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印夢怡
今天,低調了一整個月的杭州土地市場,終於放出大招——文暉「百億」宅地成交,一舉成為杭州土拍史上總價最高純宅地;同時,成交樓面價35971元/㎡,也刷新了板塊地價紀錄。
地段有多驚喜?就在和平廣場西北面,與現代雅苑一路之隔,南面距離武林廣場地鐵站直線距離僅約2.4公裡。
上一次如此罕見的市中心大體量宅地出讓,還得追溯到2013年的華家池「三兄弟」,而此次文暉宅地則是將三宗子地塊合併出讓,也因此被稱為「三芒星」寶地,未來限精裝均價51700元/㎡。
成交詳情
註:排名前二的江河匯、杭州壹號院均為商住地、恒隆百井坊地塊為純商業地塊
1
107.4億元成交,濱江又雙叒叕奪魁
限精裝均價51700元/㎡
這宗文暉純宅地,也許是今年杭州最具重量級的地塊,超大體量,市中心地段,鄰近地鐵5號線杭氧站,還有杭州第二座嘉裡中心的商業配套。
地塊總建築體量近30萬方,其中要配建10%公租房,可集中配置。總起價達88.18億元,還沒出讓就已經超過72億元成交的濱康綜合體地塊,穩坐今年總價最貴地塊寶座。
而且地塊起拍樓面價29539元/㎡,已逼近板塊標杆嘉裡城29698元/㎡的成交地價。
文暉地塊位置(圖源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決策通)
同時,這也是自「雙限」政策以來,下城區文暉板塊首次解鎖新房限價,限未來商品房精裝均價51700元/㎡。
注意目前的杭州新房限價「天花板」,在江河匯以及望江新城,限69800元/㎡;其後是5萬元/㎡水平線上的,除了今天的主角文暉板塊,就只有濱江西興、申花、翠苑,分別限價51500元/㎡、54000元/㎡、58000元/㎡。
文暉地塊現狀
儘管競拍保證金就高達17.64億元,但據記者了解,仍有多達24家房企激情參拍。對此,拿地寶研究院院長錢賢強表示,文暉「三芒星」地塊兼具大體量、純住宅、區位優、配套好、供應少等五大標籤優勢,更是多年來杭州市中心罕見的稀缺寶地,自然會引發眾多頭部房企「為此折腰」。
果然開拍後戰局一觸即發,上午9:10,競價正式開始,有房企直接一把加價10億元;9:11,才第10輪報價,文暉地塊總價已經突破百億。
隨後,競拍陷入耗時戰,每輪加價幅度幾乎清一色的1000萬元,直到11:24,共經過82輪報價,由濱江成功拿地。成交總價1073834萬元,樓面價35971元/㎡,溢價率21.77%。
競價截圖
目前文暉板塊在售新盤就一個中海·望廬,在2019年4月26日拿地,成交地價28210元/㎡。
今年6月4日,中海·望廬領出首張預售證,共108套房源,其中115-117㎡高層戶型均價48200元/㎡,139㎡洋房戶型均價54800元/㎡,總價在550萬元起,中籤率僅12.3%。
附近次新房九龍倉·君璽的籤約價在6.7萬元/㎡左右;最近的野風·現代雅苑籤約價約4.5萬元/㎡。
2
龍塢再推宅地,限價37100元/㎡
路勁22501元/㎡拿地
6月底,龍塢剛剛成交了兩宗宅地,作為龍塢風景區稀缺低密地塊,竟然雙雙底價成交,由蕭山房企萬良拿地。而一直深耕龍塢,被業內預測最有可能出手的綠城,卻不見身影。
轉眼,龍塢又一宗低密宅地出讓,這一次,綠城會出手嗎?地塊就位於萬良地塊南面,綠城理想小鎮項目北面,容積率1.2,可建面積26726.4㎡,精裝限價37100元/㎡。
答案來了。經過19輪競價,由路勁以6億元拿地,成交樓面價22501元/㎡,溢價率17.6%。
龍塢地塊位置(圖源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
綠城理想小鎮項目的容積率同樣為1.2,就在2020年5月7日拿地,成交樓面價23638元/㎡,溢價率28.08%,限精裝均價37100元/㎡,和此次掛牌地塊相同。
龍塢茶鎮 圖源:視覺中國
目前,之江新城核心區在售項目主要有兩個,仁恆祥生·珊瑚世紀,拿地價19040元/㎡,精裝高層均價38000元/㎡,疊墅均價52891元/㎡,平均中籤率約19%。
還有祥生·雲境,拿地價19608元/㎡,並包含自持50%,小高層均價38600元/㎡,疊排53821元/㎡,平均中籤率約16%。
3
佳兆業以封頂+自持拿下城東新城宅地
精裝限價未漲,仍為46500元/㎡
去年11月19日,城東新城上一次出讓宅地,由德信拿地,由於是商住地塊,成交地價僅16842元/㎡,精裝限價46500元/㎡。
時隔半年,城東新城再推宅地,建築面積88195.2㎡,其中須配建10%公租房,起拍樓面價24912元/㎡,而精裝限價持平,仍限價46500元/㎡。
此次出讓的是純宅地,相當受捧,開拍後僅十分鐘左右便拍至封頂價,最終由佳兆業以自持4%成功拿地,成交樓面價32282元/㎡。
天城單元地塊位置(圖源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
目前,城東新城在售新盤不少,例如東潮府、景粼天著等等,精裝高層均價約4.6-4.7萬元/㎡,洋房、疊排等均價在4.7-5.5萬元/㎡左右。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