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2021-01-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譚敬慧仲裁員

2019年10月22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條例》確立了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基本制度規範,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奠定基礎。《條例》出臺的核心意義,在於從國家層面確立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行政法規,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市場主體的關切,在企業開辦和註銷、企業投資、市場準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積極成效。《條例》在總結各地區、各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更具有普適性、指導性的法規制度,將為我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重要指引作用。

一、界定「營商環境」的定義,明確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的原則

營商環境涉及方方面面,《條例》對「營商環境」的概念進行了定義,將「營商環境」明確定義為「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這一定義將營商環境明確為「軟環境」,不涉及基礎設施、環保等「硬環境」。這就表明,優化營商環境要重點解決的,是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軟環境」,而不是基礎設施、環保等方面的「硬環境」,《條例》應著重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規定。同時,《條例》明確了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這既是對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為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探索相關改革舉措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標。

二、破除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門檻和限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條例》出臺引發了市場主體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在於《條例》強調對各類市場主體均應一視同仁的核心理念,堅決破除了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門檻和限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條例》在總則第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依法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準入方面,《條例》明確規定國家持續放寬市場準入,並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依法有權平等進入。根據上述規定,一些以往對市場主體並未實現全面開放的領域可能隨著國家持續放寬市場準入、動態調整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向市場主體敞開大門,這將有利於提升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市場活動的積極性。在平等獲取要素方面,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離不開人力資源、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亦離不開政府部門在政府資金、土地供應、稅收優惠、資質許可、職稱評定等方方面面所提供的公平待遇,《條例》明確國家應當保障各類所有制主體依法取得生產要素及優惠待遇、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不僅將營商環境所依賴的資源、政策條件向各類市場主體開放,同時將強化生產要素獲取的競爭性,對於市場主體而言,取得廣闊競爭天地的同時,也對自身競爭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提升政務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我國的政務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但辦事難、辦事繁的情況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改革成果,持續優化政務服務,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條例》主要作了以下規定:一是明確規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實踐中,有些地方和部門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存在缺乏統一標準、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對此,《條例》明確規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編制並向社會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細化量化政務服務標準,壓縮自由裁量權,推進同一事項實行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二是以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為抓手,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優化政務流程,打破「信息孤島」、消除「數據壁壘」。《條例》對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數據共享、推廣應用電子證照等作出了規定,力爭「讓數據多跑路、市場主體少跑腿」。三是持續精簡行政許可和優化審批服務。針對行政許可過多,有些地方和部門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等問題,《條例》明確規定,國家嚴控新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嚴禁以備案、登記、註冊等形式變相設定或實施行政許可。對已經設定了行政許可的事項,也要優化審批服務,提高審批效率,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四、規範和創新監管執法,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公平公正的監管執法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至關重要。近年來,市場主體對監管缺失、執法隨意、執法「一刀切」「一陣風」等問題反映強烈。《條例》進一步規範和創新監管執法,從以下方面維護良好競爭秩序:一是明確監管責任和監管規則。《條例》明確規定,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職責,落實監管責任,明確監管對象和範圍、釐清監管事權,依法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管,實現監管全覆蓋。二是創新監管方式。《條例》創新監管方式,明確推行信用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包容審慎監管、「網際網路+監管」等。三是加強行政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防止行政執法「一刀切」。針對有的地方監管平時不聞不問,執法不力,到了清理整頓、專項整治、年終考核時就採取一些敷衍應付、簡單粗暴的處理措施,要求市場主體普遍停工、停產的行為,《條例》明確規定要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開展清理整頓、專項整治等活動,應當嚴格依法進行,除三種特殊情形並報經有權機關批准外,不得採取要求市場主體普遍停產、停業的措施。

總體來看,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地區、各部門出臺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在推進營商環境改善優化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此次《條例》的通過,意味著全國範圍內優化營商環境基本制度的初步形成,將來如何實現基本制度與具體規範的整合落地,會是業界和市場主體關注的焦點。


相關連結:

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 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全文|《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司法部、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就《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專家解讀|吳璟桉:向世界展現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和步伐  使中國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專家解讀|劉春生:夯實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基礎

專家解讀|徐晨 劉圓圓: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專家解讀|周瑞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四大亮點

