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低於3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英國脫歐、義大利債務危機、德國工業陷入周期性疲軟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等因素,使得2019年歐洲主要大國的經濟增速出現了新低。其中,義大利僅實際增長0.3%,德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至0.6%。

2020年歐盟經濟預計下降8.3%

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全球大流行並給歐洲主要大國造成了重大衝擊,大量企業不得不停工、停運,居民消費大跌,商品生產和出口受到重創,對原本低迷的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按照歐盟委員會的預估,2020年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實際增速或將創下最近幾十年來的新低——可能實際下降5.25%,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降幅更大(實際下降7.8%),德國宏觀經濟發展評估專家諮詢委員會的預測是下降6.5%。

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GDP約為3.85萬億美元,再次基礎下降5.25%或7.8%,那經濟總量就要低於3.5萬億美元了,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或將再度下滑。而且這些機構預測的德國經濟降幅大於印度,兩國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歐盟委員會預測2020年法國經濟實際下降10.6%,義大利經濟實際下降11.2%,西班牙經濟實際下降10.6%。荷蘭以及北歐一些國家的疫情相對輕微一些,GDP降幅預計在「-5%到-7%」之間。

整個歐盟經濟在2020年的預計是「實際下降8.3%」,GDP總量或將由2019年的15.58萬億美元縮減至14.5萬億美元左右。備註:2019年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GDP為18.41萬億美元,不算英國則下滑至15.58萬億美元。

2020年,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2019年,中國GDP約為14.363萬億美元,同比實際增長6.1%。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衝擊,經濟實際下架了1.6%。但是,各項經濟指標正在加速回暖,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經濟增速或將由「二季度的3.2%,提升至5%左右」。

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速有望衝擊6%,整個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有望實際增長2.5%或3%。按此推算,2020年中國GDP很有可能接近或達到15萬億美元,從而實現對歐盟的趕超。請注意,這是經濟總量的趕超。

因為不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人口仍接近5億,去年人均GDP略微超過3萬美元,今年很有可能是略微低於3萬美元。咱們中國的人口在2019年就超過了14億,今年人均GDP預計在1.07萬美元左右,差距仍很大。

