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

2020-12-03 36氪

36氪獲悉,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量旋科技」)近日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

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目前,量旋科技已經推出了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以及可以連結多個量子計算體系的雲服務平臺「金牛座」。公司的技術發展路線有兩大主要方向:核磁共振技術方向的和超導技術方向。

方向一:在教育領域實現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

量子計算是信息通信行業的新興技術,能實現計算機算力指數級增長。在當下摩爾定律已接近極限、數據爆發式增長的時代背景下,量子計算擁有極大的技術潛力。由於技術仍處於開發階段,量子計算行業以投資周期長,研發成本高為特徵,短期內難以實現商業化。

量旋科技正在實現量子計算機的普及化和商業化。公司以各大高校、高中為主要客戶,產品為量子力學、量子信息等課程的教學機設備。這類量子計算機以小型化為特徵,比特數為2-4個,運用核磁共振技術實現量子計算。與量子云模擬器相比,量旋科技的量子計算機產品能提供真實的編程環境,提供更好的教學效果。

核磁共振技術通過原子核與磁場發生相互作用來探測或檢驗物質,已在醫學影像、石油勘測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是成熟的電磁波脈衝控制技術,計算錯誤率較低。運用核磁共振技術的量子計算機在常溫條件下即可運行,且可以實現小型化,因此設備適合日常場所使用。

國內外的量子計算機知名公司普遍以離子阱或超導晶片作為主流技術。這兩項技術以長相干時間和高計算精度的特點脫穎而出,但實現條件較為苛刻:二者都需要在超真空和極低溫的物理狀態下進行,一般只能在專業實驗室內實現,對於教學用的小比特量子計算機來說成本過高,難以商業化。因此,雖然核磁共振技術可擴展性不強,最多僅可容納4個比特數,但可以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運作,是日常場所裡少數能實現的量子計算方案之一。

目前設備的價格為35萬-39萬元左右,遠低於使用其他技術的產品,高校客戶可以負擔。公司已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達成協議。明年公司將發布價格更低的、適合高中教學場景使用的產品。

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產品的核心部件大多為公司自研,能大幅下降產品成本,且更方便迭代更新。以射頻系統的主控板為例,公司自研主控板的成本少於對外採購價格的十分之一。目前,公司自研的測控系統可以作為產品單獨對外銷售。

方向二: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

雖然核磁共振技術的量子計算機擁有性價比高的優勢,但可擴展性不強,只能用於比特數少的情況,因此技術上限較低,難以運用到實際工業場景。量旋科技在研發運用核磁共振技術的教學產品以外,正在推進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公司的資金現在主要投入於這一方向。

超導量子電路對量子比特的能級與耦合的設計與控制非常靈活,是目前最有希望實現通用量子計算的實現方法之一,國內外公司都在加速發展這一技術。Google於2018年發布的72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IBM、Intel分別研發了50比特的處理器原型和49比特的測試晶片。總體來說,國外的超導量子技術領先我國大約2-3年。國內方面,本源量子於2020年發布了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量旋科技正在開發公司首臺超導量子計算機,預計將於明年年底發布。這臺計算機將使用從國內科研院所採購的晶片。公司也正在自研超導晶片,專注於量子比特數和量子比特保真度的提升。自研晶片會在下一代產品中使用。公司預計,超導量子計算機產品能在未來2-3年內供科研用戶使用,5年後能在具體場景落地使用。

量旋科技的研發團隊目前有20人左右,預計明年將擴充至40人以上。團隊成員由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組成。首席科學家曾蓓教授在量子計算領域深耕超過20年。

公司將把本輪融資資金投入於超導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後續將繼續尋求融資來補足研發成本。

