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卓鎧1
汽車作為消費類產品中的「掌上明珠」,不僅考察企業的生產製造能力,更關乎著每一位消費者和道路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更多的電子組件、更為複雜的車載電路,讓這一全新「汽車」種類備受關注。
就在近段時間,作為造車市新勢力頭部企業的理想汽車,發生兩起疑似設計安全事故。
據了解,在4月30日,一位理想ONE車主行駛中遇到助力系統停止工作的故障。最終該車主通過制動能量回收所帶來的減速效果,將車輛開至安全區域停車,該事件未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5月8日,據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長沙街頭一輛理想ONE發生自燃。根據現場視頻能夠看出,車輛前機艙部分燒損嚴重。理想汽車官方第一時間在微博中表示,據初步檢測案發車輛電池系統未出現問題,車輛已經移到安全區域進行檢測。
針對於這兩起事故,理想汽車官方在5月12日分別發布兩條事件說明。其中理想汽車在其發布的《關於理想ONE發生剎車助力消失問題的說明》中表示:「經理想汽車技術檢測,該車故障為電子剎車助力消失,但機械剎車和動能回收減速均正常。理想汽車為該車輛更換新的機電伺服助力機構後,故障消失。
隨後,理想汽車將故障部件寄至供應商處進行技術調查。經初步拆解分析,該部件一電子元件偶發通信故障,導致剎車助力系統失效,屬供應商罕見個案,不存在批量風險。
對此,一位從事汽修行業多年的技術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根據理想汽車官方公布的調查結果來看,如果機械剎車和動能回收減速正常,說明事故基本上是與機電伺服助力機構內部電子元器件故障有關。」
在另外一起自燃事件中,自燃車輛的車主周先生也在理想汽車官方APP上發文稱:「對此次事件理想汽車官方的響應速度和處理態度非常認可,表示消防相關專業機構的專家對車輛進行了分析,消防判斷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電池和電機問題,同時表示認可理想汽車的後續處理態度並等待進一步的專業調查結論。」
隨著天氣愈加炎熱、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安全事件再度頻發。去年年中,國內曝出多起特斯拉、蔚來汽車充電自燃事故,雖然事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在一段時間中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信心持續走低。
為此,在去年6月17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該通知也是首次在法規層面界定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職責。
通知明確要求,企業應當承擔新能源汽車安全第一責任,對發生燃燒事故的,應在12小時內開展事故調查,公布事故的基本信息,48小時內則將事故詳細信息主動上報新能源汽車工作聯席會議牽頭部門和裝備中心。
據理想汽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理想ONE累計實現交付新車6500輛。根據規劃,在今年三季度其零售中心總數將達到30個以上。
目前,理想ONE在長沙街頭發生自燃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還在調查當中,對這起自燃事件的進展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