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育研討會召開 學大教育分享「雙螺旋」實踐

2020-12-17 中國網教育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主辦、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學大教育共同承辦的「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大數據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和教育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育研討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有關領導、高校相關領導、大數據相關企事業單位等近百位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就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教育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學、教育大數據變革未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大數據與教育的結合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追求。教育大數據專業委員會作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分支機構,將與國內教育改革的先進區域和優秀中學攜手共建「基於數據支撐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項目,深度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學大教育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其在教育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學方面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獲得了社會各界與專業研究機構的認可。

此次會議中,學大教育CEO、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金鑫發表了題為《大數據推動個性化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的主旨報告,詳細介紹了學大教育如何利用大數據賦能個性化教育,通過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教育 「成績、成長、成才」的全路徑。

金鑫指出,利用大數據賦能個性化教育,可以做到全面記錄並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成長軌跡,對學生的「成績、成長、成才」全過程提供科學指導,實現因材施教和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通過「雙螺旋」戰略,學大教育將線上、線下數據打通,通過對線下教學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形成個性化學習方案的完整閉環;而基於「雙螺旋」的「五位一體」個性化教育全流程,包括學情測評、制定方案、教學實施、智能檢測、答疑訂正五個環節,全面滲透線上、線下教學。

在「五位一體」學情評測環節,學大教育開發出了集個性化學習測試、診斷、指導方案於一體的學情診斷系統——PPTS測評系統,該系統可全面採集學員的各項信息,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學員的精準用戶畫像,給出詳盡準確的測評報告及精準的學習建議,為學生定製專屬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在教學實施環節,學大教育打造了集成大數據的在線教育平臺,依據大數據產出的精準輔導方案,實時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課堂進度及授課方式,精準指導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智能題庫則通過全學段、全學科學情診斷,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智能檢測。從多個維度,精準、高效地捕捉學生的學習漏洞,實現智能答疑。「五位一體」可實時、持續地對學生的知識狀態和能力水平進行評估、診斷,更新學生個人畫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且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全面助力學生學習成績提升。

集成了大數據技術的「雙螺旋」、「五位一體」,是學大教育在大數據賦能個性化教育方面的重要實踐,學大不僅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學生的興趣、動機、習慣,能夠從根本上識別出學習背後的問題,助力學生成績的提升,還通過多年的數據積累以及分析,識別並推算出學生的整體學業、職業規劃。學大的教學產品不僅包含學科輔導、藝考課程、素質拓展等課程,還包含了生涯測評、新高考選科指導、升學通路設計、志願填報等學業、職業規劃課程,這些課程通過使用科學的測評工具,對學生的潛能、人格、興趣、學習特徵、心理健康等進行綜合測量,幫助學生完成自我認知,並且在新高考政策環境下,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甚至定位未來的職業方向,以此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的「成績、成長、成才」,承接個性化教育的全路徑培養。