相關焦點

  • 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36氪獲悉,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量旋科技」)近日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 用於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研發等,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
    集微網消息,近日,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圖片來源:天眼查據深圳高新投消息,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的研發,包括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以及現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的產品迭代研發。
  • 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開發公司首臺超導量子計算機
    商道創投網12月15日官方獲悉:近日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研發商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旋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人民幣融資,由深圳高新投旗下的高新投正軒天使基金領投
  • 站在量子科技風口:量旋科技再獲千萬融資,助力實用型超導量子...
    導讀 量旋科技在第23屆QIP國際會議上正式發布了全球首臺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 2比特 )「雙子座」。
  • 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研發商量旋科技獲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
    近日獲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研發商「量旋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由深圳高新投旗下的高新投正軒天使基金領投。  據了解,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快推進新產品的研發,包括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以及現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的產品迭代研發。
  • 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研發商量旋科技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
    據了解,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快推進新產品的研發,包括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以及現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的產品迭代研發。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表示,量旋科技團隊實現了國內量子計算領域的突破,把技術創新用到量子計算產品上,真正實現量子計算產品的實用化和產業化,有能力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逐漸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 量旋科技(SpinQ)發布桌面型量子計算儀器
    近日,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SpinQ)以核磁共振為物理平臺,發布了內置2比特的桌面儀器原型機,重量不超過60kg,給公眾呈現可放置在個人桌面的儀器。該原型機提供了演示原理以及實現各種自定義量子算法的功能,展示了在小型核磁譜儀上進行的可行性,對的普及化具有先導性作用。
  • 量旋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深圳高新投旗下兩個基金參投
    原標題:量旋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深圳高新投旗下兩個基金參投   鈦媒體12月2日消息,深圳量旋科技有限
  • 你要的國產可帶回家的量子計算機來了
    在ICT2020·中國高層論壇之量子計算論壇上,量旋科技重磅發布了最新一代通用量子云平臺「金牛座」。繼9月本源量子、百度、問天量子、華為相繼發布量子云平臺,量旋科技的產品姍姍來遲,但是此次發布的產品後端(Backend)非常奇特,因為,這臺微量子計算機是可以在常溫下運行的,也即使說,用戶可以將其購買帶回家,像桌上型電腦一樣放在桌面上。
  • 本源量子發布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基於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文/Jimmy),科創板日報消息,本源量子今日舉辦「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發布會」,此次發布的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 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億元A輪融資
    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此前,36氪曾報導過本源量子,詳細內容可參考2020年10月採訪文章:打造在線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想讓量子計算從實驗品變成人人可用的產品。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團隊技術起源於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由兩位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郭光燦院士、郭國平教授引領。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此前,36氪曾報導過本源量子,詳細內容可參考2020年10月採訪文章:打造在線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想讓量子計算從實驗品變成人人可用的產品。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團隊技術起源於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由兩位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郭光燦院士、郭國平教授引領。
  • 創投日報 | 「小影科技」完成近4億元C輪融資;「海爾施基因科技...
    (詳細內容點此獲悉) 科技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小影科技」近期已完成C輪融資,金額為近4億元,由達晨財智、敦鴻資產、五嶽資本領投,碧鴻投資、杭州金投、湧源投資、君潤資本等跟投。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技術的持續投入、產品矩陣孵化、本地化團隊建設等。
  • 打造在線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想讓量子計算從實驗品變成...
    本源量子研發專家團隊由量子計算院士和科技部超級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為中科院計算機、物理領域博士,囊括了中國大部分量子計算人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75%,團隊成員以90後為主。目前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在成都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
  • 首個國產超導量子計算機雲平臺上線
    去年9月,谷歌基於53比特量子計算機證明了量子優越性,一時間霸佔各大媒體頭條,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愈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目前致力實現量子計算機商業化的公司,除了國外谷歌、英特爾、IBM等科技巨頭,國內本源量子、阿里雲、華為等都有自己的量子計算研究機構。不過,要想部署量子硬體很困難,加上價格昂貴,許多組織機構都選擇利用量子計算雲服務獲得先入優勢。
  • 合肥本源量子:中國自主研發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來源:科技日報(吳長鋒)原標題:我自主研發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長孔偉成表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將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
  • 「九章」量子計算機糾纏了嗎?
    不同於實物粒子(比如電子),光子是永不停息、沒有靜止質量的能量子,純粹的單光子還具有天生的「不可被測量性」,通常情況它不被人類發現,可一旦有人通過測量等手段發現它,它就「死給你看」(光子能量瞬間被吸收轉換為曝光痕跡)。那麼,團隊是如何確保並確認「九章」每次只「放出」一個光子且能被用於糾纏計算?質疑四:光子的量子糾纏物理機制是什麼?
  • 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 深圳高新投正軒天使基金領投
    原標題: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深圳高新投正軒天使基金領投   近日,策源創投
  • 一場「量子霸權」爭奪戰,幾對巨頭冤家
    月初,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達摩院 2020 十大科技趨勢》,AI、量子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紛紛上榜。其中,量子計算被認為將迎來投入進一步增大、生態更加豐富、競爭激化的階段。此外,谷歌去年宣稱實現「量子霸權」,也將「量子計算」推向風口浪尖,相關公司和應用都成為熱議話題。
  • 我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本報訊 記者溫濟聰報導: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量子計算機還離不開嚴苛的運行環境與複雜的輔助設備。為了讓更多普通用戶體驗、學習、探索量子計算,近年來多家國際知名信息科技企業都開發了各自的量子計算雲平臺,使用戶能通過雲技術使用量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