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舒同到啟功,再到沈鵬和張海,6位書協主席的書法水準如何?

2020-12-18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對書法家來說,書法家協會是個人施展才華的舞臺,書協可以把優秀書法家吸引到一起,促進書法藝術在創作、書法教育、學術研究和交流等方面取得進步和發展。

中書協成立於1981年,先後策劃和舉辦了許多重要的全國性書法展覽,比如,全國書法篆刻展、蘭亭獎、林散之獎,號稱書法界的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和老舍文學獎,規格很高,含金量很大,每一名書法家窮其一生,都以獲得這三大獎項的某一個獎項引以為豪。即使獲不了獎,能參加一次也是不枉此生。

中書協歷來不乏書法高手,如雷貫耳的書法名家,都出自中書協,他們有的擅長行書,有的以楷書見長,有的對草書拿手,都以不同的書法形態繁榮著書法藝術,引領著當代書法藝術的風向。

在中書協39年歷史裡,總共誕生了6位書協主席,分別是舒同、啟功、邵宇、沈鵬、張海、蘇士澍。

下面,來欣賞一下這6位書協主席的書法水準怎麼樣?

一、舒同的圈圈。

舒同(1905年——1998年)先生從1981年——1984年擔任第一屆中書協主席,書法圈一直流傳有「舒同的圈圈」,這句話很貼切地概括了舒同的書法風格。

舒同先生的書法修養十分全面,對五大書體楷、行、隸、草、篆,都有很深的鑽研,他把五大書體融會貫通後,分別吸收每種書體的一些優勢,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舒體」,在圓轉爽利的基礎上,追求端莊寬博的特徵,並善於在書法線條中藏鋒,體現拙樸凝重的味道。

欣賞舒同的書法,能感受到剛柔並濟、渾圓有力、雍容大方的審美趣味,同時,他的書法還流露出溫文儒雅的書卷氣。

依託在書法藝術上創造性的貢獻,他的成就完全能載入書法史,並且,他的書法幾乎沒有瑕疵,是當代公認的書法大家。

由於舒同的書法雅俗共賞,早在10多年前,他的字體就被錄入電腦字庫,應用在很多領域,許多報刊、影視、招牌都喜歡使用他的字體,他的書法成為現代生活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二、啟功的杆杆。

啟功(1912年——2005年)先生從1984年——1990年擔任第二屆中書協主席,他的書法同樣是自成一體,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啟功屬於學者型書法家,文化修養很高,在書法、繪畫、國學、古典文學、鑑定等領域都有突出貢獻,當然,他貢獻最大的無疑是書法。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啟功,在孩童時代就接觸了大量碑帖,在長期的臨摹中,他發現書法有沒有美感,把「結構」寫準確才是關鍵。這種認知促使他在書法筆畫結構的布局上,花去了大量心血。

最終,他結合「黃金分割率」,創造出一種「內緊外松」,點畫活潑瀟灑的書體,被稱作「啟體」,字體造型看起來挺拔峻峭,遒勁典雅,結構相當完美。同時,啟功擅長中鋒用筆,喜歡用纖細、瘦勁的線條來寫字,把字體的骨力感呈現出來,如同鐵桿,書法圈就有了「啟功的杆杆」之說,是對他的書風的最好解讀。他的字體同樣受到了電腦字庫的青睞,也被收錄進去。

遺憾的是,啟功的書法線條變化不多,字體若放大,就喪失了氣勢,缺乏力量之美。

三、邵宇,畫家跨界寫書法。

邵宇(1919年——1992年)先生從1990年——1991年擔任第三屆中書協主席,他是畫家出身,曾擔任《人民畫報》總編,又是美協理事,在啟功先生卸任後,正好沒有合適的人選,他順理成章主持了書協事務。

邵宇是畫家跨界寫書法的人,由於缺乏必要的臨摹和訓練,他的書法基本功比較弱,用筆不精,導致他的書法有不少江湖氣。

從他流傳的書法作品可以看出,他工於寫大字榜書,書法作品除過氣勢比較浩大之外,基本上看不到其它的審美趣味。

四、沈鵬,具有詩人氣質的書法家。

沈鵬先生從1991年——2005年擔任第四屆中書協主席,他的身上具有詩人氣質,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探索意識的書法家。

在楷、行、隸、草、篆五大書體裡,草書是最缺乏實用性的書體,但同時又是一門陽春白雪的視覺藝術,許多書法家對其敬而遠之,但沈鵬偏偏用一生精力去探索草書,這份勇氣值得肯定。

同時,沈鵬還是一位書法理論家、書法教育家、美術評論家,在理論方面的造詣非常高。

在書法實踐中,沈鵬是一位不重視傳統碑帖的人,他不喜歡臨摹古人的碑帖,喜歡隨心所欲地寫字,導致他的字看起來如同兒童塗鴉或亂石鋪街,七扭八歪,缺乏傳統意義上的美感和質感,因此,圈內不少人認為沈鵬助長了「醜書」的流行。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沈鵬的書法很有氣勢,氣場很足,他在書法審美上,只不過選擇了跟大眾不一樣的審美罷了,他的書法重視藝術性,而忽略實用性。

