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涼山貧困戶阿候阿比:扶貧車間給我帶來了...

2021-01-08 四川新聞網

雖然外出務工收入要多一些,但就業上班能同時照顧家,郭紹剛很滿意。

在家附近就能上班掙錢,阿候阿比非常高興。

  四川新聞網涼山4月27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就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是四川目前助力貧困勞動力脫貧的主要方式。對於想要顧家、掙錢兩不誤的老鄉來說,就近就業是首選,而當地扶貧車間是很不錯的去處。

  「天天都有活幹,每天都有收入,好得很啊。」喜德縣貧困戶阿爾古生莫很高興,在扶貧車間上班,不僅能掙錢,離家近,顧家也方便。越西縣貧困戶阿候阿比也有同樣的感受,作為扶貧車間的搬運工人,不僅工作時間靈活自由,而且工資既可天天結算,也可一個月結算,「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日子越來越好了。」

越西縣貧困戶阿候阿比(左)正和同事一起搬運苦蕎麥殼

  越西縣貧困戶張立霞:

  剛來上班什麼都不會,扶貧車間隨時培訓,讓我掌握了技能!

  在涼山州越西縣的福銀苦蕎食品有限公司內,有一個就業扶貧車間,申普鄉村民阿候阿比正在這裡上班。4月22日16時,阿候阿比正和同事在搬運苦蕎麥殼,強壯的阿候阿比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氣。

  「我們是從申果莊搬遷過來的,我們享受了好政策,現在又給我安排了這個工作,黨和國家對我們真好。」阿候阿比說,家裡有4個孩子,有3個都在讀書,現在就近上班還能照顧家,是扶貧車間給他帶來了收入和希望。

  和阿候阿比一樣,想上班的同時兼顧家庭的,還有馬拖鄉的貧困戶郭紹剛,「我在這裡上班3年了,每個月只需要上班半個月,工資3000元。家裡小孩小,這樣接送孩子也方便,老婆有點殘疾,也能同時照顧老婆,我覺得很好。」

越西縣貧困戶張立霞(右)正在和同事交流工作

  「我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懂,車間就會隨時給我們培訓,現在基本的業務我都有信心能做好。」車間電商部的客服張立霞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自己今年33歲,老公身體不是太好,種植缺技術是家庭致貧的主要原因,「現在好了,我在這裡上班,一個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自己也學會了技能,感覺越來越有希望了。」

  「我們車間有貧困戶21人,分散在制粉、篩選、炒茶等車間,以及電商部等。」該公司董事長沈福銀介紹,2019年扶貧車間的貧困戶是11人,今年又增加了10人。平均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高的也有四五千元,「去年一年支付給11人的工資大概在20萬元左右。」

喜德縣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打包準備發貨

  喜德縣貧困戶阿爾古生莫:

  扶貧車間天天有活幹,天天有收入,好得很!

  距離越西縣福銀苦蕎扶貧車間50公裡外,喜德縣有一個設在袁野農業公司內的扶貧車間。「我們這個車間,員工共有60多人,其中貧困戶有30多人。」該公司總經理袁星介紹,他們主要負責電商訂單的打包、發貨等,「每年給31人支付的工資大概在60萬元左右。」

  「我家離這裡很近,過來上班,騎車的話就五六分鐘,好方便的。」4月23日15時,拉克鄉四河村的貧困戶阿爾古生莫正在車間內打包臘肉準備發貨,她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自己今年36歲,家裡有4口人,「老大11歲,老二8歲,都還在上學。」

  阿爾古生莫說,在扶貧車間上班,自己每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老公平時打點臨工,收入有三四千元,「現在車間的訂單比較多,天天都有活幹,就天天都有收入,好得很啊!」

  其實,袁星一路創業也享受了人社很多優惠政策。「我們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對穩定就業半年以上的,就業局是按1000元/人標準給予了獎補。」袁星說,公司享受了扶貧補貼,自己還參與了創業大賽,獲得縣第1名、州第4名的成績,「也有好幾萬的獎勵。人社部門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和照顧,直到現在,我還和很多創業導師有聯繫,他們對我幫助很大。」

喜德縣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打包準備發貨

  就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

  四川已吸納帶動2.3萬餘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據統計,截至目前,越西縣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3420人。本地(縣內)就業6506人;縣外就業16914人;該縣現有零就業未脫貧家庭87戶(貧困勞動力169人)。

  在就近就地就業情況方面,越西縣從2019年至2020年4月共認定了就業扶貧車間29個,就業扶貧基地1個。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1076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95人,帶動295家貧困戶增收。

  據統計,2019年11月底,喜德縣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有貧困建卡戶16625戶70957人。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108個貧困村退出,12555戶53904人減貧任務。2020年計劃減貧28個貧困村、4070戶17053人,實現全縣全面脫貧摘帽。

