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新冠病毒反而因為消毒住院了,消毒是越乾淨越好嗎?

2020-12-15 騰訊網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消毒已經成為標準操作,可有些地方出現了過度消毒造成傷害的案例,國務院疾控局也印發文件防止過度消毒。

記者/賴天瑩 編輯/吉菁菁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眾的防控意識明顯增強,預防消毒的工作也得到廣泛的重視。防控疫情重視消毒很好,但也要注意科學合理,錯誤消毒和過度消毒反而有可能造成傷害。青島等地有復工市民出現高熱、呼吸困難、劇烈咳嗽等症狀,原來是將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合使用消毒產生了高氯性氣體,造成呼吸道尤其是肺臟腐蝕性損傷。

2月29日,國務院疾病預防控制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消毒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各地要防止過度消毒,不對室外環境開展大規模的消毒,雨雪天氣不開展外環境消毒;不對外環境進行空氣消毒;不直接使用 消毒劑(粉)對人員全身進行噴灑消毒;不對水塘、水庫、人工湖等環境 中投加消毒劑(粉);不在有人條件下對室內空氣使用化學消毒劑消毒。

▲過度消毒不可取。(圖片來自網絡)

如何消毒才是有效且正確和安全的呢?

科學消毒有秘籍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 分鐘、 乙醚、75% 乙醇(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由於目前其他消毒方法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活依據不足,不推薦其他消毒方法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毒。

每一種消毒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和消毒類型,隨意噴灑,濃度、作用時間、消毒方法不正確,都不能確保消毒的效果。

——紫外線消毒

人不在房間時,可採用普通石英紫外線燈或高臭氧紫外線燈直接照射,一般可用大於等於70微瓦/平方釐米(1米處)的紫外燈照射25-30分鐘。此外,一些空氣淨化器有紫外線消毒功能,也可以一併啟動。有負離子發生器的,也可開啟,通過本身形成的電場,吸附空氣中被感應帶電的塵粒和懸浮的病原微生物顆粒,從而達到空氣清新淨化的目的。

需要提醒:

照射結束後不要立即進入房間,以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酒精消毒

酒精消毒是利用其中的乙醇導致蛋白質變性來實現的,酒精濃度過高會在表面形成固體膜,阻止酒精進入內部,影響殺滅效率,酒精濃度過低,乙醇變性效率不夠,殺菌效果也不好,國家標準中對"乙醇消毒劑"的規定為70%-80%之間,生產上控制在75%,對於消毒來說,75%左右的酒精濃度就足夠了。

需要提醒:

酒精是易燃物品,應遠離火源及易燃物,並且不可噴灑或大面積消毒,否則空氣中乙醇濃度升高可能引起火災。

給電器、吹風機、灶臺進行消毒時應關閉電源和火源,待冷卻後,再用酒精擦拭。

酒精消毒時保持通風、禁止吸菸,遠離明火,確保兒童不要觸及,以免誤食。

——含氯消毒劑消毒

含氯消毒劑是指溶於水產生具有殺死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消毒劑,其可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病毒、真菌,常用的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劑的一種。在進行室內消毒時房間應儘可能密閉,密閉消毒一段時間後,再通風30分鐘以上,人才能再進入室內。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與腐蝕性較強,應將被消毒物全部浸沒在水中,最好不要用於衣物和鐵製物品的消毒,必須使用時濃度要低,浸泡時間不要太長。

需要提醒:

使用含氯消毒劑時需注意配置方法、稀釋比例等,尤其應避免與其他消毒劑混用,否則可能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具體用法依照商品說明書。

84消毒液對皮膚有刺激性,使用時應戴手套,避免接觸皮膚。

消毒清洗後的物品要直接晾曬,不可再次接觸其它容器。

"消毒"不意味一定要用消毒劑

說到最常用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法,就是勤洗手、通風換氣。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流行病學家安娜·鮑恩博士表示,採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是保護自己和他人不生病的最佳方式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介紹,做手衛生的時候,酒精是首選。酒精的最大特點就是快,不到1分鐘手就乾淨了。

另外定時開放門窗也很重要。通風可降低室內空氣中細菌和病毒的密度,在室外,稀釋後的病原菌存活不久,很快就會死亡。冬季氣候寒冷,室溫低,通常每日應通風換氣2次,每次20-30分鐘。這裡需要注意,在疫情期間,開窗通風前也要知道樓上樓下、左鄰右舍有沒有疑似家戶,在不清楚的情況下,開窗有風險,通風需謹慎。

