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字體問題往往會引起一系列的顯示問題。譬如在Mac上顯示良好的字體在你的Chromebook筆記本電腦上就會顯得異常臃腫,而在Nexus 6就會顯得濃淡不均。
而最新的可變字體技術能夠通過實時調整,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使得文字的現實效果在各種平臺和設備上都能夠好看。這種技術還能夠節省空間,在單個文件中提供多個字體樣式。事實上可變字體的想法已經出現了很久,但現在才成為現實。
匪夷所思的合作夥伴們
字體問題有多大?現在蘋果、谷歌、微軟、Adobe正在合作進行研究。上周,這四家所謂的數字印刷四大平臺合作推出了可變字體技術。Adobe Typekit以及Adobe Type部門負責人蒂姆·布朗(Tim Brown)指出,「數百年以來,我們所做的事都是靜態的。而現在我們設計的成果,其內部融入了一個印刷工一樣的大腦,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做出自動調整,讓文字更加好看。」
現有的字體依賴於每一個字體文件。Exchange字體需要文件,斜體也需要自己的文件,羅馬體依舊需要自己的字體文件。如果你想要把每種字體就都顯示在網頁或是應用程式中,你也需要所有的字體文件。你添加的文件越多,就會消耗更多的帶寬,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字體的網站加載速度會非常緩慢。
而可變字體實質上是把一系列字體都包含在一個單一文件中。其工作原理是使用一個或多個軸線改變字體樣式,通過此能夠沿著文字的任意一點改變樣式,在一個字體文件中可以創建無數的字體。
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他可以通過可變字體根據給定設備、應用程式隨意創造出理想的風格。這些文件要比傳統字體文件小70%。微軟的彼得·康斯特布爾(Petleer Constab)表示,傳統字重有light、emilight、regular、semibold以及bold五種,文件大小約656KB。相比之下,可變字體的文件大小僅僅有199KB。較小的文件意味著更快的加載速度以及更短的渲染時間。
用途廣泛
在發展中國家,WiFi以及2G行動網路依舊是稀缺資源,更快的頁面加載速度能夠有效節省時間和金錢。即便你擁有無限數據流量,可變字體以能夠改善用戶體驗。想像一下,可變字體設計可以無縫適應不斷變化的背景,或是自動調整大小以適應手機橫豎放置。
該技術基於蘋果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通過TrueType GX技術所建立的原型,此外還有Adobe所開發的Multiple Master fonts。人們期待可變字體技術的成功,因為這與消費者的需求一致。Fontlab總裁託馬斯菲尼(Thomas Phinney)表示,現有的字體技術並不能跨平臺工作。這項新技術的應用將會不計其數。
開發人員於上周公布了可變字體技術的相應規格概述,但依舊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設計者需要搞清楚哪種字體使用這種技術的效果更好,而瀏覽器也需要對這種技術進行兼容。
四大數字印刷平臺都對其寄予了厚望。谷歌希望將其整合進Chrome瀏覽器以及ASAP。而Adobe則將於本月底發布可變字體的更新補丁。而微軟則表示,明年將在所有產品中支持可變字體。對於菲尼等設計師來說,期待著有一天可變字體將無處不在。(晗冰)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白鑫_NT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