在9月26日舉行的授牌儀式中,學大教育作為副理事長單位接受授牌。未來,學大教育將深度參與「基於數據支撐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項目,挖掘新高考背景下強基人才學習培養模型,為國家重大戰略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金鑫表示,學大教育成立19年來,一直致力於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助力推動中國教育改革進步。利用大數據驅動個性化教學,並且實現個性化教育的發展,已顯示出巨大價值,是未來個性化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集成了大數據技術的「雙螺旋」、「五位一體」則是探索未來個性化教育的重要實踐。學大教育致力於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優質、全面的個性化教育,為學生的「成績、成長、成才」提供助力,為未來的個性化教育探索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2020中小學智慧教育研討會在行遠小學召開
    ');}-->   人民網重慶12月28日電 12月26日,「5G技術下的學校教育生態--2020中小學智慧教育研討會」在兩江新區行遠小學召開。研討會談到,兩江新區區域優越,產業發達,是重慶智慧之城和創新之城,「兩江新區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智慧教育,各中小學的智慧教育在新區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校園三治融合的大環境下蓬勃發展」。  在《行遠如雁,志在遠行》課程秀中,孩子們以飽滿的熱情拉開了會議的序幕。
  • 在博實樂看見"新素質教育":教育部課程中心研討會召開
    12月10-1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第二屆實驗區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在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和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召開。看見個性化學習的未來指引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雲龍指出: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以科技手段和數據驅動的"因材施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育要關注和探索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個性化學習。
  • 基於數據智能的區域教育大平臺建設與應用實踐
    教育部於2019年5月確立北京市東城區、上海市閔行區、湖南省長沙市、廣東省廣州市、河北省雄安新區等首批8個「智慧教育示範區」,各省市也在積極推動區域內「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各類示範區的實施方案和建設重點涵蓋了區域大平臺的融通建設、「教、學、研、評、管」教育全過程場景的應用,強調數據驅動、服務體系與教育治理,區域教育大平臺的建設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數據智能引領是新時期區域教育大平臺建設與應用的重要方向
  • 教育未來 因A.I.而能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召開
    、全場域的大變革,實現對傳統教育的理念重塑、結構重組、流程再造、文化重構,逐步形成促進人的全面、自由、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新生態。、大數據技術識別人才、賦能老師、智能評價、助力學習,促進教育公平。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
  • 大數據教育應用的限度
    那麼,大數據作為一種數據樣態、技術手段,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究竟給教育已經帶來和將要帶來什麼,如何看待大數據在推動教育變革中的作用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界已不乏討論,聲音也是多種多樣,並且可以斷言,伴隨科技進步和大數據、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介入程度不斷加深,這方面的討論將更加熱烈。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思想碰撞——樂山師院召開研討會推進教育教學...
    如何改革教育教學體系?5月14日,樂山師院召開教育思想研討暨教學改革研討會,對疫情後人才培養的專業化、職業化、個性化、複合型「三化一型」培養理念展開思想研討。校長王輝出席研討會並講話,副校長張元勤主持研討會。繼續教育學院、信息技術與實驗保障處、教學部分別從職業認證體系建設、後疫情時期教育信息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十四五」期間學校專業調整思路等方面作了匯報交流。
  • 5G+教育,助力個性化智慧教育發展
    •西部國際博覽城隆重召開。「雲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運營總監;新東方教育行業研究院院長等,分享了智慧教育如何在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下,打造出在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和泛在化的新型教育環境背景下的創新教育形態和教育模式。
  • 學堂在線 - 第五屆大中華區在線教育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學堂在線 - 第五屆大中華區在線教育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6 月 21 日,由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主辦、學堂在線承辦的第五屆大中華區在線教育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
  • 學慧網CEO高燕出席新華網教育研討會,分享在線教育的革新發展
    學慧網CEO高燕受邀參加新華網教育研討會,探討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革新發展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市場迎來爆發性需求湧入,也帶來了教育的新變革。疫情進一步推動傳統教學向線上教育轉移,快速實現培養全國用戶「雲學習」的習慣。然而隨著在線教育市場的持續升溫,在線教育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湧入,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對於在線教育機構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 大數據給教育帶來怎樣的可能?
    用便於理解的方式描述數據,從而建立可視的機器學習的模式;5、模型構建。就是使用通過大數據分析開發出的模式進行「元學習」。這些技術將幫助教育工作者更加有效地指導學生朝著更加個性化的學習進程邁進,並通過大數據來創建為提高學生成績提供支持的學習分析系統。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探討智慧教育發展
    12月11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
  • 釘釘「未來教育實驗室」北極星Ai專項課題研討會在釘釘總部召開
    北極星AI助教|讓教學更高效2020年5月29日,阿里釘釘「未來教育實驗室」北極星Ai專項課題研討會在釘釘總部召開。從左至右為:施建國、方永新、蔡志濤本次會議重點對《北極星·基於知識圖譜和自適應學習的個性化作業本》接入釘釘平臺的定位及發展方向做了深入研究。
  • 2020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研討會在京召開
    、學碩世紀(青島)創新技術服務平臺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了的「學碩創新工作站-數字經濟專業站項目發布會暨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研討會」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她結合華為與萬學教育在數字經濟產業領域做出的探索進一步表示,健康的人才生態是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華為持續在人才聯盟建設、人才標準制定、人才價值傳播方面搭建高校和企業的橋梁。「希望在數字經濟產業的大背景下,攜手萬學教育共同打造好數字經濟產業人才培養方案,真正助力數字經濟產業人才的培養。」
  • MBA教育中心召開培養方案修訂研討會
    2021年1月14日,MBA教育中心召開培養方案修訂研討會,會議以線上視頻和線下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新版MBA培養方案,一是要從培養目標上總體體現品牌特色教育成效。在專業方向方面,立足於華電的品牌特色和專業認證未來發展的需求來構建;在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設置上,根據能源行業飛速發展來更新和設計。二是要在培養過程中加大管理實踐教學,打造「校內+高管+企業」三維一體的教學模式、著重於學生管理能力的提升,真正實現培養企業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與會的嘉賓積極進言獻策。
  • 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研討會召開
    中國日報網12月15日電 (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由浙江師範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線上研討會召開。作為2020年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此次研討會聚焦「政府間國際中文教育合作項目現狀及展望」和「如何更好支持亞洲各國中文教學高質量發展」議題,邀請阿聯、沙特、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政府官員、海外華人組織代表、中外高校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進行充分交流,總結和分享經驗,共同為推動亞洲國家中文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20多個國家的150餘名相關領域代表踴躍參會。
  • 山東省教育評價改革專題研討會在東營市召開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新近頒布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12月5日至6日,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在東營市召開省教育評價改革專題研討會,聚焦教育評價攻堅核心問題,探索實踐教育評價改革任務,共謀教育發展大計。
  • 天津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12月18日上午,天津大學以「追求卓越的研究生教育」為主題,舉辦研究生教育改革國際研討會,邀請了五位熟悉海外高校辦學和運作模式的大學校長、院士,分享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的探索與體會,共商研究生教育未來發展的路徑與舉措。
  • 數據驅動教育治理,碧桂園雲蝶亮相第78屆教裝展
    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於10月23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去年在青島舉行的第77屆教裝展上,雲蝶科技首次亮相即收穫了廣泛地關注。今年,雲蝶科技在數據驅動教育治理上重點發力,攜全新產品體系亮相展會,再一次向用戶交出了年度創新的成績單。
  • 中國移動「和教育」智慧校園研討會在南通召開
    近日,由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主辦,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南通分公司承辦的中國移動「和教育」智慧校園研討會在南通金石國際大酒店成功召開。江蘇省電教館館長姚志化、主任王西祥,南通教育技術中心主任秦衛東,南通移動總經理萬欣、副總經理吳扣樹及各縣市區教育局領導、重點學校分管信息化負責人參加活動。
  • FCES2019 panel7: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將引領未來教育變革
    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係的渴求,取而代之關注相關關係。這恰恰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狹隘的思維慣例。在數據成為第一動力的時代,教育也要講究人機物三元融合系統的信息化。周教授提出一個概念即:數據驅動的計算教育學。它與傳統教育的區別在於:它有沒有真實的數據?有沒有形成閉環?能不能以人推己,用大數據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