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系統中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的FPGA實現方法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無線系統中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的FPGA實現方法

譚 凱,彭 端 發表於 2017-11-15 20:48:01

 

針對自適應MIMO-OFDM無線基帶傳輸系統,提出了一種並行復用的基4-FFT/IFFT算法的FPGA實現方法,並對其中的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進行了FPGA實現研究和仿真。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實現了模塊的功能,且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0 引言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術由於其頻譜利用率高和抗頻率選擇性衰落的優點,已經成為無線通信系統中最受歡迎的調製技術。多輸入多輸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技術採用多根天線實現信號在空域和時域的多重複用,在不增加帶寬和天線發送功率的情況下,可以成倍地提高頻譜利用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抗多徑衰落。基於以上這些優點,MIMO技術已成為進一步提升OFDM系統性能的關鍵技術。目前,MIMO-OFDM技術已廣泛運用到高速無線通信系統中,比如:LTE、WLAN、WiMAX、微波通信以及未來的5G通信等[1]。

自適應調製技術利用無線鏈路的反饋息,動態地對發射功率、編碼方式、調製階數、載波分配等進行調整,使系統在適應時變信道的同時,儘可能地優化吞吐量、誤比特率和發射功率[2]。將自適應調製技術應用於MIMO-OFDM系統中,可以優化系統的資源分配,進一步提升系統的性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3]。

FPGA具有開發周期短、可並行處理、設計靈活、低成本等優點,用FPGA來驗證和實現,是一種很好的開發無線通信系統的方法。

本文設計了一個自適應MIMO-OFDM無線基帶傳輸系統,介紹了系統的關鍵技術,並對其中的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進行了FPGA設計和仿真,分析了仿真結果。

1 系統模型

一個基本的自適應MIMO-OFDM無線基帶傳輸系統如圖1所示。信源經過信道編碼和交織後被送入數字調製模塊,此模塊根據接收端反饋回的信道信息選擇合適的調製方案。被調製的信號送入STBC編碼模塊,經過Alamouti空時編碼後生成兩路正交的碼流,再經過串並轉換後進入IFFT模塊進行OFDM調製。解調端的處理是調製的逆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在解調端需要引入信道估計模塊,用於採集信道信息以實現系統的同步和發射端的自適應調製。

 

2 FPGA設計

2.1 自適應數字調製模塊

本文採用信噪比參數來衡量信道信息,不同的信噪比取值對應於不同的調製方式。利用信噪比作為參數來配置自適應調製的關鍵在於確定好每種調製編碼模式的判決門限。這就需要通過大量的實驗測量在不同信噪比條件下,選擇何種調製編碼模式能使系統的性能達到最優,以找到不同的參數與調製編碼模式的映射關係。信噪比與調製方式的映射關係如表1所示。

 

自適應調製頂層模塊接收到對應的SNR參數後,根據表1的映射規則,選擇對應的調製子模塊,使其使能端有效以啟動此模塊。隨後,將子模塊的數據輸入埠連接到頂層模塊的信號輸入接口,以使外部信源數據輸入到子模塊,實現對應的調製處理。其實現框圖如圖2所示。


 

 

2.2 STBC編碼模塊

STBC編碼模塊接收到來自上一個模塊的數據,將數據兩個一組保存下來。Alamouti編碼模塊經過相應的邏輯處理生成兩個數據的共軛形式,再將原數據和其共軛形式一起保存到下一級寄存器,最後分成兩路數據輸出。其設計原理如圖3所示。



 

2.3 FFT/IFFT模塊

本文採用基4-FFT/IFFT算法來實現64點OFDM調製解調。常見的的FFT實現方法有流水線和並行陣列方法。此兩種方法各自有其優缺點。流水線以犧牲時間來換取邏輯資源花費的減少,這種方法佔用的邏輯資源少,但是延時很高。並行陣列方法每一級之間也是採用流水線的設計思想,只不過每一級採用多個蝶形並行運算,只消耗一個蝶形運算時間,這樣就極大地節省了運算時間,減少了延時,但是會消耗大量的邏輯資源。本文採用這兩種方法折中的方法——並行復用法。64點基4-FFT以4點蝶形運算為基本單元,如圖4所示。