過度消毒有害無益

消毒噴霧直接噴上身,等於"穿"上預防病毒的"金鐘罩、鐵布衫"?街道綠化大面積噴灑消毒劑,出門不怕病毒侵襲?近期在家庭、小區、辦公場所和街道,出現了一些消毒"怪象"。

其實,這些行為已經屬於過度消毒,具體指在沒有可能受到病原體汙染的地方或沒有必要消毒的地方,採取了反覆消毒的措施,或者根本沒有消毒效果。仍然採取的消毒措施。

少量的病毒和細菌並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過度消毒會導致正常生活中的細菌明顯減少,對人體免疫刺激不足,容易生病,導致免疫失衡,出現免疫系統疾病。此外,過度依賴消毒劑還是誘發過敏的主要因素,長期頻繁使用消毒劑,也可引起室內空氣汙染,甚至腐蝕家用電器,引發火災。

長期過度使用消毒劑會造成環境中致病微生物的耐藥性,助長病原菌生長,從而減低消毒劑的消毒效果,導致微生態環境失衡,引發超級細菌的產生。不同的化學試劑,消毒原理不同,混用會產生化學反應,導致人急性中毒,引發生命安全問題。

在室外過度消毒噴灑消毒劑,會使消毒劑長期滯留在環境中,造成環境汙染,甚至進入食物鏈,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影響生態中動物、微生物平衡,引發生態問題,產生涉及人類健康的潛在危害。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相關焦點

