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機制的設計必須「技術中立」 具有細分電力品種

2020-12-1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核心閱讀

電力規劃的本質就是在滿足國家能源轉型發展目標和經濟社會環保要求等基礎上,給出電力發展的總量、結構和布局,以確保未來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和技術經濟性。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配套政策措施、市場機制、市場監管及時跟上。

電力市場建設和發展規劃是當前我國電力行業的兩件大事。與國外市場成熟國家不同,他們基本已進入電力需求相對飽和的發展階段,所以其市場機制建設和能源電力轉型所面臨的主要是存量優化問題,而我國電力需求到2030年甚至2040年之前還會有較大增長空間,既面臨存量優化,也要考慮增量發展。

電力系統綜合成本的發現,需要中長期的電力市場。不管什麼類型的市場,都可以從中發現價格,只是所涉及的產品類型和價值點有所區別。縱觀各國的電力市場實踐,電力市場的架構和機制呈現越來越多元的趨勢,所以要結合當地實際設計市場機制。僅從市場合約的時間長短來看,可以有現貨市場、短期市場和中長期市場。現貨以日內市場為主,或者再加上日前市場;中長期市場應該以年為單位,是多年的或者至少是跨年的;短期市場則介於現貨和中長期之間。現貨市場價格主要反映的是電力生產的邊際成本和系統供應能力與最大需求之間的平衡關係,前者對應市場的最低交易價格,後者對應最高交易價格(亦是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時間性)。而反映整個電力系統安全可靠供電的綜合成本,也就是包括建設投資、運行管理、納稅等各種費用的成本,則需要中長期的市場才能發現。這樣的市場架構,可能才能兼顧運行和發展兩方面的需求。歐美等國近年來著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進入競爭性市場,其中一項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方與電網企業或者售電公司籤訂長達10年以上的中長期合約。這些舉措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借鑑。

沒有完美的電力市場,但市場機制的設計必須是「技術中立」的,必須要基於對整個電力系統安全可靠和經濟高效供電能力的貢獻,或者說,基於其在市場上的價值貢獻。目前各省在電力市場的設計上各有取捨,雖然沒有完美的電力市場,但如果能夠把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和相互關聯關係考慮到,在這樣的基礎上設計的市場應該都可以在推進行業發展方面發揮作用。在大量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儲能以及包括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小型的戶用儲能設備等分布式能源資源接入後,市場機制需要如何設計和調整,是各方面需要儘早考慮的問題。這些能源資源接入後,電力系統將會形成一個非常多元化的發展態勢,也會有更加多元的市場主體,這種情況下電力市場的設計必須要基於價值或者是基於對整個電力行業發展的目標,也就是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目標。只要對這個目標有貢獻,都可以變成市場產品,這裡不僅包括電力市場的主產品,即傳統的電能量,也包括為瞬時電力平衡提供支持的容量市場,以及在大比例變動性電源(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接入後變得更加稀缺的可調度性,以及爬坡速率等等。

所以在市場設計層面要建立一個具有細分電力品種的市場,要充分體現電力特性和商品特性,這是我們在市場設計層面需要高度關注的。另外,可再生能源跟常規電源比更加清潔,這種清潔的特性也是一種價值,屬於社會價值,這種價值需要通過其它政策措施來加以體現,比如,碳交易市場、綠證市場等等各種配額市場。顯然,在這些市場中,化石能源是沒有優勢的。因此,影響未來電力發展的市場不僅只有今天討論的物理性質的電力市場,碳交易、綠色配額、節能配額交易等,政策性市場同樣至關重要,這樣一個綜合的市場化架構,才是體現未來電力發展的市場體制。

有必要根據市場化格局下的多元主體博弈去完善市場環境下的規劃。由於我國電力需求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做好發展規劃研究並由政府出臺規劃綱要是實現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必要工作。隨著全國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深入推進,電力規劃已無法迴避市場影響。

在電力規劃階段考慮市場環境,要把握兩點,一是要根據多元主體博弈的格局對傳統規劃的邊界條件、約束條件、重要參數等進行補充、完善和修訂;二是要正確認知和處理好市場主體個體最優的追求與系統整體最優之間的矛盾。傳統電力規劃是基於整個系統綜合成本最低、國民經濟效益最好的視角,將電力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規劃、設計,並不考慮多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分割。但事實上,每個投資主體都要尋求財務最優,這就涉及到個體利益與全局經濟性之間的矛盾。而且,個體的投資及運行決策是基於財務成本和收益來做最優決策,所以在市場環境下進行電力規劃時,需要對一些邊界條件、約束條件及其參數做必要調整,甚至可能需要增加一些新的邊界條件和約束條件。

