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農業技術推廣員、高級農藝師王慧琴到田間指導「一噴三防」。
「前幾天我家的小麥麥穗上有很多白點,那是什麼病蟲?怎麼根治?俺村扶貧專幹通過網絡諮詢了『鄉裡鄉韻』今日頭條(三農問題網絡自媒體),很快就給我了回復,您看,俺縣農業專家王慧琴今天親自來到俺家地頭給把診問脈『開藥方』來了。」5月7日,杞縣西寨鄉焦田寨村脫貧戶王洪亮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激動地說。
杞縣農業技術推廣員、高級農藝師王慧琴說:「昨天我在『鄉裡鄉韻』裡看到這個問題,就發布了信息,在小麥灌漿期,小麥白粉病發生比較嚴重,可以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120克/畝、 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40~60克/畝、6%戊唑醇微乳劑 200毫升/畝、12. 5%腈菌唑乳油3000~5 000倍液等,兌水40千克噴霧,可有效控制危害。」
杞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亮說:「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一體化的信息平臺,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推動『網際網路+』信息化服務普及,4月20日由杞縣縣委網信辦公室牽頭,組織全縣20多家自媒體成立了『杞縣網絡聯盟』。網絡聯盟的各位『盟主』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顯神通,讓群眾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叔叔,謝謝你們資助我,再有一年我就要考高中了,我一定好好學習,考上重點高中,不會辜負李磊叔叔、呂存金叔叔和您對我的期望。」5月7日下午,在河南省杞縣大同中學「晨基金」助學金發放活動上,七年級學生李世娜從杞縣網絡聯盟盟友「河南杞縣新聯會」創辦人孟照陽手中接過第四筆助學金1000元,感動得熱淚盈眶。
李世那,15歲,杞縣裴村店鄉魯莊村人,出生時母親因難產去世,三個月後父親因癌症去世,姑姑就收養了她。如今姑姑七十多歲了,腰直不起來了,被評定為三級傷殘,姑父常年勞作,失去了勞動能力,2015年其家庭被評為貧困戶。2018年孟照陽在「河南杞縣新聯會」上發布了「晨基金」信息,大同中學與孟照陽進行了對接,同年9月份學校開學時李世娜得到了第一筆助學金1000元,以後每學期開學李世娜就會得到一筆1000元的資助,直至高中畢業。
孟照陽說:「因為疫情,5月7日下午我們才開始發放2020年春季助學金,本次將資助29名貧困學生,包括杞縣高中、圉鎮高中、大同中學等各鄉鎮初高中貧困學生。三年來,『晨基金』共發放19.99萬元,根據家庭情況,不同程度資助了52名貧困學生。」
2017年10月6日,通過「杞縣新聯會」首次發布了「杞晨助學金」信息。「晨」,旭日東升之意,受資助的學生像旭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據了解,「晨基金」是由杞縣高中96級校友李磊、呂存金髮起。孟照陽負責走訪學生家庭,並發放助學金。在他們的資助下,已有7名貧困家庭的學生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等高校。
「三年來,我都是看『杞縣在線』發布的大蒜信息來收購大蒜,前天我看到了信息後,就和愛人一起來到杞縣,李明星還幫我聯絡了市場收購大蒜的攤位。分揀大蒜的30名工人全是周圍村莊的貧困戶,今年我打算收購500噸大蒜,是貧困戶來賣大蒜的,一公斤大蒜我要加兩毛錢喲!」5月7日,在杞縣晟大農貿大蒜交易市場西安客戶李小白操作濃重的陝西口音說。
挖掘杞縣精彩,鑄造杞縣輝煌!幫杞人解事,助杞商騰飛。「杞縣在線」創辦人李明星說:「2015年9月我在杞縣工商局註冊成立杞縣在線網絡科技傳媒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我已有15萬粉絲了,這幾年我發布各類貼近群眾生活的信息15000餘篇,均以杞縣政務、人文、生活、農產品、歷史為主,事事件件與百姓息息相關。」
在李明星的辦公室牆上有這樣一個計劃表,2019年協助杞縣電商辦開展電商扶貧宣傳工作,把杞縣電商培訓班信息發布後瀏覽量達12萬人次,通過「杞縣在線」線上報名的人數784人,全部進行了培訓,其中10戶貧困群眾獲最得滿意的工作有效就業。2020年,計劃宣傳瀏覽量達20萬人次以上,培訓貧困群眾1000名以上,以保證更多的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速度」。(杞縣縣委宣傳部 司利強 葉中琳 李文森 供稿)
(責編:姜果、楊曉娜)
當好項目「店小二」 河南穩產擴能正發力 自從復工復產以來,作為河南省糧食深加工和食品生產龍頭企業,白象食品把內部作息時間進行了微調:裝卸工由原來的兩班倒,調整到現在的三班倒……【詳細】
河南:守住「三農」基本盤 打贏疫情阻擊戰 河南省小麥已陸續進入返青-拔節期,正是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在「豫北糧倉」河南省安陽市滑縣,181萬畝冬小麥歷經一個冬日的錘鍊,愈發堅挺粗壯,生機勃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