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愈發猖狂,俄羅斯已守不住,被蝗蟲啃食60000公頃的牧場

2021-01-05 黑洞先驅

蝗災愈發猖狂,俄羅斯已守不住,被蝗蟲啃食60000公頃的牧場

據央視網7月8日報導,近日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遭遇蝗災,蝗蟲群所路過的牧草、農作物毀於一旦,損害面積達到了6萬公頃,牧群此後可能會因為牧草的短缺面臨死亡。自今年2月以來,世界多地都遭遇蝗災,此前聯合國糧食以及農業組織(FAO)向全球發布「威脅」預警,是次高等級的預警信號。可見,蝗災已然嚴重影響多地正常生活。

所到之地即刻荒蕪

蝗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螞蚱或者草蜢。它們的腿部受到刺激之後就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蝗群,當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便會朝著一個方向前行,持續時間可達8個小時。蝗蟲雖小,但是食量驚人,而當它門成群結伴的時候,消滅草場或者農作物的速度可不是一般動物能比的。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吃掉的糧食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口糧。

更為可怕的是,蝗災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太短,此次俄羅斯爆發的蝗災極有可能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這批蝗蟲已經給非洲、印度、巴基斯坦等地造成嚴重影響。多地都已經啟動飛機來噴灑農藥,但是蝗群面積過大,想要全部消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且它們還在一直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消滅的難度。

為何今年蝗災如此嚴重

蝗災並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災難,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蝗災的記錄。但多數時候蝗群的規模都沒有讓一個首都進入高警戒狀態,蝗群的規模相對而言還是可控的。但是今年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聯合國也發出蝗災警告。對此,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認為,近期發生的蝗災和全球變暖有著極大的關係。

我們知道,蝗蟲喜歡高溫、甚至是乾旱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在沙漠也會出現蝗災的原因。在高溫的環境當中,蝗蟲的繁殖能力大大增強,體型也會有所變大。此前西班牙蘭扎羅特島和福特彎圖拉島因為高溫,在2004年遭遇蝗災,當時的蝗蟲足足有10釐米長。而今年全球變暖趨勢增強,多地出現史上異常高溫,史上最熱月份,無疑給蝗蟲們提供了繁育的溫床。

蝗災是否會危及我國

我國生態和昆蟲學家、院士康樂表示:此批蝗蟲進入我國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我國並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區,不是自己生存的地盤,即使千軍萬馬,它們也不敢貿然進入。此外,我國和印度以及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區,多為高海拔的山區,氣溫較低。即使蝗蟲有極大的能耐,也難以跨過高山,即便跨過去,它們也會因為太冷而死去。

不過即使此批蝗災不會危及我國,我國也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預防工作。此前我國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嚴重的蝗災,比如清朝鹹豐時期的大蝗災。我們可以通過多植樹造林,利用家禽或者兩棲動物以及鳥類來去除蝗蟲。民國時期,政府也曾推出過養鴨治蝗的方案。此前科學家也在珠三角做過鴨子治蝗的實驗。結果表明,天敵的方法要比噴灑農藥更為安全。

目前蝗災盛行,想要全部消滅他們,需要多個國家共同努力。蝗蟲的跨地域遷徙,影響的也遠不止一個國家,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參考信息:央視網新聞 7月8日 《俄羅斯遭遇蝗災 約6萬公頃牧場被啃食殆盡》

