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罵拼多多假貨多?你被資本洗腦了

2020-09-12 有溫度的魚樂

提起拼多多,大家會想到什麼?

假貨,低質,並夕夕?

啟人在後臺收到過很多用戶留言。

比如這種。

還有這種。

但是你注意,這些口口聲聲絕不在拼多多上買東西的用戶,有個共通特點:

他們真的沒有在拼多多上買過東西。

他們口中的假貨不是自身或身邊人的經歷,而是網上聽來的。

我們在百度上,以【拼多多 假貨】為關鍵詞,共獲得了 9050000 個結果。(7 位數)

淘寶的搜索結果,是拼多多的 2.26 倍。

京東是拼多多的 1.49 倍。

數據在這擺著,答案非常清楚,拼多多假貨數量真的是中國第一多?

絕對不是,從規模、體量等任何意義上,拼多多在老牌電商面前,都只是個弟弟。

拼多多為啥賣假貨

只是想告訴各位,大家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被人帶了節奏。

你說拼多多就是個賣假貨的,沒意見。

但是,你得問問自己:拼多多的「作案動機」是什麼。

我們國家現在有兩種電商模式:

一種是以京東為代表的自營模式。

從進貨到銷售,再到物流全部一手掌握。

這種模式有個優點,商品保真、售後省心、物流神速。購物體驗絕對是各家最好的。

但缺點也很明顯,商品數量做不到全覆蓋,且成本高昂,最終的結果就是商品少,價格貴。

還有一種是以淘寶為代表的合作模式。

淘寶只是提供一個平臺給買家和賣家做交易。

商品的進貨、發貨、售後全部由賣家自己處理,出了問題也跟平臺沒關係。

這麼做有個好處,極大滿足了賣家的利益,平臺也沒啥責任。商品覆蓋非常全面,也就是萬能的淘寶。

但是缺點也同樣明顯:商家到底發了什麼貨,淘寶是監控不到的。

平臺對商品,根本沒有保真能力。

你仔細想想,馬雲一直強調對假貨零容忍。但他從不敢說:淘寶 0 假貨。

這就是原因所在,它只能表個態度,也只能是個態度。

拼多多採用的也是合作模式。

商品的進貨、發貨、售後,全部由第三方賣家操作。

商家入駐也需要提供相應的手續。

那麼問題來了,一模一樣的銷售模式,同樣嚴格的商家審核。

為啥大家只說拼多多有假貨呢?

他倆本質上沒區別啊 ...

一句話:拼多多生不逢時。

2015 年 9 月,拼多多才剛剛成立,這時某寶和京東早就把用戶都拉差不多了。

所以,拼多多決定 「農村包圍城市」,先拉廣大 345 線城市用戶。

而這部分用戶,就是老牌電商的弱點。

在 2017 年,主流電商還在追求 「消費升級」和 「內容升級」。

往直白了說,就是不追求數量,追求利潤。商品越來越貴,345 線等低收入人群被拋棄了。

而這些被拋棄的用戶,就是拼多多起家的關鍵。

還記得嗎?我們國家有 6 億人月收入不足 1000 。

在他們的助力下,拼多多迅速完成擴張。

從 16 年 「1 億人都在拼」到 18 年 「 3 億人都在拼」。

拼多多只用了兩年。

朋友們,想像一下,2 年 2 億新增用戶是個什麼概念。

哪個對手看了腿不發軟,誰不想砍拼多多一刀?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窮人真的太窮了。

做著做著,口碑就臭了。

2018 年,阿里以同行的身份,赤裸裸給拼多多和微商添了一把火:

隨著阿里打假,售假團夥開始向微商、拼多多等轉移。

經過媒體熱點傳播、輿論渲染,拼多多得到了一個新名字:並夕夕。在輿論上徹底坐實了售假。

這就是大家印象中,並夕夕的由來。

一邊罵拼多多,一邊 「致敬」拼多多

其實,假貨這個問題,是任何電商平臺都不能避難的。

馬雲就很坦然:我不在乎別人說我是賣假貨的。

你就可想而知,淘寶上假貨有多少。

朋友們注意了,淘寶也是這麼過來的。

什麼叫售假團夥開始向拼多多轉移。

言外之意不就是:原來售假團夥在阿里嗎?