輸入數據按二進位倒位序4點為一組,送入蝶形單元。值得注意的是,圖中的乘以-j只需要交換實部和虛部後,再取虛部的相反數即可實現。因此以上蝶形單元不需要使用乘法器,這就節省了邏輯資源的使用。輸出的數據是倒位序,需要經過整序以輸出正常排序的數據。64點的FFT需要log464=3級運算,每一級需要64/4=16次蝶形運算。本文的設計總共包含16個蝶形運算單元,每一級處理數據時,同時啟動16個蝶形單元並行運算,這樣完成整級的運算就只需要1個蝶形運算時間單元。除了最後一級的運算,其餘每級運算的輸出都要乘以相應的旋轉因子。因此在設計之初,可以將所有會用到的旋轉因子事先保存下來。圖5為FFT模塊的基本架構。

 

串/並模塊由一個深度為64的RAM實現,將輸入數據經過倒序後4個一組並行輸出。每一組數據輸入到蝶形運算模塊中對應的蝶形單元,模塊的16個蝶形運算單元接收到數據後同時啟動蝶形運算,只需要一個運算時間單元就能完成一級運算。每一級的輸出受控制模塊控制,如果為最後一級,則不需要乘以旋轉因子,經過整序後就可以直接輸出。如果不是最後一級的輸出,那輸出後的數據還要乘上對應的旋轉因子,然後經過相應的整序後,輸出數據被重新送到蝶形運算單元作為輸入執行下一級的運算。直到最後一級的運算完成並輸出後,蝶形運算單元才會等待下一組64點數據的到來,接收並作為新的輸入,執行新一輪運算。模塊每一級的運算重複利用這16個碟形運算單元,實現了並行復用的思想。運算全程受控制模塊控制,採用狀態機控制每一級的運行狀態,狀態圖如圖6所示。

 

3 仿真測試

本次設計採用Xilinx全新的FPGA開發軟體Vivado作為開發工具,硬體描述語言使用Verilog語言。為了便於時序控制,設計採用同步時序邏輯,系統時鐘設置為50 MHz。仿真工具採用Vivado集成的仿真工具。

3.1 自適應數字調製

設置不同的參數,自適應調製能實現階數不同的調製。圖7~圖8分別展示了16QAM、64QAM的調製結果。

 

圖中的IM_RE和DM_IM分別表示I、Q兩路信號,用帶符號8位二進位數表示,保留6位小數,圖中以十進位顯示。DM_INDEX表示數據的序號。

3.2 STBC編碼

圖9展示了16QAM調製信號經STBC編碼後的仿真結果。

 

圖中RE_OUT0、IM_OUT0和RE_OUT1、IM_OUT1分別表示經過STBC編碼後的兩路相互正交的信號,STBC_ORDER表示數據序號。

3.3 FFT/IFFT

IFFT的運算結構和FFT相同,只需將數據做簡單的共軛處理,就可以利用FFT的運算模塊計算IFFT。數據經過STBC編碼處理後,再做IFFT變換以實現OFDM調製。FFT實現了IFFT解調,因此輸出數據因等於STBC編碼的輸出。圖10~圖11分別展示了IFFT、FFT的仿真結果。

 

通過對比圖11和圖9可以看出,圖11的仿真結果並不完全等於圖9,這是由於系統採用的是二進位定點數運算,存在誤差。不過從圖中可以看出,誤差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因此,可以認為FFT/IFFT模塊正確地實現了調製和解調。

該系統採用Vivado集成的綜合工具綜合和布局布線,在Xilinx ZYNQ7020上實現,其資源消耗情況如表2所示。

 