電力規劃的本質就是在滿足國家能源轉型發展目標和經濟社會環保要求等基礎上,給出電力發展的總量、結構和布局,以確保未來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和技術經濟性。但按照這樣的總量、結構和布局能否達成我們的目標,還需要配套政策措施和市場機制,還有市場監管。在向市場化轉型的過程,市場監管的重要作用必須得到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國外電力市場最新趨勢和對我國的啟示
    二、2019年主要國家電力市場化改革大事記美國促進新能源消納,對市場機制進行優化。為促進新能源發展,美國各ISO/RTO均在對電力市場關鍵機制進行優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擴大市場範圍、豐富輔助服務交易品種、確保資源充裕性、鼓勵儲能參與市場等。
  • 山西以市場機制推進電力市場建設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通過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建立健全「體系完備、規則健全,主體規範、信息透明,監管有效、風險可控」的市場機制,發揮好電力對經濟轉型的基礎性、帶動性、保障性作用,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 健全現貨分時分區電價機制!江蘇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出爐!
    《意見稿》指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包括調頻和備用輔助服務,允許具有負荷調節能力的電力用戶及其他輔助服務提供者參與輔助服務市場,輔助服務市場與電能量市場聯合優化出清,逐步推動現貨電能量市場代替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電力輔助服務價格包括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價格。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建立輔助服務費用分攤機制。
  • 我國電力需求響應發展現狀及如何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從歐美國際經驗來看,實現需求響應與電力市場的有機銜接是保障需求響應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構建與我國電力市場體系相適應的需求響應市場機制至關重要。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國當前需求響應的發展現狀,結合我國電力市場發展的未來趨勢,總結提出了未來我國需求響應市場交易機制的發展路徑。
  • 周杰:淺析當前日本電力體制改革與市場建設新形勢②
    1、 新市場在整個電力市場系統中的位置及其相互關係總體來看,新一輪日本電力體制改革所開啟的新電力市場建設增加了輔助服務市場,進一步豐富了市場交易品種,滿足市場主體的交易需求,完善了電力市場交易機制,但另一方面這些新市場的制度設計過於複雜,過於強調頂層設計的政策引導作用,反而背離了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競爭、提高效率的初衷,電力供給和交易成本反而增加。
  • 西北地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運營的實踐思考
    同時,西北地區連續三年成功應對黃河流域來水偏豐局面,通過全周期、全範圍、全品種等市場化交易措施解決青海富餘水電消納問題,青海清潔能源外送由2015年的13.46億千瓦時,增加到2019年的204億千瓦時。三是交易品種和市場機制有效完善。
  • 電力現貨市場設計宜考慮「第三方」監測
    這些問題都需要尋找到科學合理的答案,並在電力現貨市場設計中得到重視,才有助於維護良好的電力市場秩序,保護市場主體的合理權益。市場監測內容是什麼?「第三方」監測的內容,與電力商品交易的特點息息相關。電力市場與其他商品交易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的區別。一是電力市場必須保證實時供需平衡,否則可能導致大面積停電,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甚至社會動蕩。
  • 電力中長期基本規則修訂解讀:重申與調整
    重申了電力中長期交易規則適用於非現貨試點地區,在增加市場成員、豐富交易品種及方式、完善交易機制及流程、培育用戶帶曲線交易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整。未來的作用發揮還將取決於各地實施細則的制定。受我國電力工業長期施行計劃機制以及電力系統運行專業性較強等因素影響,在2015年,市場主體普遍對現代電力市場以現貨為核心的概念認識不深,並且當時預計現貨交易對技術水平和市場主體素質要求較高,開展現貨交易需要在技術支持系統、電力系統調度運行方式等方面做2-3年準備,因此2019年前,尚無按照配套文件二運行「現貨+中長期」市場的地區,各地開展的均是「計劃調度+電力直接交易」的交易模式。
  • 綠色和平電力系統低碳轉型沙龍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
    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沙龍發言中表示:對中國來講,現在承諾的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非常具有挑戰性,其中電力行業要在2030年前儘早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更多強調跟十四五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更多的考慮去增加綠色供給、投資、就業,特別是更好的推動低排放電力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