但別忘了,馬雲還說過:不是淘寶假貨多,而是你太貪。

他對假貨的態度啟人暫且不提。至少他說了句大實話:

一分錢不可能買兩分貨。

你想想,你在網上看到拼多多那些段子,是不是都是六日兔。

雷碧這種便宜貨?

你說拼多多不正規?

不,他正在威脅阿里的地位,阿里也不得不做出回應:

在拼多多的進攻下,阿里面向低端推出了【淘寶特價版】App,重新重視 345 線的窮人,不再一味強調升級,也學會了下沉。

面對高端,重新在淘寶首頁祭出聚划算,大力推廣百億補貼。

你說拼多多沒有價值?

連中國第一大電商平臺都在 「致敬」他。

看看今年阿里的宣傳語:真便宜,不用算。

關於假貨

我們說回假貨這個問題。

拼多多上有沒有假貨。有,當然有,一定有。

但你要想想,網上傳播最廣的那些假貨案例,是不是雷碧、康帥傅這種一眼就能看出是假貨的東西。

第三方店鋪發貨必然會面臨假貨問題。

不存在哪個平臺專門就是賣假貨的,這完全是以訛傳訛,大家要學會自我思考。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假貨多?電商老賣家透露3招,教你輕鬆在拼多多買到好貨
    拼多多假貨多?電商老賣家透露3招,教你輕鬆在拼多多買到好貨多年以來,我國的電商平臺主要有兩個,他們分別是馬雲的淘寶和劉強東的京東。但是這幾年前電商平臺市場又殺出了拼多多這一匹黑馬,這讓馬雲和劉強東始料未及。
  • 為什麼喊著拼多多賣假貨的人都開始用拼多多了?真香
    當初,我們都尋思怎麼賣才能讓18線小縣城的年齡比較大的用戶去買我們的東西,但妞妞想提醒大家,如果你剛剛開店,但卻抱著和我當初相同的思想去開店,那我要提醒你,你這麼想真的錯了!現在身邊越來越多年輕人和一二線城市的白領都開始用拼多多,甚至誕生了一系列的「真香」文化,這塊市場咱們真的能捨得下來不要了嗎?
  • 拼多多的東西假貨多嗎?
    ,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拼多多上面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假的。我們做電商的基本都是全網都有開店的,我拼多多上面的東西和淘寶上的是一模一樣的,可是價格就差大概有10多元,主要是拼多多上面的推廣更便宜,相對來說掙得利潤是相差不多的,淘寶上面的推廣成本相對較高,價格自然也要賣貴一些。
  • 蘋果商城下架,拼多多病毒式營銷的成功,可能只是假象
    ,不管你願不願意,砍了就是拼多多的人了!藏身節目,洗腦營銷在2016年微信的營銷成功後,2017年拼多多開始新一輪的營銷,與東方衛視的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合作,開播之後網友便直言被拼多多洗腦了,節目中到處是印有「拼多多」三個字的箱子,過渡語也是諸如「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這樣簡潔上口的語句,觀眾在這樣的環境下想不記住拼多多都很難。
  • 拼多多APP下架 蘋果都看不慣假貨多?
    拼多多APP下架,技術Bug還是另有原因?  對於拼多多APP被蘋果下架,一些網友評論表示,「大概是蘋果都無法忍受假貨多,所以直接把它下架了吧。」部分網友甚至支持蘋果下架拼多多,並認為這是一件值得普天同慶的事情。還有網友調侃道,「本來10塊錢在拼多多上花半月,被下架後僅能過兩天。
  • 拼多多對於假貨怎麼判定及怎麼進行銷售假貨的商家處罰
    上一次,小編就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問題簡單地聊了聊,談到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商品大部分還是正品,然後就有小夥伴發來私信了,說百億補貼正品多一些,那其他的地方呢?比如限時秒殺、清倉以及領券中心、首頁推薦等板塊,是不是有很多假貨?如果拼多多知道平臺上有假貨,為什麼不進行處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拼多多對於假貨問題是怎麼判定和處理的?