  喜德縣支持扶貧車間、扶貧基地等就業載體發展,推薦了1個省級就業扶貧基地,認定了1個縣級就業扶貧基地、5個就業扶貧車。

  從涼山州來看,涼山州鼓勵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扶貧車間、扶貧基地等就業扶貧載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全州累計認定就業扶貧車間42個,吸納貧困勞動力614人;認定就業扶貧基地7個,吸納貧困勞動力92人;累計兌現獎補83.1萬元。

  從全省層面來看,四川制定就業扶貧基地認定標準,積極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建設。目前,全省共創建就業扶貧基地189個,建成就業扶貧車間627個,吸納帶動2.3萬餘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黨旗紅」河北平鄉:「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河北省平鄉縣尋召鄉趙流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書貞,在本村的就業扶貧車間裡一邊縫紉著車罩一邊高興地說。平鄉縣尋召鄉趙流渠村村民在就業扶貧車間工作。姚友諒 攝平鄉縣尋召鄉趙流渠村是典型的平原傳統農業村,共有330多戶11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248人。
  • 河北平鄉:「扶貧就業車間」助貧困戶脫貧
    2日,河北省平鄉縣尋召鄉趙流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書貞,在本村的扶貧就業車間裡一邊縫紉著車罩一邊高興地說。平鄉縣尋召鄉趙流渠村是典型的平原傳統農業村,共有330多戶11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248人。「在脫貧攻堅中,村黨支部向縣裡申請設立了一個扶貧就業車間,讓貧困戶實現就地就業脫貧致富。」趙流渠村黨支部書記張雲喬說。
  • 「我的扶貧故事」在脫貧攻堅戰場的後方貢獻力量丨貴州黔西能源...
    我是齊慧,是貴州黔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職工,也是一名省人大代表。全國扶貧看貴州,貴州扶貧看畢節。  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脫貧攻堅工作我義不容辭。我始終恪守「人民代表為人民」的諾言,發揮代表問政監督、建言獻策的作用,當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參謀助手。我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脫貧攻堅走訪調研活動,與群眾進行溝通交流,向他們宣講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了解民生民意,認真聽取貧困群眾的意見建議,積極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反映,推動問題的解決。
  • 「我的扶貧故事」把青春奉獻在脫貧攻堅一線丨荔波縣拉片村脫貧...
    瑤山是貴州深度貧困的「三山」地區之一,而拉片地處瑤山深度貧困地區的核心區域,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複雜,這裡一直都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貧困戶在景區就業駐村期間,總有人問我扶貧工作難不難?困難是肯定存在的,但是我選擇積極面對。從沒接觸農村扶貧工作的我第一次走進貧困戶家中,最大難題就是交流障礙,我聽不懂瑤族方言,無法進行溝通,更別提摸清村情民情。
  • 勞模,奮戰在脫貧一線(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探訪)
    4年前,她又欣然受命,擔任竹園村黨支部副書記,再度挑起脫貧攻堅擔子。   在脫貧攻堅一線,有許多勞動模範像呂瓊芬一樣不懈奮鬥,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團結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繼續奮鬥,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屈指算來,呂瓊芬已在竹園村幹了4個年頭。每天一早起床,抓緊幹點自家的活,隨即就去竹園村。
  • 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脫貧攻堅|貧困戶|唐立仁|合作社
    袁州區這些地方積極推進消費扶貧脫貧攻堅工作盡顯成效跑出「加速度」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金瑞鎮「多虧了鎮村的幹部幫我們銷售這些菜,不然我都不知道要去趕多少鬧才能賣掉。原來,金瑞鎮為解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困難,推出「扶貧餐」,即拿出機關食堂10%的採購份額,專門採買貧困戶農產品,以消費扶貧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鎮機關食堂實行的「扶貧餐」,採取「農戶送菜上門、錢款一鍵到卡」的形式,不僅方便了食堂採購,也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道路上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道路上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2020-12-09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自江陵縣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導①|脫貧攻堅奔小康,江陵打響決勝仗
    連日來,江陵縣委、縣政府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全力衝刺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堅決交出脫貧攻堅的歷史答卷。荊州日報客戶端開闢《來自江陵縣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導》專欄,聚焦決勝脫貧攻堅的江陵實踐。江陵縣全貌(2018年9月4日無人機拍攝)。
  • 陳遠雄:守初心不改當支書 脫貧攻堅站一線
    在此之前,他在東莞市一家企業公司任副總經理,在脫貧攻堅伊始,他主動放棄優厚工作待遇毅然選擇回鄉當村幹部,從企業高管到一名村支書,他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始終堅守在脫貧一線,和村幹部、駐村工作隊一道,通過「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經濟上扶業」,用一年多的時間,把一個遠近有名的「後進村」搖身一變成了「先進村」,特色產業開始崛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居環境愈加美麗……高車塘村已擺脫落後,