責任編輯: 朱劍

相關焦點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通過法治化手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微觀主體創業創新創造的活力,有利於把微觀主體發展動力更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於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持續深化改革。我國營商環境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短板,必須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更大進展。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外商投資法》實施將滿一年 成效如何?
    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和不少地方正加快將升級優化營商環境提上新日程,進一步破解企業「難點」「痛點」「堵點」,建立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充分激活廣大市場主體活力。營商環境水平進一步提高位於山東省沂南縣的禕禾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高性能無機新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公司成立僅三年多,產值就增加幾十倍,目前正計劃加大研發投入、增加生產設備。
  • 國家發改委、司法部就《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答記者問
    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營商環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順應社會期盼,持續推進「放管服」等改革,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排名大幅提升。
  • 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意義
    張佔斌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的進一步鞏固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還是落實新發展理念要求爬坡過坎的攻堅期;是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調整變化帶來的嚴重挑戰期,更是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的關鍵期。
  • 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該規定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不牴觸,決定予以批准,由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盤點2020年,我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實現了經濟的穩步復甦,這與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不無關係。這一年,中央圍繞持續深化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決策接踵而至,而地方也紛紛立法、制定方案,強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企業獲得感不斷增強。   今年是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紅利加速釋放之年。
  • 「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威海市榮獲「2020年度營商環境創新創優...
    2020年1月1日,由國務院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紛紛出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營商環境條例。如果說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競爭本質上是營商環境競爭,國內各地區之間的競爭本質也是如此。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對地方政府的經濟乃至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怎麼預估都不會錯,為此與會領導、專家發表了方向一致的看法。
  • 【聚焦】國務院再出招!四大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會議提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是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也是應對嚴峻複雜形勢、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的重要舉措。此次會議聽取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會議指出,去年在極為困難條件下新設市場主體2000多萬戶,逆勢大幅增加並保持較高活躍度,離不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 優化營商環境,晉城這樣做!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司國奇向大家解讀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黨中央、國務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為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
  •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優化制度規則
    時光回溯至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詞中指出,必須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營商環境,已然成為時下熱詞。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舉國上下,對營商環境的重視,再無出其右者。
  • 《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1年1月1日實施
    2020年12月30日,《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向社會介紹《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情況以及貫徹施行《條例》有關安排。
  • 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已經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第二次審議。為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擴大公民對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提高立法質量,更好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12月4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布公告,全文公布《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以便進一步研究、修改後提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繼續審議。
  • 誠實守信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
    □ 楊建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標誌著我國進入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新階段。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既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公開公平公正且行之有效的法規範,又要求以誠實守信作為支撐。
  • 社論: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先試政策應加快推廣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新年第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要求進一步打通落實堵點,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是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也是應對嚴峻複雜形勢、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的重要舉措。
  • 提升投訴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提升投訴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省、市關於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推動全市外來企業投訴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12月3日下午,資陽市人民政府外來企業投訴中心召開了成員單位聯席會議暨全市外來企業投訴工作會議
  • 【優化營商環境】五大員機制全面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開展以來,烏海市公安局海南區分局立足優化營商環境大局,聚焦公安主責主業,堅持以教育整頓引領中心工作,用中心工作檢驗教育整頓成效,實現教育整頓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齊頭共進、交融發展。
  • 優化營商環境!國務院提出這四大舉措
    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打通落實堵點,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會議提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是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關鍵,也是應對嚴峻複雜形勢、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的重要舉措。此次會議聽取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
  • 「發布」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11月25日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0年11月25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了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為優化營商環境,和林格爾縣堅持以優化服務排憂解難為抓手,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為牽引,以強化載體建設和要素供給為保障,探索新形式、多點發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今年,和林縣通過召開營商環境專題會議、各級領導下沉企業調研、舉行培訓等多種方式,強化對營商環境的深刻認識,實地詳細了解企業在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紓難解困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和林縣全力推進中國乳產業園建設步伐,推進奶業振興工作,而且營商環境整體向好,今後將再擴建2萬頭的奶牛牧場。
  • 大公網:江西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加大反壟斷力度
    (黃慧)28日,江西省發改委副主任郭新宇在出席《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貫徹實施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