  • 拼多多的商品為什麼比其他平臺低很多?拼多多的東西是假貨嗎?
    ,為什麼拼多多的東西便宜這麼多呢?貨源方面:一般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往往會經過各類代理,而沒經過一個代理,價格便會上升不少,比如原本三四塊的東西經過幾次代理就變成幾十了,拼多多的東西很多東西是直接從工廠來的貨源,比如拼多多的水果很多都是直接從果園來的,所以特別便宜,此外拼多多的商品很多是沒有品牌或者是並不出名的品牌,所以這些商品也就不存在品牌溢價,畢竟名牌打廣告、請代言什麼的都是要額外增加成本的。
  • 你以為拼多多只是便宜?看完你就了解資本市場運作方式
    大家一定好奇,黃崢一手拉扯大的拼多多,從最初人人唾罵,戴上了「淘寶的假貨都跑到拼多多」的這頂綠帽子,到現在已成為三大電商巨頭之一,在電商這塊蛋糕中分得屬於自己的份額。 不過拼多多的上市並沒有迎來許多讚美之詞,反而換來的是惡評如潮,假貨、盜版、二手、山寨、被有關部門調查等一系列負面消息直接將拼多多推上了風口浪尖。
  • 拼多多還能拼多久?剖析拼多多的幾大死穴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越多,省的越多。伴隨這首洗腦神曲,拼多多迅速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商平臺。很多人都知道拼多多很省錢,抱著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裡,在拼多多上開始了第一次購物經歷。說來很好笑,不少人第一次在拼多多購物都會踩坑,以至於後來有網民給拼多多起了一個新的名字,並夕夕。
  • 拼多多「翻車」了?任天堂官方聲明:拼多多無授權,都是假貨嗎?
    2020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年僅「5歲」的拼多多,現在年度活躍買家數已經超過了6億。按照統計數據顯示,單季度拼多多用戶激增4290萬。並且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拼多多還保持著較為強勁的增長勢頭。不僅如此,自從推出百億補貼後,拼多多的人均消費額也在穩健的增長中。
  • 罵完快手又罵拼多多,五環外人群惹你們了怎麼著?
    【PConline 雜談】7月26日,300多家媒體機構早已聚集在上海金融中心,等待拼多多上市的鐘聲敲響。在掌聲和爭議聲中,社交電商拼多多在上海、紐約兩地同時敲鐘宣布上市,儘管非議很多,拼多多的股價還是開盤即大漲,市值達272.57億美金,成為當紅炸子雞。其規模和體量也僅次於BAT和X米、京東、網易。從2015年9月上線到上市,拼多多刷新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最快上市紀錄。
  • 拼多多,你居然都敢買?
    拼多多一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之一,拼多多到底靠不靠譜,上面是不是全是假貨呢? 我們知道,拼多多從一開始就是降維打擊,從下沉市場入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先把觸手伸向國內二三線以下的消費力群體。 要這麼做就得便宜啊,只有什麼最便宜?大家想想都知道,當然是假貨最便宜!所以假貨泛濫是必然。平臺打假需要配合市場,而現在拼多多在眾多光環的簇擁下,奔赴美國上市,平臺已經到了關鍵期,這個時候就需要扶正平臺的角色了。
  • 假貨多價格亂?蘋果疑似叫停授權經銷商供貨拼多多