五、張海,傑出的書法活動家。

張海先生從2005年——2015年擔任第五屆中書協主席,楷、行、隸、草、篆五大書體都能寫,看起來似乎很全面,實際上,正是這種看似很全面,導致他的書法缺乏「術有專攻」的優勢,沒有一種書體讓人稱道,都顯得很平庸。

他的書法在書法圈的爭議很大,一些專家對他的評價極高,比如,某個著名報紙這樣評價:張海的書法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以深厚的傳統功力顯示出一代草聖卓爾不群的大家風範。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吹捧。

在普通大眾眼裡,張海更像是一位書法活動家,他的貢獻在於書法的普及和推廣。

相對來說,張海的篆書是最好的,但也至多達到及格水平,算不上是名家,即使比起陝西篆書大家劉自櫝(1914年——2001年)先生的弟子路毓賢和崔寶堂,也有不小差距,若跟劉自櫝比,差距更大。

六、蘇士澍,當代優秀的書法教育家。

蘇士澍先生從2015年開始擔任第六屆中書協主席,對多種書體都有涉獵,筆下有一定功底,行書用筆流暢、瀟灑,但文化修養比較欠缺,對古詩詞和名言警句的出處了解不夠,導致在一些書法作品裡出現了落款「張冠李戴」的尷尬局面,並且,他的某些作品裡出現過錯別字,這實屬不應該。

