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網站報導,博世(Bosch)和戴姆勒(Daimler)兩家企業曾經表示梅賽德斯(Mercedes)汽車將具備「自動代客泊車」功能。現在,2021年的S級轎車將能夠在斯圖加特機場的一個特殊停車場開放使用這一功能。
司機可以開車到停車場入口的一個特殊區域並向車輛發出泊車信號。汽車得到指示停車位置以及如何到達那裡之後,便可以自動前往並停入停車位。當駕駛員在回程時,他們可以在一下飛機後就發出信號,車輛就會返回到準備區域等待車主來取車。
這一切看起來都很好,而且節省了司機幾分鐘的步行時間。另外,這樣特殊的停車場通常距離航站樓都很近。有觀點指出,上述功能描述反襯出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在向客戶提供自動化服務方面進展緩慢。就在Waymo公開展示全自動駕駛機器人計程車可以在城市中巡遊一年之後,人們不禁想知道能夠造出這種車輛的製造商身在何處。
機器人代客泊車其實很簡單,其也是人們最早研究的應用之一。2009年,筆者在史丹福大學(Stanford)親眼看到了這種技術。此後的幾年裡,已有幾家汽車製造商進行了技術演示。在受控環境下低速旅行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其甚至可以在沒有雷射雷達的今天依然完成泊車任務。早在Cruise創立之前,創始人凱爾·沃格特的第一個計劃便是建立一個附加代客泊車工具。
最重要的是,戴姆勒的演示甚至沒有顯示出機器人代客泊車的真正價值。汽車只是移動到停車場的一個空的地方,在一個代客區,這麼做只是為司機節省了一點時間。
未來的汽車將搬到一個代客區密集地停放,就像人類代客停放汽車那樣,但車輛的擺放會更加緊湊。
當一輛車需要離開時,它只會移動一英寸,讓擋在它前面的車也移動一英寸,以此類推,直到擋在它前面的車一起移動給它讓出一條路。
車輛之間甚至停車場之間都不需要進行任何交流,儘管一家智能的停車場可能會根據預期的回車情況,告訴車輛按照合理的方向停車,就像人類的泊車員那樣。這麼做可以讓汽車停在停車場的後面,只會佔據一半的空間,而司機為此只需支付一半的停車費。
事實上,它應該比在機場停車場更進一步。上下車應該在路邊或者在計程車區域,汽車應該慢慢移動到一個偏遠的停車場,那裡距離機場更遠一些,因此停車費會更便宜。
只需支付三分之一的停車費,並在路邊下車,這會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停車服務。甚至可能有足夠的吸引力來與現在大受歡迎的打車或者叫網約車(優步)競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斯圖加特機場的停車費高達28歐元/天。
這一切的關鍵是低速——只需要一個可以接受低速的控制區域,就可以使得自動代客泊車的操作確保安全,甚至不需要封閉道路。如果你能以每小時5英裡的速度在停車場停車,那麼多虧了廉價的短程傳感器,汽車可以在2英尺的距離內停泊好。
當然,能夠在公路上行駛的全機器人汽車也可以自動停車,並且能夠在任何停車場代客泊車,前提是他們能下載地圖和當前的路線指示以找到合適的停車位。這樣的能力將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再向前一步。目前的情況是,自動計程車需要的停車空間已經大大減少了,因為它們會去接其他乘客而不是停在某處,但即使是那些確實需要長時間等待的計程車(以及私人車主的汽車),自動泊車功能也可以大大提高停車效率。
上述功能可以讓車輛停在很多普通汽車停不了地方,比如消防栓和車道前,甚至是交通流量較少時的備用車道上,它們的優勢在於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移動。事實上,它們從來沒有停過車,只是臨時「站一會兒站」。
其結果是,人們在城市中需要的停車空間將大大減少,這將提供一個巨大的機會,使得土地不再用於汽車停泊。在Covid-19疫情期間,所有的餐館都想創造更多的戶外餐廳,其中就包括接管停車場。(在歐洲,這一直是一種常態)現在,隨著人們想要長期這樣做,機器人汽車將幫助更多的空間永久地被釋放出來。甚至可以讓機器人汽車在用餐時間之外停泊在這些空間中,因為他們會在合適的時間離開。
本文作者Brad Templeton是《福布斯》網站的高級撰稿人,曾經在谷歌汽車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