4 結語

本文針對自適應MIMO-OFDM無線基帶傳輸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了基帶傳輸系統的FPGA實現,並對其中的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進行了FPGA設計與仿真。針對FFT/IFFT模塊的設計,在延時和邏輯資源佔有上折中,提出了一種並行復用方法,結合基4FFT/IFFT算法來實現設計。仿真結果表明,自適應數字調製能動態地調整調製方式,STBC編碼實現了信號的分集,提高了信號的可靠性。FFT/IFFT模塊能正確實現OFDM調製和解調,並在延時和邏輯佔有率上取得了平衡,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摩爾狀態機的自適應調製編碼方法
    基於摩爾狀態機的自適應調製編碼方法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4 08:30:33 摘要: 針對鐵路長期演進(LTE-R)通信系統,開展自適應調製編碼
  • 基於QPSK數字調製解調的FPGA實現
    基於QPSK數字調製解調的FPGA實現 佚名 發表於 2018-02-20 07:50:00 隨著FPGA技術的發展,數字通信技術與FPGA的結合體現了現代數字通信系統發展的一個趨勢。
  • 自適應差值脈衝編碼調製(ADPCM)基本原理
    目前,脈衝編碼調製(PCM)的數字通信系統已經在大容量數字微波、光纖通信系統,以及市話網局間中繼傳輸系統中獲得廣泛的應用。但是現有的PCM編碼必須採用64Kbit/s的A律或μ律對數壓擴的方法,才能符合長途電話傳輸語音的質量指標,其佔用頻帶要比模擬單邊帶通信系統寬很多倍。這樣,對於費用昂貴的長途大容量傳輸,尤其是對於衛星通信系統,採用PCM數字通信方式時的經濟性很難和模擬相比擬。
  • QPSK數字調製解調的FPGA實現,包括源程序
    為了使高速通信系統更加緊湊、成本更低、減小功耗,特別是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可採用Q P S K數字調製技術來實現,其具有頻譜利用率高、頻譜特性好、抗幹擾性能強、傳輸速率快等特點。運用verilog編寫在QPSK調製解調代碼以及ISE自帶的IP CORE在Xilinx公司的FPGA平臺上測試,結果表明系統可完全實現調製解調功能,並具有集成度高和可軟體升級等優點。
  • 關於編碼和調製技術發展的探討(一)
    現實的通信環境有很多種,包括:空間和衛星通信、雙絞線通信、有線電視傳輸、數字視頻/音頻傳輸、移動通信、陸地通信、室內外通信、文件傳輸等等。由於傳輸信道中包括衰減、熱噪聲、符號間幹擾、多用戶幹擾、多徑傳輸和功率限制等,因此並不是理想信道。所以,針對實際通信信道,尋找最優的編碼和調製方法,就變得勢在必行了。
  • 5G NR調製和編碼方案–調製和碼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調製Modulation和編碼方案Coding Scheme(即,MCS)定義了一個符號可以攜帶的有用比特數。
  • 基於FPGA器件的QPSK調製解調程序實現系統的設計與測試
    目前國內對於 QPSK調製解調的基本原理、具體實現以及解調中所涉及的載波同步問題都已有很深入的研究,而本文對此並不作過多討論,僅僅是藉助於一種昀簡易的 QPSK調製解調系統來進一步闡述硬體設計檢驗的系統實現和測試方法,並昀終以解調的誤碼率大小作為本次檢驗的參照指標。
  • 無線通信系統的GUI設計與仿真實現
    通信系統的作用就是將信號從信源發送到一個或多個信宿。因此,按照信道中傳輸的是模擬信號還是數位訊號,相應地把通信系統分為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系統。  1 無線通信系統仿真模型的構建  通信的目的就是傳輸信息。通信系統的作用就是將信號從信源發送到一個或多個信宿。
  • ADS在16QAM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摘要 介紹了16QAM通信系統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利用ADS軟體建立通信系統模型的方法,並進行了系統分析。在ADS中,對調製信號的表示方法、脈衝形成、通道濾波、頻譜分析——數值頻譜和頻率頻譜、客戶化調製等技術進行了仿真,實現了通信系統的模擬。
  • 波特率自動檢測的識別方法及無線數據傳輸模塊的設計及應用
    nRF401是單片無線收發器件,採用藍牙核心技術設計,內部集成高頻發射、高頻接收、PLL合成、FSK調製、FSK解調、多頻道切換等諸多功能和外圍部件協議,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無線數傳產品,也是唯一可以直接連接微控制器串口進行異步數據傳輸且無需曼徹斯特編碼的無線收發器。