  • 消毒產品採購指南:你搶購的消毒產品殺不死新冠病毒!
    近段時間,如何對抗新冠病毒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2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公眾號發布的一則消息稱,廣州疾控中心在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核酸。雖然這只是個體樣本抽檢,但這也引起了大家對居家清潔和消毒的重視。84消毒劑、75%醫用酒精……被大家紛紛搶購。市面上到底哪些消毒產品能夠殺死新冠病毒?使用時又需注意些什麼?
  • 鞋底、外套需要消毒嗎?提醒:疫情期間,這種消毒誤區反而更危險
    2020年的開年並不順利,大家還沒有感知到新年的喜悅氣息,就被一場「新冠疫情」所籠罩。新型冠狀病毒在感染後,可誘發肺炎疾病,且這種病毒的傳播率非常高,可通過人傳人、飛沫、接觸傳播等方式傳染,在疫情出現後的第一時間,我國就進行了緊急處理。
  • 紫外線消毒口罩能夠滅殺新冠病毒嗎?
    2020年新冠肺炎突發,因其人傳人,強而快的傳染力,大家可謂是談新冠色變。因此「消毒」成為生活中的高頻詞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指出「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紫外線一度成為搜索熱詞,和紫外線相關的產品遭大家瘋搶。那麼紫外線真的有消毒殺菌功能嗎?太陽底下暴曬是不是就能達到紫外線殺菌效果呢。
  • 針對新冠病毒用消毒產品,這十個問題50%的人都搞不清楚|健康科普
    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因此做好日常消毒防護工作也很重要。新冠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此外,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目前家庭消毒常用75%的酒精以及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劑),但是在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小編整理如下。
  • 這樣消毒,真的有效嗎?新冠病毒到底是如何被滅活的?
    專欄丨科學防疫「小錦囊」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目前新增病例仍在持續上升,累計確診病例突破了七萬,形勢依舊十分嚴峻。 儘管已經有了很多科普家庭消毒的文章,還是有很多人不放心,經常跑過來問,這樣消毒,有效嗎?
  • 手機可能傳播新冠病毒!這些消毒方法是錯的
    手機屏幕細菌量是馬桶的18倍  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我們常接觸的物品,如不注重清潔消毒,很可能會成為病毒的「載體」!  有一樣物品,所有人都有,而且每天會觸摸上千次,卻經常被人忽視,那就是——手機!
  • 這樣消毒,真的有效嗎?來看看新冠病毒到底是如何被滅活的
    儘管已經有了很多科普家庭消毒的文章,還是有很多人不放心,經常跑過來問,這樣消毒,有效嗎?能殺滅新冠病毒嗎?果仁媽今天推送的這篇文章,從消毒劑的作用機理講起,讓你清楚get病毒的失活過程,同時也不再焦慮,做到淡定有譜!
  • 喝醋能消滅新冠病毒?假的
    本期流言榜繼續關注有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謠言,對喝醋喝鹽水能消滅病毒等錯誤信息予以闢謠。 ■新冠病毒會在咽喉滯留4天,要喝鹽水和醋來消毒? 闢謠:新冠病毒經呼吸道進入人體,主要侵害部位是肺部。
  • 門把手、手機等檢出新冠病毒,買不到酒精,可用高度白酒消毒嗎?
    加之,2月1日,深圳、武漢等醫院從確診患者糞便中檢出武漢新冠病毒RNA,這些都進一步證實了武漢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物體表面汙染造成間接接觸傳播的假設。關於武漢新冠病毒可能存在的傳播途徑,日前筆者已經進行過討論:開窗通風、唱歌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新病毒傳播途逕到底有哪些?
  • 硬核消毒!懷疑人民幣有新冠病毒,阿姨把錢放進微波爐消毒!
    硬核消毒!懷疑人民幣有新冠病毒,阿姨把錢放進微波爐消毒!文/半生說俗世在生活當中,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寸步難行。因為錢從發行到回收,要經過無數雙的手。菜市場賣豬肉的屠夫,垃圾站收破爛的站長等等,想想看,一張錢身上會沾有多少的細菌。既然錢本身沾有這麼多的細菌,又不注意對錢的消毒,為什麼人們沒有因此而犯病?小編也很疑惑,有沒有科普達人來告知一二。
  • 新冠病毒會留在水果蔬菜上嗎?如何買菜,如何消毒,才能保平安
    新冠病毒會經過咳嗽、飛沫傳播,會經過接觸傳播,甚至前兩天還說能通過糞口傳播、氣溶膠傳播。大家千萬不要驚慌,我們想想的病毒殘留在水果或蔬菜上,只是理論上有這種可能,但我們沒有必要過分擔心,我們必須科學的冷靜的看待新冠病毒。
  • 柳絮會攜帶新冠病毒?這些新冠謠言別信!
    編者按:春暖花開,漫天飛舞的柳絮會攜帶新冠病毒,導致跨區域性傳播?超市內的蔬菜、水果和肉類很容易傳播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與防疫相伴左右的還有各種關於新冠肺炎的科學傳言,這些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真相吧!
  • 馬來西亞公司啟動輸華冷凍食品新冠病毒消毒工作
    馬來西亞公司啟動輸華冷凍食品新冠病毒消毒工作 2020-12-0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4消毒液能殺死新冠病毒嗎?消毒難題一次說清!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消毒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用什麼能殺滅病毒?「含氯消毒劑」都有什麼?往身上噴酒精可以消毒嗎?不是所有的消毒液都有用要選對成分,注意濃度我們把這類使用醫用酒精、消毒劑的方法稱為化學消毒法。不過對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化學消毒法都可以殺死它。
  • 預防新冠病毒 居家清潔消毒應該這樣做
    中新網12月8日電 針對進入冬季後的新冠、流感病毒居家清潔消毒工作,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8日作出以下提醒:進入冬季,天氣寒冷,新冠病毒在汙染物體表面存活時間延長。面對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居家要做好清潔消毒。一、勤通風根據具體天氣情況,每天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半小時,通風時,所有人要注意保暖。
  • -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自家冰箱如何清潔消毒?
    (圖源:人民日報官微)李蘭娟院士表示:「在我們已知並掌握的病毒中,處於4℃左右可以存活3-6個月,零下20℃以下可以長個月,不同的病毒存活時間也不一樣。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的病毒,從出現到現在才8個月,對它的認識及耐低溫能力尚需進一步研究。
  • 新冠病毒源頭是美國?鞋底也要消毒…答案來了闢謠
    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有變化?謠言! 今天,網傳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有變化。那事實是否如此呢?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說,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論顯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仍然是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路徑。
  • 《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問答
    一、制定《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的目的是什麼?為規範指導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工作,防止食品、食品包裝材料被新冠病毒汙染,制定本指南。用於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正常運營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在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過程中對來自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區冷鏈食品的消毒。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並執行當地主管部門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定,是食品生產經營相關單位和個人落實並實施本指南的前提。
  • 新冠病毒最多可活數月,那助聽器需要消毒麼?戴口罩不方便戴助聽器...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在一般來說只要在-1℃到-10℃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一類的病毒能夠存活幾周到幾個月不等」。那麼對佩戴助聽器的朋友來說, 每日陪伴的助聽器需要消毒麼? 戴口罩時,不方便戴助聽器要怎麼辦? 關於助聽器有特別需要注意的防護措施嗎? 我們來一一說明。 助聽器需要消毒嗎?
  • 【疫情防控】《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
    一、制定《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的目的是什麼?   為規範指導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工作,防止食品、食品包裝材料被新冠病毒汙染,制定本指南。用於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正常運營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在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過程中對來自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區冷鏈食品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