    【手機中國新聞】2018年拼多多迎來上市,並且成為了市場上的一匹黑馬,收穫了數以億計的消費者。但是伴隨著拼多多的快速成長,越來越多的媒體曝出拼多多平臺假貨問題。近日有消息傳出,由於拼多多平臺上的假貨、山寨產品讓蘋果不堪其擾,蘋果公司已經叫停經銷商給拼多多商家供貨。
  • 拼多多銷量排名第一的普洱茶真的那麼好麼?
    老規矩,先上結論:真的一點都不好。外表光鮮裡面粗老,典型的「撒麵茶」。也就是外面撒了一層好茶裝樣子而已。泡開後碎茶沫很多,聞起來還有渥堆的臭味和粗老葉梗的粗氣,喝起來口舌發乾。完全算得上是欺騙消費者的典型案例。具體還有多不好,諸位看官們可以在網上隨便搜搜,有很多詳實的測評。
  • 拼多多都千億美元市值了,你為什麼還瞧不上?
    拼多多在早期推廣過程中打著低價的名義,平臺上有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的商品,出現多起質量問題,遭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詬病。假貨從成立之初,一直伴隨著拼多多。2.拼多多的強力社交營銷。拼多多無孔不入的廣告,病毒式地騷擾了很多不使用拼多多的圈外人士。他們沒在拼多多上購物過,甚至沒有下載拼多多,但經常被朋友家人要求幫忙砍價,社交被人打擾,尤其是難開口拒絕的社交,給這些圈外人士造成了困擾。
  • 吐槽拼多多的鍵盤俠注意了! 拼多多發布聲明: 正遭受網絡輿情攻擊...
    拼多多自問世以來,以其別出心裁的營銷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戶,「砍一刀」一度成為朋友圈的熱門詞彙。與此同時,拼多多受到的各種質疑也從未停息。首先是令人生厭的病毒式傳播方式,從「拼得多省得多」的洗腦神曲到沒日沒夜的「幫忙砍」,無辜的路人早已不勝其煩,甚至有人表示:誰要是讓我幫忙砍價,我就直接拉黑他。
  • 萬億拼多多,憑什麼?
    拼多多股價暴漲受益的還有高榕資本,這家2014年才成立的中國最活躍的風險投資機構之一,目前對拼多多的最新持股比例為7.57%。紅星資本局按其持股比例計算,拼多多大漲使得高榕資本一夜狂賺20.74億美元,約合135億元人民幣。如果拉長時間看,高榕資本今年僅在拼多多身上就已狂賺700多億元。拼多多股價上漲的原因或與其業績表現有關。
  • 從拼夕夕到拼人數,我們是怎樣陷入真香定律?拼多多到底咋樣?
    而且它的許多廣告詞也十分洗腦,可以說它在營銷方面做的非常成功。1.「拼多多,3億人都在用的購物軟體」。2.「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但現在看到它的成績,許多人都會驚嘆於它的發展,用了短短半年的時間,放棄便宜的假貨,引來了大量有品質質量的新生品牌,拼多多開始站穩了腳步。也就是這個時候,淘寶和京東都推出了相對應的低價模板和獨立app。
  • 拼多多怎麼處理低價假貨問題?
    隨著拼多多的赴美上市,市場佔有率一度超過了老牌的電商公司——京東,拼多多在之前的電商市場中一直以低價著稱,因為加入的門檻低,且價格低亂。導致了拼多多平臺的假貨橫行,目前有很多的品牌方都受到這個困擾,之前拼多多一直沒有維權的通道,目前拼多多也是通過商家後臺開通了維權的窗口,投訴成功率尚可。處理結果為:連結下架,店鋪扣分處罰,店鋪成交款項延遲支付等等。具體以投訴結果為準。
  • 361度公司起訴拼多多,商城內多家店鋪售賣假貨
    常陷「假貨」風波 拼多多這個電商新貴,誕生不久後就在大眾眼裡貼上了「假冒偽劣」的標籤。一位消費者曾對媒體曝光,她曾在拼多多平臺購買某品牌手錶,到貨後發現保修卡未填寫,懷疑拼多多售假。於是,她就去多個平臺進行驗貨,然而商家稱,只認指定的驗貨平臺,該消費者將手錶寄去指定的平臺後,卻遲遲沒有收到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