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豐投顧
作者:趙玲;編輯:趙佳怡
2020年3月4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 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和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七大領域。
國常會會議後,今日充電樁與特高壓板塊全線大漲,板塊漲停家數超過10家,整體表現強於科技新基建的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一方面是源於補漲因素,另一方面兩大板塊從之前的建設規劃上來看,2020年均將高於去年,由於疫情影響,新基建穩增長預期之下,2020年最終建設力度或將加強。
具體來看,充電樁需求量大,市場空間千億元級別。
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2019 年新增公共充電樁 12.89 萬臺,累計保有量增至 51.64 萬臺,較上年增長 33.26%,全國充電樁數量總計達到 121.9萬臺,增幅 50.8%。截止
2020 年 1 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 53.1 萬臺,私人充電樁 71.2 萬臺,車樁比約為 3.5:1,較往年大幅提升,(車樁比已由 2015 年的 7.84:1,提高至 2019 年的 3.5:1),預計未來將達到並保持在3.4:1的水平,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到51.64萬臺,公共充電樁累計實現充電量超50億kwh,充電樁及充電量呈現快速上漲趨勢。
不過車樁比3.5:1遠低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 1:1。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徵求意見稿)規劃,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汽車銷量的 25%左右,保守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 700 萬輛左右。新時代證券以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2000 萬輛、車樁比 1:1 估算,需要的充電樁數量約 1880 萬臺。由於交流樁和直流樁價差大,假設充電樁均價 1.5 萬元/臺計算,對應的充電設備市場空間約 2800 億元。充電樁的加速投資將拉動充電設備需求顯著增加,帶動相關產業鏈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長。
產業鏈主要公司有特銳德,科士達、科陸電子、奧特訊、許繼電氣、萬馬股份、科華恆盛、易事特、中恆電氣等。
特高壓作為政府逆周期加大投資的重要工具,規劃加碼,疫情影響2020 年投資有望加碼提速。根據 2018 年 9 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共規劃了12條特高壓工程(5
直
7交)。此次工作任務要求年內開工建設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華中特高壓交流環網等工程,年內核准南陽-荊門-長沙、武漢-南昌、白鶴灘-江蘇等 2 直 5 交共 7 條特高壓工程,力度超預期。按照每條特高壓約 200 億元投資測算,年內新審批的 7 條特高壓線路或將帶來約 1500 億左右的市場增量空間。
特高壓不僅技術含量高,其關鍵技術除了高壓電氣開關設備、換流閥、電力電子、新材料等裝備製造之外,依託5G信息技術可以推動物聯網、晶片,軟體及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發展,符合我國當前的產業轉換與升級。而且特高壓項目的造價很高,由此可以拉動裝備製造、技術服務、建設安裝等多領域的業績增長。
近年來,特高壓交流項目一直倍受爭議,投資建設的風向飄忽不定,這次國網在新掌門人的主持下大規模重啟且加快了建設進度,看來不僅僅是刺激投資的需要,或許是國家意志,如果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它能帶來的想像空間或許是足夠大的。
特高壓產業鏈企業主要有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平高電氣、保變電氣、特變電工等。
新基建一方面具備「穩投資」的作用,帶來部分投資拉動作用,能夠部分對衝疫情對今年經濟的影響,同時又能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本次疫情後基建結構上或向「新基建」方向傾斜,特高壓、充電樁 、泛在電力物聯網等成為重點方向。根據工作任務,特高壓、配網等方面是主要支持方向,結合目前各項工作的建設情況,我們預計特高壓、充電樁、泛在電力物聯網等方面的建設或成為重中之重,成為電網「新基建」的主要發力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特高壓行業受益於本輪新基建的啟動,看好技術優、市場應用積累深的充電樁設備生產企業,長期看好充電樁運營企業,推薦特銳德、科士達;特高壓建設受益標的包括國電南瑞、平高電氣和許繼電氣。
作者:趙玲 執業證書:A068061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