  • 經驗|歐美典型電力市場操縱行為及市場監管措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隨著中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市場交易體系和交易品種日趨複雜。未來各類交易品種交織關聯,將導致電力市場操縱行為日益複雜和隱蔽。雖然中國電力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與歐美成熟的電力市場相比仍存在較大差異,但在市場模式和定價機制等方面卻存在一些共性。因此,研究分析國際上成熟電力市場中存在的典型市場操縱行為及其相應的監管措施,對於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平穩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加快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一方面,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  一是要加快構建智能化電力調度交易和運行機制。推動柔性直流輸電,局域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等技術的應用,加快跨省、跨區的電力通道的建設,發揮大電網綜合平衡能力。  二是大力推動傳統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
  • 江蘇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來啦!峰谷電價相關機制將進一步完善
    中國清潔供熱平臺訊:12月14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江蘇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徵求意見稿)》,指出要推動用戶側調節能力發展,通過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用戶側參與電網調節的市場化機制,激發用戶側調節潛力,促進儲能等用戶側調節能力的發展。
  • 攀登電力技術創新高峰——中國能建引領電力工程設計走過70年
    70年來,我國電力工程設計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與新中國電力建設同行,一路篳路藍縷、不畏艱辛,一路櫛風沐雨、步履鏗鏘,一路追逐夢想、砥礪奮進,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題,築起了一座座工程豐碑,引領並推動了中國電力工業技術進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 基於MATLAB的電力電子技術軟體設計與實現
    MATLAB語言作為一種高級矩陣語言,不但在數值計算和符號計算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而且在計算結果的分析和數據可視化方面也有其他類似軟體難以匹敵的優勢。利用MATLAB GUI,即圖形用戶界面,可以提供給用戶一個可以方便地和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流的環境。電力電子技術本身具有實踐性、工程性和綜合性的特點,而且波形分析和試驗驗證環節對於實際應用尤其重要。
  • 區塊鏈技術在電力供需互動領域的應用設想
    該憑證將電網和用戶在執行需求響應過程數據納入區塊鏈校驗記錄,然後運用區塊鏈技術對所有數據進行校核,運用智能合約自動生成電子約定,這樣不僅具有唯一的數字識別,還可以形成多方互信的數據證明,並實現實時可追溯。2020年8月4日,國網寧夏電力研發的國內首臺融合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為一體的區塊鏈一體機成功接入「國網鏈」並上線試運行。
  • 創新電力交易機制 打造清潔能源發展「壓艙石」
    原標題:創新電力交易機制 打造清潔能源發展「壓艙石」 電網有火電、燃氣、水電、風電、光伏、核電、儲能電站等多種電源,各種電源之間如何平衡?清潔能源如何及時消納?如何通過創新電力交易機制,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 廣州市蘿崗區電力工程設計施工品牌
    廣州市蘿崗區電力工程設計施工品牌  五、工程施工要求  5.1工程質量標準:乙方必須執行國家及原電力工業部現行相關標準、規範。工程質量達到國家或專業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5.2乙方在施工現場施工必須服從甲方現場代表的工地現場,配電工程作為本小區總體配套工程的一部分,必須無條件服從甲方現場代表作出對原工程設計進行的變更和對施工現場的總體安排,設計調整甲方現場代表應提前5天以書面形式向乙方發出變更和調整通知,變更不影響本合同總價,但延誤的工期相應順延。消防工程口碑。
  • 《山西省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工作方案》解讀
    從市場體系、交易機構、交易機制、競爭規模等多層面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促使市場在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中逐步發揮決定性作用。在市場體系方面,建立批發、零售兩級市場,引入售電公司參與競爭,打破電網企業統購統銷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化競爭格局。在交易機構方面,組建股份制電力交易機構,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成立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為市場競爭搭建了交易平臺。
  • 解開電力系統靈活性謎題,看能源低碳轉型如何實現
    那麼在這個系統的平衡管理、調度運行上,包括管理規範、技術手段、調度人員的管理方式、用電安排、計劃組合等,肯定要有新的理念進來,並設計出真正有商業模式的行業市場體系。而技術都是指向需求的,要使相應技術潛力發揮作用,要看政策要求和市場機制能不能儘快到位。
  • 從蹣跚學步到披荊斬棘 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
    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沙龍發言中表示:對中國來講,現在承諾的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非常具有挑戰性,其中電力行業要在2030年前儘早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更多強調跟十四五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更多的考慮去增加綠色供給、投資、就業,特別是更好的推動低排放電力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非化石電力、綠氫、CCUS/CDR等大型基礎設施和示範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