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青 青島報導
為方便勞動者便捷高效維權,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創新開發手機舉報投訴平臺並於2019年11月正式上線運行。據悉,該平臺上線一年多以來,已累計接收勞動者提交的舉報投訴線索1萬餘件,真正實現了「指尖上的維權」。
異地投訴追回工資及欠繳的社會保險費
投訴人張先生說:「手機操作不到2分鐘,單位拖欠我的1000多元工資就要回來了。」
2019年11月4日,勞動保障監察手機投訴舉報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當天立即收到了第一個投訴件。投訴人張先生從青島某實業有限公司離職後,原公司欠發其1000餘元工資,且未繳納社會保險費。因張先生已在河南工作回青辦理投訴不便,得知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手機舉報投訴渠道的他立即登錄平臺填寫了投訴信息。後臺工作人員獲取該欠薪線索後,考慮到張先生的實際情況,經於該實業有限公司多次溝通協調,成功幫助張先生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資及欠繳的社會保險費。
「手機舉報投訴平臺上線後,我們通過降低舉報投訴門檻,簡化舉報投訴材料等方式,為當事人勞動維權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體驗」,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負責人介紹說,「當事人通過平臺提交的違法線索,我們指派專人接收審核,符合立案條件的在5個工作內日及時立案查處。」
手機投訴舉報平臺接收案件量超出全市窗口立案量近20%
監察員小藍說,「手機舉報投訴平臺接收的案件數量已經超過了窗口接案量,新渠道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經過近半年的運行推廣,加之受今年以來疫情影響,截至2020年4月底,勞動保障監察手機投訴舉報平臺接收案件數量已超出全市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窗口立案量的近20%。作為青島市勞動保障維權序列的一名「新兵」,手機舉報投訴平臺第一次由「配角」變「主角」,正式開始發揮勞動保障監察主渠道作用。
據悉,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手機舉報投訴平臺接收的簡單案件實行「先行協調」制度,對事實清楚、案情簡單、證據充分的案件,由勞動監察員主動聯繫用人單位進行普法教育和溝通協調。無法通過協調解決的,充分運用「雲維權」手段,打破傳統辦案模式,簡化辦案流程,由現場檢查變為網絡調查,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搭建勞動維權大資料庫分析案件信息
2020年8月17日,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通過平臺處理案件線索時,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遼寧某保安服務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監察員通過記錄檢索發現,該單位在7月曾因拖欠5名勞動者工資被投訴,當時經監察員電話協調後補發了勞動者工資,僅1個月後又出現欠薪投訴,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立即決定對其開展全面檢查並最終排除了相關欠薪隱患。
「手機舉報投訴平臺既是為勞動者開設的維權渠道,也是為我們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搭建的勞動維權大資料庫。通過對平臺案件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將為勞動監察精準執法指明方向。」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負責人介紹說,「對違法事實輕微的單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通過電話告知單位限期整改,提供用工指導服務,鼓勵支持企業協商解決矛盾糾紛。對多次發生違法行為或拒不改正的單位,我們將依法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