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人社局積極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工作理念,自今年3月起,在全市23個示範鎮(街道)全面打造調解、監察、仲裁「三位一體」一站式維權平臺,建立勞動糾紛基層化解機制,不斷提升勞動糾紛基層化解能力,力爭實現70%以上勞動爭議糾紛在基層化解。截至10月底,全市示範鎮(街道)共接收勞動爭議糾紛案件1348件,通過調解的1292件,調解成功1130件,補發勞動者工資1535.01萬元。
掃碼維權三日辦結
淄博市人社局開發上線了「勞動監察公共服務平臺」,首推掃碼投訴三日快速辦結機制。勞動者只需要掃一掃二維碼,便可高效便捷地進行勞動維權。
淄博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處處長車新鵬介紹:「市縣兩級安排專人負責掃碼平臺的操作、投訴舉報信息的接收以及案件查處情況的日報告,12333負責投訴者滿意度調查通報。公開承諾當日受理、次日對接、三日反饋、專人督辦、辦結銷號,將一般和輕微違法行為辦結時限壓縮至三個工作日內完成,比法定期限大大縮短。」
同時,根據管轄劃分,全市各級人社部門利用聯動平臺,快速完成案件流轉,確保投訴舉報信息能及時得到處理,實現勞動維權「一網通辦」。
掃碼平臺上線至今,當地接收投訴舉報信息共計938件,三日辦結率75%,滿意率96%;責令用人單位補發工資3042.29萬元;其中掃碼投訴量佔比達35%,已成為淄博市勞動者投訴維權重要渠道。
完善1+X模式合力化解矛盾
淄博市人社局建立部門聯動的1+X多元化維權模式。「1」是指人社部門勞動糾紛調處力量;「X」是指綜治、司法、住建、公安、法院和工會等部門。勞動糾紛涉及到哪個部門,就由哪個部門參與。發揮職能部門的職能優勢,合力,高效、精準化解矛盾。
近日,楊某高、劉某、譚某權、陳某和吳某等18名湖北籍農民工到臨淄區稷下街道勞動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反映某建築公司及工程(木工)總承包人李某文拖欠工資約7萬元。稷下街道勞動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工作人員掌握基本案情後第一時間做了匯報。住建、信訪和人社等部門迅速組成聯合處置小組。
在聯合處置小組主持下,建築企業李某、工程(木工)總承包人李某文與工人代表在稷下街道勞動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展開了協商。經過6個小時的協調,李某文答應當晚支付5000元,作為這18名農民工投訴期間的生活費,並承諾於當日下午5點前全部支付所拖欠的工資。
臨淄區人社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李長軍告訴記者:「稷下街道整合了勞動監察中隊、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和勞動仲裁職能,建立起一站式勞動維權平臺。實行一人多崗模式,平臺人員既是調解員又是兼職監察員和仲裁員。實行一窗受理、聯合辦公、快速解決,靈活運用調解、監察、仲裁手段,及時化解勞動糾紛,探索形成了『三位一體』一站式勞動糾紛處理格局。」
一崗多員「以案定補」
針對鎮(街道)編制落實難、經費保障難、工作人員少等實際情況,淄博市、區(縣)兩級人社部門通過以崗代訓、集中培訓、以案施訓等方式,實行「三位一體」平臺工作人員既是調解員又是兼職監察員、仲裁員的「一崗多員」模式,以此整合三方業務,靈活運用調解、監察、仲裁手段及時化解勞動糾紛。今年以來,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共培訓「三位一體」平臺工作人員720餘人。
8月21日,淄博市人社局聯合市財政局印發《勞動爭議調解辦案經費補助管理辦法》,創新推出「以案定補」工作機制。根據案件調解難易度,給予每件調解案件100元-500元不等且每月不超過1200元的補助,進一步調動了「三位一體」平臺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升了調解工作質效。
淄博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李誠介紹:「《管理辦法》的出臺,是淄博市人社局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具體體現,將進一步完善全市勞動爭議調解機制,提升全市基層調解組織工作效能,同時也標誌著淄博市勞動爭議處理工作在對標先進、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跨出了重要一步,為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