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長沙參加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的RichardLeaver。圖/記者楊旭
RichardLeaver來自英國劍橋,他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李誠」,這是他第三次來到長沙。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所帶來的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觀點。
世界計算機大會於9月9日至11日在長沙舉行。全球頂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匯聚一堂,以「計算萬物湘約未來」為主題,碰撞思想,凝聚共識,共同助力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Richard便是其中的一員,11日中午他接受了瀟湘晨報記者專訪。「通過這次大會,我對長沙有了新的認識。」他說。
在長沙參觀體驗了自動駕駛汽車
Richard是英國杜倫大學人工智慧博士,也是北京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具有30多年的科技行業工作經驗和深厚的人工智慧技術背景。此次受邀參與計算機大會,他告訴記者:「我和長沙的一些高校非常熟悉,通過這次大會我了解了長沙人工智慧發展的情況,對長沙有了新的認識。」
10日,在主辦方的安排下,Richard一行參觀了自動汽車駕駛基地。他興奮地告訴記者:「湖南有很多人工智慧計算機科技相關的基地和高校,我參觀了自動汽車駕駛技術,親自體驗駕駛了智能汽車,這裡有世界級水平的成果,很高興能夠來到這裡和更多專家一起交流。」
Richard研究的領域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投資興趣也是AI。他從1990年開始研究自動駕駛,曾經設計出一款前面有雷達、後面有4個攝像頭的智能汽車,是世界上第一輛智能汽車設計成果,被《泰晤士報》整版報導。在11日下午的演講中,Richard說:「我會展示第一個自動駕駛汽車的照片,當你倒車的時候,如果後面有人,車就會發出滴滴的聲音,這就是我做的設計。」
「人工智慧要和生活聯繫起來」
「在未來十年,人工智慧發展的前景非常好,中國將成為人工智慧的引領者。」Richard身穿藏藍色西服,在演講前對記者說。
11日下午,在長沙,Richard參加了主題為「AI算法:激發智慧計算潛能」的論壇,他的幻燈片中充滿了新鮮生動的案例,臺下的觀眾聽得聚精會神,他時而蹦出幾句中文和觀眾互動,引起一片掌聲。
Richard圍繞「機器學習和生成對抗網絡」這一主題展開演講,透過人工智慧在新聞傳播、服裝藝術設計、生活休閒等領域運用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說明了AI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因此,人工智慧不單單停留在探討的層面,而是要和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
同時,他提出,人工智慧正在加速發展,而中國在算法、數據和硬體方面處於這一變化的最前沿。
Richard指出:在過去,人和機器的關係一直是被動的,只有人去命令機器,機器才能發揮作用,這種狀況近幾年才開始改變。「在過去的五年,人工智慧開始變得活躍起來,人和機器的關係不再是被動的,機器會自己思考和發展。打個比方,人工智慧原本是單個元件組成的單一模式,現在,人們把很多個元件連在一起,就能夠產生更強大、更活躍的作用,這是過去五年最大的改變。
「在未來,我們會有更多元件,那時候即將迎來一個巔峰,會有一個非常顯著的飛躍。」Richard在舞臺上,右手上揚,比出一個J型曲線。
長沙印象
「太平街非常熱鬧」
Richard去過中國很多地方,比如武漢、韶山、張家界。「這次來長沙去到了太平街和橘子洲,太平街兩邊有很多咖啡館、餐館,人很多,非常熱鬧。」
「長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長沙,但是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參觀長沙。」由於工作的原因,Richard在長沙有很多學生和同事,他們讓Richard感受到了長沙人民的熱情。
「我最好的朋友就住在長沙,他帶我去過很多地方,橘子洲大橋很漂亮,站在上面能看到滔滔江水,我還在橘子洲頭看到了青年毛主席雕像……」提起在長沙的經歷,Richard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這裡吸引他的不只有美麗的風景,湖南菜也是Richard的最愛。「中國菜有很多種類,但我覺得湖南菜是最好吃的。」
作為投資者和企業家,他談及這幾次來長沙感受到的變化:「我在這裡見證了企業的成功擴張,企業家的成長。」
記者和Richard告別時,他用中文說出八個字:「身在劍橋,心在長沙。」
瀟湘晨報記者羅雅琪實習生王嬌嬌長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