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聊消費電子中的代表——智慧型手機。
聞泰科技2015年借殼上市,主營手機代加工業務,是國內最大的手機代加工ODM模式企業。
2018年收購了安世半導體,布局功率半導體領域。2019年繼續增持安世半導體,並且通過證監會批准,本次增持完成後將持有安世半導體98%的股權,一躍成為全國最大功率半導體企業。
同時這隻股票最近也是得到北上資金的熱捧,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大量的增持聞泰科技,截至目前增持比例已經達到5.3%。公司股價從去年上半年至今上漲了400%。
但是通過我們研究,公司近一年漲幅過大,股價嚴重高估,投資風險過高。
1
公司簡介
聞泰科技成立於2006年,最早是一家手機品牌方案設計提供商, 2008年轉型ODM模式(原始手機設計製造商),伴隨著3G的到來,藉助「中華酷聯」的飛速發展,公司的迎著東風快速崛起。2014年隨著4G的帶來,手機運營商降低了對終端的補貼,眾多手機廠商黯然退去,而公司與華為,魅族等深度合作,成為ODM行業龍頭。2015年借殼「中茵股份」上市,2018年公司收購安世半導體,安世是集設計製造封測一體化的半導體廠商,自此公司覆蓋從晶片設計到終端的所有環節。
2
管理層及股權結構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學政,也是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學政畢業於廣東工業大學,曾經就職於意法半導體和中興通訊。
公司多次通過收購實現控股安世半導體98.23%,公司董事長張學政兼任安世半導體CEO,收購完成後張學政及其一致行動人為公司股份佔比從16.99%降至15.3%,依舊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珠海格力及其一致行動人控股10.3%,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雲南城投及其一致行動人控股9.88%,為第三大股東,上海鵬欣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控股6.6%,為第四大股東。除了上海鵬欣,其他控股股東背後都是國資委。
3
公司概況
3.1 重組歷史
公司前身為中茵股份,2015年4月中茵股份發布收購預案,擬通過定增方式收購聞泰通訊51%的股仹,同年11月公司收購重組預案,擬以「資產置換+現金購買」的方式收購聞泰通訊剩餘49%的股權。2017年1月,完成對聞泰通訊100%控股。2017年8月,中茵股份正式更名為聞泰科技,完成轉型。
2018年10月25日,聞泰科技發布收購預案,收購安世半導體,截至目前公司間接持有安世集團股權份額將由74.46%上升至98.23%。
3.2 公司業務
公司收購安世半導體後業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傳統的ODM業務,一部分是安世的半導體業務。我們將這兩部分業務拆分來分析各項業務的增長點。
a、ODM業務
電子終端的生產一般分為以下五種模式,OEM模式不需要經營利潤率比較低,比較依靠規模效應,通過大規模降低成本;EMS是在OEM的模式上為品牌商提供原材料的採購,以及配送,售後等服務,擴展了代加工企業的利潤空間;IDH模式是指幫助品牌商提供設計服務,外包製造環節,對於公司的研發設計能力要求比較強;ODM模式就是目前公司實行的模式,參與部分設計和採購;OBM模式則是從設計,採購,製造完全一體化的模式,這種模式建立難度比較大,風險比較高,一般是品牌商自己最核心的旗艦機採用這種模式,而低端機則採用其他集中模式。
因為公司的模式,所以公司代加工的基本都是中低端手機,利潤來源分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物料自供,品牌商會給予代加工廠一部分物料代採購的權力,而代加工廠可以依靠強大的規模效應,提高在上遊的議價權,從供應鏈獲取較高的利潤;
第二部分:整機加工,向品牌商收取代加工費用,由於下遊客戶集中度比較高,品牌力強大,議價能力偏弱;
第三部分:研發設計,這部分是利潤最為豐厚的部分,由於低端機品牌商會給予代加工商部分設計權限,代加工廠可以幫助品牌商設計產品,這個就比較考驗公司的研發能力。
根據產業鏈調研2020年華為、小米、Oppo、Vivo新款手機以5G為主。5G智慧型手機價格在2020年一季度進入2000元區間,在2020年第三季度進入1500元區間,當5G手機價格下探到1500元時,意味著有望對4G手機實現完全替代。而根據高通和MTK兩家晶片推出的時間來看5G中低端晶片基本從2020年Q1-Q2可以實現量產,進而滿足5G低端手機ODM量產需求。
而5G手機出貨量在持續增加,前期由於技術和成本各種原因,5G手機價格都比較高,處在中高端,低端機人群無法覆蓋,而後續各家品牌商在小米的引領下不斷的降低手機價格,推出低端機,而這部分正好是覆蓋人群最大,也是ODM業務所覆蓋的方面。
從全球ODM模式的出貨量來看基本保持穩定,佔比保持在30%左右。對於ODM公司來說,規模決定利潤,依靠市場規模優勢不斷的提高市場集中度,龍頭企業搶佔小企業業務,小型ODM企業廠商在出貨量低,議價權低的雙重壓力下逐漸被淘汰。目前ODM市場馬太效應愈加明顯,前三大廠商聞泰,華勤,龍旗CR3市場佔有率已經從2016年的35.9%達到了2019年的65.1%。
