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盧思葉 編輯/陶立烽)11月27日,「智出行、共生態」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在會上透露,哈囉出行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預計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將於明年初面市。
此次論壇由上海自行車協會主辦,哈囉出行承辦,中國自行車協會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共同指導,包括雅迪、愛瑪、鳳凰、綠源等整車廠商以及電池、電機、智能鎖等配套零部件廠商近400家企業參會。
李開逐在大會上表示,基於兩輪出行這一國內最高頻且用戶基礎最大的市場,哈囉出行將繼續深耕兩輪業務,在共享兩輪服務、換電、電動車三條業務線上持續加注,同時將繼續堅持生態供應鏈戰略,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撬動巨量兩輪市場。
哈囉切入智能電動車業務
兩輪出行是一個具有剛需、高頻、下沉特點的海量市場。據統計,中國每天的出行需求超過10億次,2019年,中國電動自行車+摩託車新增銷量超過4600萬輛,目前保有量達到近4億輛。
但與市場空間相比,兩輪出行產品的數位化、智能化滲透率還很低。李開逐在大會演講中指出,相比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智能汽車,智能兩輪電動車的滲透率還不足5%。
對此,參會的多位行業專家表示,兩輪出行行業應該向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邁出更快的步伐。「哈囉將攜手產業夥伴,加快推動電動車產品智能化、換電標準化。它不光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智能物聯網的設備。」李開逐表示。
作為兩輪智能化的先行產品,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將於明年初面市。李開逐在接受觀察者網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數位化、網絡化是智能化產品的核心,在此基礎上,可以不斷補充和發現諸多應用場景。
「大家說智能電動車也許能夠實現防盜或者遠程控制等功能,這些都可以看作在網絡化和數位化基礎上的功能與場景的延展,這些延展可以有不同的期待和定義,但核心就是完成數位化、網絡化。」李開逐說。
「電動車行業下一個維度的發展,是怎麼能夠做用戶更喜歡的車,提高製造和流通效率,以及滿足用戶購買後的服務需求。這些都需要通過系統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工具去解決。」哈囉出行電動車事業部總經理遲星德表示,作為終端,智能化的真正價值在於連結,如果能連結到更多場景,具有非常豐富的想像空間。
換電啟用全新品牌
除了智能電動車業務,李開逐還在會上宣布,哈囉旗下換電業務啟用全新品牌「小哈換電」,協同各方打通產業鏈上下遊,積極探索形成完整行業生態網絡,加速「車電分離」模式推廣普及,助力未來城市兩輪「新基建」建設。
此前,哈囉一直以「換電小哈」身份面向城市提供出行能源補給的各類服務。據了解,小哈換電已在全國數十個城市面向社會大眾開放網絡能力,提供安全、智能、便捷、高效的兩輪出行用電服務。
哈囉出行換電事業部總經理周樹楓在會議圓桌論壇上提到,相較傳統充電模式痛點顯著,及帶來的電動車事故多發、頻發趨勢明顯,新興的兩輪換電模式可實現標準化、規範化、集中式、數位化管理用電能更好破解「安全」疑難、出行續航焦慮。
因此,2019年6月,哈囉出行就與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共同出資10億元孵化換電業務。經過一年探索,哈囉換電業務取得全面突破,今年10月,哈囉換電與阿里生態體系開啟全面戰略合作,協手國網推進新能源新基建。
寧德時代商用解決方案部總裁胡建國在會上表示,真正推動城市兩輪換電「新基建」,首要需解決標準合作,協同政府、行業、協會等主動建立聯繫,緊密合作,成立行業性的生態聯盟亟待推動。此外,產品、資本、大數據、服務的多重提升與助能,才能更好從應用端到產品端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堅持生態供應鏈,打造綜合性平臺
在高峰論壇上,哈囉出行宣布發起「綠色質造公約」,面向400餘家生態夥伴倡導踐行「生態優先、綠色質造」,遵循減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和再循環(recycling)的3R原則,通過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李開逐表示,哈囉出行將繼續深耕兩輪業務,在共享兩輪服務、換電、電動車三條業務線上持續加注,同時將繼續堅持生態供應鏈戰略,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撬動巨量兩輪市場。
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
目前,哈囉已經成為共享出行行業的領跑玩家,哈囉出行數據顯示,旗下共享兩輪(單車及助力車)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400餘個城市,市場覆蓋率第一。
而從最早期的共享單車到共享助力車,再到將面向C端推出智能電動車,哈囉的生態布局逐漸深入。
李開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哈囉並不把自己定位在只做出行的公司,「我們希望能夠發展成綜合性的超級普惠生活平臺,所以哈囉布局做了兩輪、換電、順風車、打車、本地生活等業務。」綜合性的超級普惠生活平臺,將是哈囉在未來幾年的重要目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