相關焦點

  • 60000公頃牧場被啃食,蝗蟲已進入俄羅斯等國,多國進入防備階段
    60000公頃牧場被啃食,蝗蟲已進入俄羅斯等國,多國進入防備階段 據央視網7月8日的報導,近日,成千上萬隻蝗蟲入侵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在網友拍攝的視頻當中,蝗群密密麻麻,如同一大片烏雲一般,而且翅膀震動的聲音極為清晰。
  • 蝗蟲,蝗災,東非超級大蝗災!
    蝗蟲食物範圍廣,可取食蘆葦、稗草和紅草等雜草的葉子、嫩莖、花和嫩果等,對小麥、水稻、穀子、玉米、高粱、豆類、粟、菸草、甘蔗、蔬菜等栽培作物更是喜愛,還會啃食果樹、林木等的葉片和徑皮,可謂「見素就食」。中國是一個蝗蟲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據統計,兩千多年來,有記載的重大蝗蟲災害就超過800次,平均3年左右一次大蝗災!
  • 面對蝗蟲,巴基斯坦考慮從印度進口殺蟲劑,網友說加點咖喱更美味
    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研究部植物保護司司長法拉克納茲博士告訴路透社記者:「是的,我們確實對今年6-7月份可能爆發的蝗災有所恐懼,這就是我們提前計劃和準備的原因。」此外,為對付可能出現的蝗蟲災害,除了向老對手印度低頭,巴基斯坦還計劃從中國進口更多殺蟲劑。
  • 蛙類鳥類都是蝗蟲的天敵,為何蝗災來的時候依然無法阻止?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其實,「利用天敵防治蝗災」的思路,早在中國古代就十分豐富。比如在中國古代治蝗史上,這種「等天敵」的事情就不少。許多曾震驚朝野的蝗災,都是被神兵天降般的「蝗蟲天敵」打敗的:唐朝開元二十五年(737)貝州蝗災時,就有數萬白鳥從天而降,把蝗蟲轉眼一掃光。
  • 蝗蟲危害很大,如果發生蝗災,要如何防治?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田中常見的一種昆蟲,蝗蟲主要發生在熱帶、溫帶草原和沙漠地區,蝗蟲的食性雜、食量大,喜食小麥、水稻、穀子、玉米、蔬菜的農作物,食物匱乏時豆類、菸草、蘆葦、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等植物都會受到蝗蟲的危害,蝗蟲每天都要吃掉和自己的體重相當的食物,一旦成災
  • 1km2蝗蟲一天吃掉3.5萬人口糧 東非蝗災遷入我國不大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三國境內的沙漠蝗蟲數量已達約3600億隻,蝗蟲群的規模及其破壞性 「與我們以前所見的任何情況都不同。」   巴基斯坦也遭遇了自1993年來最嚴重蝗災。當地時間1月31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聯合國糧農組織還警告稱,此次蝗災波及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帶來人道主義危機。不過,專家表示,蝗群遷入我國的可能性不大。
  • 誰來驅散漫天蝗蟲
    蝗蟲的繁殖周期在三個月左右,每次繁殖都可使蝗群規模增長近20倍。上一波蝗蟲年初時已在伊朗沿海產下蟲卵,預計將在七月成熟,並帶來新一波災情。如果不及時幹預,或許今年先到來第二波的不是新冠,而是蝗災。這種蝗蟲主要生活在中東和北非的沙漠地區,以雨後生長出的植物為食,並在溼潤的泥土上產卵。與絕大多數草蜢不同,沙漠蝗蟲並不喜歡獨處。當聚集到一定密度時,蝗蟲的後腿會通過相互觸碰產生荷爾蒙反應,並引發外表從綠色變為黃色。這時的蝗蟲便進入了一種群居狀態,他們會突然開始躁動並成為極具侵略性的生物族群,消滅地表的各類植物並離開沙漠,大規模遷入周邊地區。
  •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發,古人是如何消滅蝗蟲和預防蝗災的?
    多個國家因為蝗蟲的入侵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蝗災不但是現如今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我國古代,蝗災就位列農業社會三大災害之一(水災、旱災、蝗災)。蝗蟲的幼蟲在還沒有長翅膀之前,為了生存,它們會拼命地咬食植物葉莖活命,在蝗蟲幼蟲密集處放火焚燒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唐朝開元年間,面對席捲而來的大蝗災,姚崇下令用「篝火滅殺法」,短時間內就遏制了蝗災。
  • 雲南也爆發蝗蟲災害,超9萬畝地受災,蝗災會在國內爆發嗎?
    雲南也爆發蝗蟲災害,超9萬畝地受災,蝗災會在國內爆發嗎?從去年12月份開始,在非洲一些地區就爆發了可怕的沙漠蝗蟲災害,它們繁殖的速度驚人,同時因為當地沒有能力治理住蝗災的泛濫,導致這些沙漠蝗蟲從非洲一路浩浩蕩蕩飛入亞洲,並且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泛濫,很多人也擔心我國與在這些國家接壤的地區也會受到蝗災的侵害,那麼,近期在雲南爆發的蝗災 ,是沙漠蝗蟲嗎?
  • 古代常見蝗災,但現在中國為什麼沒有蝗災了?蝗蟲都被吃貨擼了嗎?
    在中國古代,發生蝗災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呢?困擾中國農民數千年的「蝗災」,為什麼現在很少見了?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
  • 蝗蟲止步!災難的蝴蝶效應