聞泰科技2018年出貨量9020萬臺,全球市場ODM市佔率為21%,為全球第一。2019年出貨量1.1億臺,市場佔有率27%。假設全球ODM出貨量穩定在30%,聞泰科技在2020/2021/2022年的ODM業務穩定增長,則聞泰科技2020/2021/2022年出貨量可以達到1.3/1.4/1.45億部。
b、安世半導體業務
功率半導體器件(PowerSemiconductor)是電力電子裝置實現電能轉換、電源管理的核心器件。主要功能有變頻、變壓、整流、功率轉換等。功率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於移動通訊、消費電子、電動車、軌道交通、工業控制、發電與配電等行業。從集成度來說主要分為分立器件、集成電路(Power和模組三類。安世半導體是全球半導體標準器件龍頭,前身是NXP標準產品事業部,2017年開始獨立經營,現成為世界排名第八的功率半導體巨頭。
目前的產品包括雙極性電晶體和二極體、ESD保護器件、邏輯器件以及MOSFET器件,2019年四條產品線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分別為39%/14%/16%/31%。功率半導體廠家一般都採用的是IDM模式,功率半導體最重要的是穩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設計和製造同時進行,製造和封測的成本佔了總成本的90%以上,而設計成本相對較低。安世目前擁有兩家晶圓加工廠,三家封測廠,一家ITEC研發中心。
從下遊市場看,安世產品作為基礎電子元件應用於汽車、通信、工業和電力、消費品以及計算機等領域,其中汽車為其主要下遊領域(2019年收入佔比44%)。從地區分布看,安世產品主要應用於大中華地區(2019年收入佔比42%)。
公司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維持在較高水平,20172018年,公司平均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3.91%、86.93%。2017/2018年,公司加權平均產銷率分別為:100.08%、100.17%。產能利率的滿載是公司未來營收增長的主要瓶頸,預計聞泰收購安世後,會採取入股其他晶圓廠、新建產能、外包部分低毛利產品等方式擴充產能。
功率半導體市場最大的驅動力來自汽車電子,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功率半導體用量將大幅提高。根據Yole數據,傳統燃油車單車半導體器件價值為355美元,純電動、混合動力汽車半導體器件價值為695美元,增幅為96%。其中功率半導體用量約為:傳統燃油汽車17美元,輕混車MHEV90美元、混動車(HEV305美元、純電動車(BEV350美元。2018年車用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為11.98億美金,至2024年有望達到37.61億美金,年均複合增速為21%。公司從2016年開始布局汽車電子領域,入股車聯天下。並與車聯天下合資成立上海聯天科技,股份佔比30%,未來在於車聯天下的合作下有望拓展安世半導體的業務。
4
財務分析
4.1 資產結構和償債能力:負債率較高,下遊議價能力偏弱,營收帳款比例大,上遊議價能力強。
4.2 期間費用:公司的期間費用總體比較穩定,因為公司的模式所以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都比較低,關鍵還是在於原材料成本和製造費用的控制。
4.3 周轉情況:從各項的周轉指標來看公司周轉比較良好,存貨周轉持續加快,應收應付周轉持續變慢,但是應付比應收持續慢20天左右,說明公司對於上遊供應鏈管理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4.4 盈利能力:公司由於業務的特殊性,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比較低,經營難度比較大,公司與安世並表後由於安世的產品毛利率比較高,帶動公司總體毛利率上升。公司淨資產收益率波動比較大,和銷售淨利率基本一致。
4.5 盈利質量:從現金收入比來看,公司的現金收入比基本在80-90之間,總體比較偏低,主要還是下遊品牌商比較強勢,公司應收帳款比例比較高,導致公司現金收入比比較低。
5
估值
公司兩項業務,ODM業務我們選取工業富聯作為對比對象,半導體業務我們選取揚傑科技,華潤微,臺基股份作為對比對象。我們給與公司39倍的PE,公司在2020/2021/2022年的合理股價應該為93/115/128元。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股價已經高達126元,投資風險比較大。
——— / END / ————
風險提示:本公眾號裡任何作者的發言,都有其特定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決策需要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
新浪微博@華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