然而,蘇士澍在書法教育方面做得很不錯,尤其是他力排眾議,強烈批評了王冬齡、曾翔、邵巖等人的醜書,倡導書法走正道,這個貢獻稱得上是勞苦功高。

相關焦點

  • 3位書法扛把子,誰的「抗疫」作品更打動人?
    沈鵬、張海、蘇士澍,是三位書法家協會主席,他們曾作為或現在正作為中國書法家群體的領袖,也以書法作品參與其中。他們的作品,哪個更打動人呢?沈鵬:寫詩揮毫頌白衣天使沈鵬先生出生於1931年,現在已經89周歲,按照通常算法,虛歲已經90,算是耄耋老人了。
  • 舒同的圈,啟功的竿,溥濡的尖,這些個性書法,你更喜歡哪個?
    喜歡書法的您,不知道聽沒聽說過這麼一句話:舒同的圈,啟功的竿,溥濡的尖。簡簡單單一句話,把這三位書法名家的個性特點給表達得非常到位。 1、舒同的圈 舒同的書法,大家應該都見過。作為近代名家之一,他的書法取法自顏真卿、柳公權、以及清代的何紹基等人。
  • 原書協主席張海,80歲辦書法展:只要一息尚存,就力耕繼續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海近期舉辦了他80歲的個人展覽,並在展覽後邀請一些書法家、評論家對展覽展開討論。張海不僅是河南書法的領軍人物,也曾做過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主席,是個很有能力的書法組織者。對於張海的書法,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對於批評的聲音他是如何看待呢?他為何又要每隔幾年就舉辦一次展覽呢?
  • 張海「八十初度新作展」鄭州開幕 看耄耋之年張海如何用書法「講好...
    8月30日,「天道酬勤 力耕不欺——張海八十初度新作展」在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的河南省美術館開幕。 作為2020年河南省書協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張海八十初度新作展」由中國文聯、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書法家協會、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鄭州大學主辦,河南省美術館、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書畫院、鄭州大學書法學院、當代書法篆刻院承辦。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沈鵬沈鵬先生的楷書不論是在書法界還是在民間,其爭議是最為激烈的。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沈大師草書更是意蘊遒勁,不失靈動,雅韻綿長!一個叫花開花不謝的網友說:「沈鵬的《千字文》寫得好,自成一體。
  • 中書協顧問沈鵬:書法如何提高?簡簡單單,就這四點!
    那麼具體到當代人,學習書法的條件與環境跟「蘇、黃、米、蔡」的時代已經相距甚遠了。今人該如何借鑑他們的經驗,又如何提高書法水平,走出自己的書法創作的道路呢?沈鵬先生也提出了四點具體的意見:1、分析總結沈鵬先生認為,每寫完一張書法作品都要總結。先審查和分析,先把作品放桌上,然後放地上,再放牆上,一遍一遍地審查。
  • 看看啟功當書協主席前寫的字,太舒服了!
    看看啟功當書協主席前寫的字,太舒服了! 啟功題跋選刊10例 啟功罕見小字題跋 書卷氣非常濃鬱,胸中學識瞭然字間 ▼
  • 中書協第二任主席啟功,臨米芾《苕溪詩帖》欣賞,網友:可做字帖
    啟功啟功先生的書法不論是臨帖還是創作,都或多或少的摻雜了啟功書體的格韻。就拿今天我們推薦給大家的啟功先生臨米芾《苕溪詩帖》來說,就能夠在字裡行間看到啟體的樣子。啟功的字給人一種一氣呵成、挺拔有力、秀逸雋永、書卷氣濃厚、有皇家氣派的感覺。可以說啟功的書法字字精妙,幅幅精品。啟功汲五千年中華文化精華,學養厚足,神思貫古今,視野廓四方。胸壑千秋,碧波萬頃。揮毫落墨,沉雄大方,秀勁飄灑,矯健婀娜,穩妥精妙,當今所有書家只能望其項背。啟功的高度,估計是很難再有人達到了。生在民國,卒於新世紀,高壽。鮮明的個人特色在後期才定型,涉獵廣泛,廣臨碑帖,國學素養深厚。
  • 沈鵬為諸多名勝古蹟題寫牌匾,網友:到底是字好看還是人牛逼?
    書法家沈鵬大師在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大凡能給名勝古蹟題寫牌匾的,一般都是地位非常尊貴之人,或者是那些公認的書法大家。當代書法名家沈鵬先生,也是一位常給名勝古蹟題寫牌匾之人。畢竟,沈老曾連續兩屆任中書協主席,還曾獲得聯合國Academy世界和平藝術權威獎,書法作品遍及亞、歐、非各大洲。也正因為這樣,他與啟功、歐陽中石、李鐸等大師同為當今中國書壇領袖,可謂「桃李滿天下」,書壇地位很高。然而,沈老的書法創作多年來一直頗受爭議,說好的說壞的都有。就拿沈老為諸多名勝古蹟題寫的牌匾來看,也是如此。
  • 這位硬筆書協主席,精通書法五體,啟功稱他為「當代楷書王」
    前段時間有朋友詢問:初學書法,應該是先選擇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爭議了,毛筆書法歷經千年,博大精深,各朝各代都有卓越的書法家,蔚然成觀,其造詣深不可言;而硬筆書法雖然不如毛筆書法那般造詣深厚,卻簡潔、便利,擁有了廣大的群體。
  • 啟功:我哪會寫什麼館閣體,都是後人抬舉出來的說詞罷了
    啟功老師的書法是公認的好書法,尤其是在上一個世紀的時候,啟功體書法還引起了一陣模仿的狂熱潮。但放到如今來看,啟功體的書法就受到了不同專業書法人士的輿論,甚至大批現代書法家開始質疑起了啟功的書法,於是褒貶不一的聲音就開始出現。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個戎馬一生的書法達人,他就是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館長袁偉,少將軍銜。他的字剛毅遒勁,中規中矩中自有風格,字如其人。這可能和他是軍人和長期的軍旅生涯鑄就了老人品和性格,在書法上體現了出來。在一次訪談中,袁偉將軍認為:「字是用來表達意思的,美只是它的外在因素。
  • 啟功書法寫得這麼好,歷史上誰對他影響最大?
    啟功先生從中書協退下來,有人請他推薦下一屆主席時,他說:這個位置好比茅坑,問題解決了,誰還關心下一位是誰啊啟功先生是個睿智之人,用幽默和自嘲化解很多麻煩,讓他能潛心研究書畫藝術,尤其是書法,獨創「啟功體」,成為一代書法泰鬥!
  • 呼聲最高的下一屆書協主席,被指是位「錯字先生」?
    年底臨近,五年一屆的中國書協換屆大會即將召開,下一屆書協主席會是誰?坊間傳聞,會從十四位副主席中選出一位。但誰會當選,說法不一。有人說孫曉雲,有人說劉洪彪,還有人說陳洪武,不過就目前來說,呼聲最高且被書友寄予厚望的「第一候選人」,是陳振濂。
  • 啟功最欣賞的書法作品,瀟灑飄逸、出神入化,可惜難以入國展
    中書協主席中,最佩服就是啟功先生,他為人和藹,從不以「書法家」自居,也不讓別人叫他「書法家」,他說自己就是「字匠」!當有人批評他寫的「館閣體」,啟功回應道:這是抬舉我啊,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啟功書法啟功的書法,屬於典型的傳統一路!按劉洪彪先生所言: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還在傳統領域打轉轉的書法,一定不是好書法!
  • 廣東書協主席張桂光,書法典雅含蓄,帶著濃厚的學者氣息
    張桂光在全國各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的位置上,感覺上廣東省書協主席張桂光是在位時間比較長的,之所以給人這樣的印象,是因為他出名很早,他在第一屆廣東省書協中就做過常務理事,並在第二至第四屆作了副主席。再加上連續出任第五、六屆書協主席,所以讓人感到他一直與廣東省書協有著強烈的聯繫。
  • 「張海的破鋒行草書帶著創造性」
    今年正值河南省書協成立40周年,昨日下午,繼張海先生的「八十初度」新作展和《釐米大千——張海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之後,「『一釐米的馬拉松』——張海行草書創造力的實現」研討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就張海書法展開研討。
  • 張海「八十初度」向著「一釐米」衝刺
    1993年張海先生自勉詩中提出的「一釐米理論」,如今已被他的實際行動成功實踐。23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的《釐米大千——張海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在鄭如期舉行,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鄭州大學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海,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譚福森,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王守國,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公司總裁王慶等參加活動。
  • 「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我們該如何理解專家的這句話?
    文 | 王呈祥是不是把字寫漂亮了就是書法?專家: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前段時間聽到這樣一句話,說「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讓我很納悶:不是把字寫漂亮,難道為了把字寫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