    而最近,蝗災成為了除疫情之外的另一焦點。此次蝗災於去年年底在東非醞釀興起,為東非地區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情。然而,千億隻蝗蟲並沒有考慮停下前進的腳步,隨後,它們又飛躍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亞國家,讓各國的農業籠罩在恐慌之下。面對愈發嚴峻的形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2月11日正式向全球發布預警,稱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目前正在肆虐的蝗災。
  • 4000億蝗蟲來襲,多國「瑟瑟發抖」
    澳大利亞吞噬一切的火還沒全滅,非洲啃食一切的蝗蟲又來了。最近,電影《蝗蟲毀滅日》中的恐怖一幕在現實中上演,長60公裡、寬40公裡的蝗蟲群遮天蔽日,已經從東非蔓延至了南亞,肯亞的玉米、印度的大豆,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 蝗災時的蝗蟲到底能不能吃,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因蝗災餓死
    但是另外一種觀點也上線了——捕蟲而食,那麼蝗蟲到底能不能吃呢?蝗蟲就是俗稱的螞蚱,平時以綠色為主,黃綠相間,土黃色為輔,以植物枝葉為食。在記憶中,捕捉到的蝗蟲要麼餵雞,要麼用根繩綁著當玩具。理論和實際證明蝗蟲是被人食用過的,可食!那麼蝗災時的蝗蟲能不能吃呢?1.有關於提到蝗蟲在群居狀態下會分泌氰化物,分解後產生氫氰酸,是劇毒物質,氫氰酸的沸點是25.7攝氏度。氫氰酸的前體苯乙腈,沸點230攝氏度,需要處理。
  • 20多國遭遇蝗蟲災害 今年蝗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除此之外,一群蝗蟲也跑出來搗亂,給人們再次帶來嚴重的損失。 本月1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一場大範圍的蝗災席捲了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受災面積總計1600多萬平方公裡,數千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
  • 蝗蟲群來勢洶洶大片農田遭殃,首都新德裡恐被波及
    近日,印度再遭蝗災,蝗蟲遮天蔽日,大片農田遭殃,印度政府表示,這是該國近30年來遭受的最嚴重的蝗災。破壞力驚人,專家解析「印度蝗蟲」據新華網5月30日消息,本次蝗災起源於東非,最先波及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肯亞等國。據外媒此前報導,東非多國在今年一二月份時暴發了70年來最嚴重蝗災,4月時又遭遇第二輪蝗災,規模比之前更大。有專家表示,從時間上來推算,此次席捲印度的蝗蟲群已經是東非蝗蟲的第三代到第四代了。
  • 東非3600億隻沙漠蝗蟲越過阿拉伯海,重創印度16萬公頃農田!
    東非國家在今年1月飽受25年來最大蝗災,估計有3600億隻沙漠蝗蟲肆虐,一天就足以吃掉2500人份的糧食,而現在蝗災已經越過阿拉伯海,入侵亞洲的第一站印度,已經有16.8萬公頃的農田受害,拉賈斯坦邦(Rajasthan)和古吉拉特邦(Gujarat)受創最嚴重。
  • 說一說蝗災產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蝗災,又成為蝗禍,是由蝗蟲超大規模聚集遷徙而引發的災害。蝗蟲大軍所到之處吞噬一切綠色植物,掃蕩農田、樹木、牧場、園林等地方場所,對農林生產造成毀滅性破壞。蝗災自古有之,是世界性各地普遍存在的自然災難。2019年,義大利撒丁島遭遇7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蝗蟲大軍的入侵導致了約25000公頃的農作物被摧毀,嚴重影響當地農作物產量。2020年,一場罕見蝗災在東非形成,然後迅速席捲了北非、西亞及南亞地區,給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帶來挑戰。
  • 最大的蝗蟲有多大?1991年射殺巨型蝗蟲事件,是真的嗎?
    蝗蟲,自古便存在的一大災害,一直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古時候,一旦哪個地方鬧起了蝗災,那必定損失慘重,蝗蟲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生,糧食會被它們啃食的乾乾淨淨,所以蝗蟲一直是令人很厭惡的一種生物。關注新聞的也知道,近期在非洲就發生了嚴重的蝗災,並且蝗蟲還在不斷逼近巴基斯坦,印度邊境,離中國一步之遙。蝗蟲這種生物,全世界就有超過1萬個品種,在中國便有1千種之多,它們的食物是禾本科植物,屬於農業害蟲,那麼可能有人會好奇,這麼多品種中最大的蝗蟲究竟有多大呢?
  • 2020大蝗災是怎樣發生的?
    2月18日最新消息稱,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但印度政府仍發布預警稱,今年6月可能出現更為嚴重的蝗災。 人們擔心,如果蝗災進一步蔓延,很可能會逼近中日韓地區。另據外媒報導,在兩天前,蝗群已經到達了中國西部邊境地區,但該消息暫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 大規模蝗蟲來襲,巴基斯坦考慮從印度進口殺蟲劑
    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護司司長法拉克·納茲博士告訴路透社記者:「是的,6月至7月確實存在蝗蟲襲擊的可能,這就是我們提前計劃和準備的原因。」本月初,巴基斯坦食品部向議會通報情況,警告稱該國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隨後該國宣布全國進入蝗災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