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鎮市農業農村、教育、醫療、住建、就業等多部門聯合行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硬功和「繡花」韌勁集中力量開展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收官」這一核心,將「二五三」舉措落細落實,攜手朝著奪取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的偉大勝利邁進。清鎮市脫貧攻堅收官之戰「二五三」舉措中,「二」即「兩個堅持」,就是堅持精準方略、堅持問題導向;「五」即「五個著力」,就是指著力選準主導產業、著力加大技術培訓、著力加大資金籌措、著力加大利益聯結、著力推動三產融合;「三」即「三場革命」,就是指「垃圾革命」「汙水革命」「廁所革命」。在「兩個堅持」方面,清鎮市緊緊圍繞「楓、蔬、果、茶、畜」五大主導產業,以500畝以上壩區和25度以下坡耕地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元寶楓、精品果蔬、2000萬羽肉雞養殖及生態畜禽加工產業園等一批重點農業產業項目,建立和完善「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土地流轉優先返聘」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達6000元以上。精心打造「就業扶貧套餐」和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建設,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3662戶10032人中有勞動能力的2126戶4147人已實現就業創業2126戶4107人,實現了「一戶一人」就業。推進教育、醫療、住房、飲水「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全覆蓋,其中飲水安全保障方面,全市2020年投入4.418億元資金,規劃布局「一網三線」城鄉一體化供水網。在「五個著力」方面,嚴格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著力布局「楓蔬果茶畜」五大主導產業;通過組建的工作專班、選派科技特派員、下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輔導員、組建「專家+講師+農技人員+職教學生」等方式,著力開展技術培訓;通過向上爭取相關資金、社會融資等方式,著力加大資金籌措,累計籤約資金7億元,龍頭企業自籌資金2.88億元,社會資本投入3.6億元;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著力完善利益聯接機制,目前,全市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企業27家、合作社120餘家;大力實施「網際網路+農業」行動,著力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目前建成智慧農業企業99家、農產品加工企業36家。在「三場革命」方面,全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通過開展「垃圾革命」「汙水革命」「廁所革命」這「三場革命」,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從「局部美」向「整體美」、「外在美」向「內在美」、「一時美」向「持久美」提質轉型。在全市9鄉(鎮)集鎮生活區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開展試點示範建設;全市9鄉(鎮)農村集鎮汙水處理將實現全覆蓋;2020年全市繼續推進12000戶農村戶廁及35座村級衛生公廁建設。通訊員 陳忠林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忠秀
編輯 唐怒嬌 劉藍嬰
編審 趙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