濟領域最具活力的代表領域之一,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成長出一批網際網路世界級企業,如電商平臺、生活服務平臺、在線旅遊平臺等。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增加就業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國內已經成長起來一批網際網路科技巨頭企業,市場競爭激烈,也出現了一些損害平臺入駐商家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正當市場競爭行為,如在電商、外賣、快遞等行業出現的「二選一」的問題,電商、旅遊服務等平臺出現的「大數據殺熟」現象等。
但平臺經濟不是壟斷的法外之地,從市場長遠健康發展角度來看,對網際網路平臺的反壟斷監管勢在必行,正當其時。
此次發布的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主要的目的是營造公平競爭秩序、加強科學有效監管、激烈創新創造活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維護各方合法利益。
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在未來正式實施後,無疑給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頭上的「緊箍咒」更緊一點,或許會帶來短期陣痛,但利好長期未來。
能夠督促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規範經營,去除詬病,讓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更加規範,回歸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交易雙方及產業鏈上下遊參與者創造最大價值。
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種保護,如「大數據殺熟」問題,相信隨著監管趨嚴,網際網路平臺會善用大數據。
那麼有很多人關心一個問題,國內的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會被拆分嗎?
從目前來看,中國不會出現美國拆分巨頭的做法,但反壟斷手段可能會繼續加碼,未來或許會在行業並鞏固等方面做出相應限制,鼓勵行業充分公平競爭。
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迎來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反壟斷監管的目的是通過保護市場公平競爭,鼓勵平臺保持創新能力,實現更健康成長。
正如中信證券發表的研究觀點所述,反壟斷不改網際網路平臺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