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績亮眼,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特殊之年,中國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獲得熱切回應。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出口市場拓展為生產地和創新所,參展企業與中國的淵源逐年加深;從國際採購、投資促進到人文交流、開放合作,進博會平臺效應日益多元。
數據顯示,上屆進博會後這一年,天貓國際海外新品牌入駐同比增速125%,進口新品首發數量同比增長130%。截至目前,共有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0多個海外品牌入駐天貓國際,覆蓋了5300多個品類,其中8成以上品牌首次入華。從增幅來看,斯洛伐克、黎巴嫩、阿聯、菲律賓、保加利亞等國位居前列。
今年阿里巴巴攜手近1000個海外品牌亮相進博會,其中跨境電商天貓國際上的海外品牌展出1400多款新品。與此同時,阿里經濟體內的新零售樣板盒馬也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積極採購,2020年初至今,盒馬新增海外直採新品1300餘款,其中專為今年國慶期間開業的盒馬X會員店訂製的MAX商品300餘款,新增海外合作品牌和合作夥伴超過30家。其中,於首屆進博會上簽約引入的泰國椰青不光走到了中國消費者的餐桌,更在今年9月孵化出了第一批「盒馬牌」泰國椰奶新產品。
事實上,疫情後進口消費場景的變化,帶動相關進口品類崛起。宅家消費習慣養成,帶動家居清潔、個人護理、烹飪廚具等品類增長;疫後社交需求釋放,推動進口洋酒大幅增長;境內遊、短途出行需求增長,使進口便攜類用品、食品備受歡迎。
同時,進口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引發消費需求新變革,「對自己好一點」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進口保健品在90後年輕人群中不斷普及,進口寵物零食和保健品銷售增長,面膜、美容儀呈現院線化、精細化趨勢,男性美容群體增加。
此外,出境遊熔斷導致以往熱門旅遊國家的進口商品需求增長,而線下受阻的海外零售店鋪也加速來天貓國際拓銷。
「首屆進博會至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將跨境電商天貓國際視為進入中國市場的首站。」天貓進出口事業群副總裁王浩洋表示,天貓國際也不斷為海外品牌搭建入華「快車道」,通過不斷完善物流、倉儲、供應鏈等進口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海外品牌更便捷、高效地開拓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