按照IMF、世界銀行等機構的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也將出現較大程度的縮減,預計經濟總量會下滑至20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大概率仍超過6萬美元;2019年日本GDP約為5.087萬億美元,人均略微超過4萬美元,預計今年下降6%左右,人均要再度低於4萬美元了(英法兩國人均預計也將低於4萬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20年日本、英國、法國的人均GDP或將都低於4萬美元,那中美呢?
    此外,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要比三季度(實際增長4.9%)更高,人民幣匯率升值也將持續進行。因為我們非常樂觀的相信,IMF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達到15.22萬億美元,問題不大了」。按照略微超過14億人口計算,2020年中國人均GDP或將進一步提升至「接近1.1萬美元」,與全球人均相當。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南生認為,就算能在2021年舉行那對2020年造成的損失,對2020年日本GDP負面影響已經產生了。 這意味著,2020年日本經濟損失將是巨大的,其GDP大概率將降至4.91萬億美元左右(IMF的預測),且日本的人均GDP也將再度低於4萬美元了
  • 2019年韓國人均GDP為3.175萬美元,那GDP總量、經濟增速呢?
    第二和第三季度都是實際增長2%,第四季度提升為2.3%。但可惜的是,2020年遭遇了「新冠肺炎」,打破了「2019年下半年出現的復甦勢頭」——全球經濟預計將大幅下滑,包括韓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的經濟或將因此出現負增長。2019年,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韓國名義GDP為1913.96萬億韓元,折合1.64萬億美元。
  • 美國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人均年收入為3.9萬美元,那存款呢?
    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常識,且已經被解釋過多次了,但南生還是發現:仍然有大量網友把「人均GDP當成了人均收入」,錯誤的認為「2019年美國人的收入超過了6.5萬美元」,誇大美國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
  • 換個算法,日韓兩國的人均GDP都在4.3萬美元左右,那中國的呢?
    按日韓兩國官方公開的信息,2019年韓國的經濟總量略微超過1.64萬億美元,人均接近3.18萬美元。同期,日本GDP約為5.087萬億美元,人均略微超過4萬美元。這意味著:韓國人均約為日本的80%。
  • 近十年來,美國人均GDP增長34%,日本下降11%,中國怎樣呢?
    從全球多國經濟體量來看,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日,美國彭博社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作者作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在2035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近期,多家外媒也高度評價今年中國經濟能夠快速復甦。
  • 2019年印度、越南的人均GDP都低於3000美元,相當於哪年中國呢?
    那問題來了,當前的印度、越南他們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到底是多少呢?大約和哪一年的中國相當呢?印度和越南經濟發展有什麼特點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解讀一下。印度、越南人均GDP,相當於哪年的中國?先看印度。
  • 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的人均GDP都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這說明了...
    其中,盧森堡的2019年人均GDP超過了11萬美元,瑞士人均GDP超過了8萬美元,挪威人均超過了7萬美元,美國人均超過了6.5萬美元,丹麥人均接近6萬美元——均比發達國家人均水平更高
  • 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的GDP總量、人均GDP預測
    首先是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半導體零部件斷供,導致2019年韓國出口額(下降為5424.1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10.3%,這是自2009年(當時是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來首次出現兩位數降幅。要知道韓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若出口下降就意味著韓國的製造業大幅萎縮,連帶著企業投資、就業、薪酬福利受到影響。
  • 2019年日本GDP不到5.1萬億美元,僅是中國的35.4%,那美國呢?
    日本GDP已經下降至中國的35.4%數據顯示:按當前價格計算,2019年日本GDP接近554.5萬億日元,按平均匯率折算接近5.1萬億美元(具體為50873.77億美元),約為35.09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同期中國GDP總量的35.4%(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4.36萬億美元)。
  • 中國人均GDP1.03萬,世界排名第67,那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呢?
    而有意思的是,中日韓三國加上臺灣地區,這四個地方的人均GDP呈正好呈臺階狀分布,在中國大陸之上的,是臺灣省,人均GDP約為2.6萬美元;再往上是韓國,人均GDP為3.18萬美元,最頂端的是日本,人均GDP為4.02萬美元。那麼中國人均GDP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根據2019年的數據,中國在全球20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67。
  • 各國人均GDP:美國6.2萬美元,日本3.9萬美元,我國怎麼樣?
    日本(人均GDP為3.9萬美元左右)。作為全球GDP排名最為靠前的經濟體之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經濟經歷了自己的高光時刻。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早在1995年,日本的GDP就已經突破5萬億美元,而在剛過去不久的2019年,日本的GDP依然在5萬億美元左右徘徊。據悉,日本的人均GDP在3.9萬美元左右。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科技創新和企業傳承方面,日本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在百年企業數量方面,日本擁有超過25000家企業,這一數量遠遠超過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
  • 2018年中國GDP又調高了,那與美國的GDP、人均差距縮小多少呢?
    919281億元人民幣的GDP,是2018年全年創造的,可不能用現在的實時匯率來轉換啊,那就成笑話了。正確的方式是採用「2018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且轉換比例是:6.6174比1,即在2018年平均是6.6174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
  • 近1.1萬美元!2020年中國人均GDP或將達全球標準
    IMF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同比實際縮減4.3%,GDP約為20.81萬億美元,接近2019年 21.42萬億美元的GDP總量,仍居全球首位。 對於中國,由於二、三季度經濟狀況良好,中國經濟復甦形勢超出預期,不僅經濟全面恢復,還是目前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IMF預計2020年GDP總量將為15.22萬億美元,比2019年的14.363萬億美元
  • 去年,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超1萬美元
    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G20中的韓國,人口5000多萬,人均GDP約為3.2萬美元,與人口6000多萬的義大利比較接近。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或將達1萬美元,相當於哪一年的美國呢?
    如果IMF預測成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總量要約為美國的66%,而中國人均GDP僅約為美國人均的六分之一。那問題來了,當前的中國人均GDP大約和哪一年的美國人均水平相當呢?2019年中國人均GDP,相當於哪一年的美國呢?
  •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邁過這道坎會怎麼走
    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G20中的韓國,人口5000多萬,人均GDP約為3.2萬美元,與人口6000多萬的義大利比較接近。
  • 從2009到2019,十年間越南GDP增長了145.3%,那印度、中國呢?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經濟實際增速下滑至3.82%,和其他新興發展中國家類似,一季度增速創下了最近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最低值。那問題來了,最近十年越南經濟到底增長了多少呢?到了2012年越南GDP成功突破1500億美元,在2016年成功突破2000億美元,並在2019年達到了約2600億美元(具體為2599.17億美元,人均突破2700美元)——這意味著,十年間越南GDP增長了約1540億美元,增長率為145.3%。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