  • 基於FPGA的3G/HD/SD-SDI信號光纖傳輸系統的設計
    用擾碼的不歸零倒置(NRZI)來代替早期的分組編碼,其標準為SMPTE 259M和EBU-Tech-3267,標準包括了含數字音頻在內的數字複合和數字分量信號,支持4種速率:143Mbit/s的NTSC制複合編碼信號;177.3Mbit/s的PAL制複合編碼信號;270Mbit/s的NTSC制和PAL制分量編碼信號;360Mbit/s 16:9長寬比的NTSC制和PAL制分量編碼信號,其中最常見的是
  • 了解LabVIEW FPGA和軟體設計射頻儀器的優勢所在
    概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4343.htm  無線設備的數量、通信標準的多樣性,以及調製方案的複雜度,每一年都在不斷增加。
  • 基於CPLD器件和EDA技術實現QDPSK調製解調電路的設計
    基於CPLD器件和EDA技術實現QDPSK調製解調電路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5-24 08:12:00 隨著無線通信頻帶資源的日益緊張,無線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衛星通信。
  • wifi模塊和無線模塊的區別對比 無線發射模塊原理分析
    傳統的硬體設備嵌入Wi-Fi模塊可以直接利用Wi-Fi聯入網際網路,是實現無線智能家居、M2M等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很多廠家已經嘗試將Wi-Fi模塊加入電視、空調等設備中,以搭建無線家居智能系統。實現APP的操控以及和阿里雲,京東雲,百度雲等網際網路巨頭雲端的對接,讓家電廠家快速方便的實現自身產品的網絡化智能化並和更多的其他電器實現互聯互通。
  • JPEG2000數據壓縮的FPGA實現
    相對於軟體算法實現和其他硬體方法,採用FPGA硬體實現可降低系統複雜度提高性能。最終設計的IP核具有資源佔用少,性能良好和便於擴展等優點,能夠滿足通信傳輸和照相設備等應用需求。關鍵詞:JPEG2000;數據壓縮;FPGA;DWT 近年來通信領域中信息的傳輸總量急速擴大。
  • 聲表面波諧振器穩頻的無線數字通信模塊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利用聲表面波諧振器穩頻發射,晶振穩頻接收的無線數字通信模塊的設計、製作及調試。該模塊可以使用單片機串口完成多機無線通信,具有佔用單片機接口線少、節約程序空間的優點。
  • 基於STM32的高頻無線調製信號分析儀的設計與實現
    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各省市無線電管理部門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然而作為無線電管理重要技術手段的無線調製信號分析設備受到價格、技術等因素的限制未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高性價比的無線調製信號監測設備的設計與實現成了無線電監管中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 基於FPGA的快速哈夫曼編碼設計
    哈夫曼編碼常用於數據的無損壓縮,尤其在衛星探測、醫學圖像處理、雷達測試系統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1]。  以對一段長度為256的0~9的數據進行編碼為例,如果採用定長編碼,則需要4位表示一個0~9的數字,一共需要4*256 = 1024位實現編碼,而如果採用哈夫曼編碼可以大大降低需要的位數。
  • 一種簡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的實現方式
    1 總體方案設計      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是由應答器、閱讀器及應用支撐軟體等幾部分組成。應答器採用直流電源供電,它主要由編碼電路、載波振蕩電路、調製電路和發射電路構成。該方案簡單易行,電路簡單。但這種應答器必須採用電源供電,否則電路無法工作。
  • 無線收發模塊怎麼用
    433M無線模塊的繞射能力比較強,接收靈敏度高,遠距離等特點,適用於智能家居、智能抄表等領域中,它具有網絡結構簡單,布局容易,上電時間段的優勢。   而2.4GHz的應用點是基於其高速的傳輸速率而發展起來的組網協議。2.4g無線模塊具有較好的自適應功能和功耗低的優點,常應用於標籤讀寫器、無線遙控器,玩具控制,輪胎氣壓監測,健康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