  • 深入扶貧一線,盛源生態產業集團助力錫林郭勒脫貧攻堅
    深入扶貧一線,盛源生態產業集團助力錫林郭勒脫貧攻堅 2018-08-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皮磊 8月2日,由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旗千斤溝鎮政府主辦,盛源生態產業集團一級子公司北京利道乾源商貿有限公司承辦的以「落實國家扶貧政策、創新精準扶貧」為主題的盛源生態惠農模式專題研討會在千斤溝鎮召開。
  • 【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駐村第一書記鍾毅:靠青紅脆李脫貧的山村...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離不開奮戰在脫貧一線的扶貧幹部、普通群眾,靠的是各崗位奮鬥者勇於擔當的攻堅精神,靠的是廣大人民自立自強的不懈努力。即日起,四川新聞網特別策劃推出【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專題報導,聚焦脫貧攻堅一線奮鬥者,通過這些一線奮鬥者的親身經歷,看變化,找辦法,總結過往戰績、探尋創新經驗。我們一起努力,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 鼓樓岷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出實招亮絕招——脫貧攻堅我有三寶
    2017年以來,兩地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結下深厚友誼。今年,伴隨著脫貧攻堅決勝號角的吹響,鼓樓與岷縣眾志成城,一鼓作氣,振興傳統產業,開發新產業,全面暢通銷售渠道,岷縣於11月底順利脫貧摘帽。林善章表示,為打造全新的扶貧支柱產業,鼓樓區從鍛造「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出發,為岷縣蜂業帶來脫胎換骨的飛躍。  推進規模化養殖,既是蜂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扶貧脫貧的重要途徑。
  • 扶貧一線黨旗紅--福建龍巖供電公司「黨建+脫貧攻堅」打贏精準脫貧戰
    6月29日,廖新明和扶貧幹部肖龍生站在山坡上,看到了「油茶豐收、雞鴨滿山跑」的豐年景象。  廖新明的脫貧故事,只是國網龍巖供電公司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細節之一。  近年來,龍巖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號召,堅持以「黨建+脫貧攻堅」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黨組織優勢,集全體黨員幹部之力投入脫貧攻堅主戰場,走出一條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有效之路。
  • 心系脫貧攻堅工作--田孟華夜訪貧困戶
    心系脫貧攻堅工作--田孟華夜訪貧困戶 2020-05-02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衝鋒號」 確保8月底前貧困戶全部達到2020年...
    米易縣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衝鋒號」 確保8月底前貧困戶全部達到2020年脫貧標準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2-28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 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的實踐與創新·脫貧攻堅看阜新
    幾年來,全市新聞宣傳戰線持續優化新聞結構,創新新聞表達,為扶貧改革、脫貧攻堅營造了濃厚的新聞輿論氛圍。即日起,本報推出「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的實踐與創新·脫貧攻堅看阜新」大型新聞策劃,全面總結阜新扶貧改革、脫貧攻堅帶來的根本性變化、標誌性變化、趨勢性變化,全面呈現阜新在改革試驗中創造的成功經驗,助力全市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跨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嶄新徵程。
  • 合作社的大作用——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五
    江津網訊(記者 阮瑞雪)近日,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合作社的大作用》,在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進行錄製,主要探討賈嗣鎮「合作社」引領「貧困戶產業發展」這一話題,邀請賈嗣鎮分管扶貧副鎮長張松,江津四中副校長、龍山村駐村工作隊員張良泉和幫扶對象殷小蘭三位嘉賓做客節目。
  • 岸堤鎮巖路村扶貧就業車間助力脫貧攻堅
    扶貧就業車間是沂南縣「六個一」工程之一,為解決區域性群眾就業,自2015年精準扶貧以來,岸堤鎮共利用專項財政扶貧資金1600萬元建設扶貧就業車間12處,每年可實現租賃收益120萬元,吸納閒散勞動力600餘名,其中貧困戶118名。
  •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幹部考察調研】「定盤星」與...
    7年來,劉愛文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田園產業,讓貧困村民逐步脫貧摘帽,過上幸福生活。村裡黨員說:「這個書記,我們沒選錯。」 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劉愛文獲得好評。當時,村裡形勢不容樂觀,全村1490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3戶478人。 「只要黨組織有戰鬥力,任何艱巨的任務都能完成。」上任後,深諳管理的劉愛文明白,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讓村民們逐步富起來,必須建設一個強有力的村級班子。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才能讓貧困戶真正脫貧|餘慶縣...
    2019年8月,組織選派我到餘慶縣龍溪鎮平場村擔任第一書記。我深知,脫貧攻堅不是耍嘴皮子功夫,而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幫扶,才能讓貧困戶真正脫貧。但自上個月仍然還有一件實事沒有著落,那便是向大家承諾的捐贈一批扶貧物資,這是許多村民盼望已久的事。  因此還有村民碰到我半真半假的說:「任書記,你答應給我們捐贈的物資什麼時候到啊?」我也只好安慰大家說:「放心吧,我正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