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20年2月3日,新冠病毒肺炎帶來的漫長假期使得大家都有了很多的時間,剛剛整理完2019年的手機相冊,卻發現2018年的還沒有發布。
給自己補交個作業。在上次挑選的200多張裡再看一遍,選出了60張。
不過,這次不打算按拍攝時間順序排列了,因為那樣看起來有些雜亂。
參照一個攝影比賽(我很少參賽也很少獲獎)的分類方法來整理我這些照片,依次可分為:人物、自然(包括動植物、天氣氣象等)、地方(包括建築)。但是這三者之間是有關聯的,所以接下來你可能會在建築類別裡發現有人,而有的人物背景是自然等等。
這些照片拍攝於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都是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隨手拍攝,或者說都不是賺錢的照片。但是,沒有他們我的記憶和回憶都會丟失很多。盤點2017的時候,我還調色了一些,似乎看起來更賞心悅目,而今年,我選擇了原片上傳,源於我在一個食品包裝箱上看到了一句話「原味即是天然,原味即是本真」。
除特別註明的地點外,均拍攝於北京。
人 物/People
▲2018年1月6日,梅地亞中心,一個小演員在午休
▲2018年1月21日,早上地鐵車廂裡出門的人們
▲2018年2月5日,早上在美駐華大使館附近排隊買煎餅的人們
▲2018年2月9日,國家圖書館裡看書有點困的男人
▲2018年3月8日,五環外一個小區的街心花園,一名男子在拍照
▲2018年3月14日,霧霾天氣,地鐵車廂裡一名帶防護口罩的男子
▲2018年5月5日,火車臥鋪車廂裡睡覺的女子
▲2018年5月28日,國家會議中心裡一個大型展覽現場,人們與機器人合影
▲2018年6月2日,五道口地鐵站附近,一家飯店招徠食客的人偶
▲2018年7月23日,一束光照到我的涼蓆上
▲2018年7月28日,北大東門等待紅綠燈的騎車男子
▲2018年9月8日,我給自己拍了一張背影
▲2018年9月16日,地鐵車廂裡,一名貌似剛剛跑完當天北京馬拉松的女子
▲2018年9月16日,北京街頭,一對情侶走過一張婚紗攝影海報蓋著的三輪
▲2018年11月3日,北京展覽館,展覽即將閉幕,人偶演員走在紅毯上
自 然/Nature
▲2018年1月16日,中國農科院東門,每年這個時候這排樹都很好看
▲2018年2月5日,頤和園西堤,夕陽裡的樹,湖面冰之下有隱約的暗湧響聲
▲2018年2月19日,湖北神農架,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剛下過一場雪
▲2018年5月5日,北京林業大學,一名女子走過路邊一段巨大的樹木化石
▲2018年5月23日,鄰居家養的一隻貓
▲2018年5月29日,奧林匹克公園,一名男子在欄杆邊
▲2018年6月27日,海澱公園附近的天橋上,人們在拍照
▲2018年6月29日,中關村北大街,一場雷雨要來了
▲2018年7月5日,鄰居家收養的一隻大橘貓
▲2018年7月22日,房山一個郊野公園裡,一隻藍色甲蟲爬在凳子上
▲2018年7月26日,西四環,一朵雲彩擋住了太陽
▲2018年8月9日,中關村大街過街天橋上,一名路人在拍照
▲2018年8月25日,前面提到的那隻貓爬進了我給它準備的紙箱裡
▲2018年8月29日,一隻喜鵲飛過我的頭頂
▲2018年9月5日,香山山腳下的夕陽
▲2018年9月7日,中關村大街,一名路人在上天橋
▲2018年9月16日,安翔北路,好天氣照出了建築外牆附設物的影子
▲2018年9月28日,河南周口沙潁河與賈魯河三川交匯處
▲2018年10月28日,清華西門,強烈的光線和變幻的雲朵
地 方/Place
▲2018年1月13日,中關村智造大街,室外很冷
▲2018年2月17日,河南周口,在元宵節前的街頭我發現了兒時玩過的燈籠
▲2018年2月20日,湖北恩施火車站,一名穿鐵路制服大衣的男子走過小吃攤,很像民國漫畫影視裡人物
▲2018年3月17日,清華南路,一排等待維修的小黃車
▲2018年3月26日,清華東門附近,兩名行人即將走出隧道
▲2018年4月4日,清華學堂,《水形物語》放映後戶外一場雨夾雪悄然而至
▲2018年4月7日,華清嘉園,幾名工人在粉刷外牆
▲2018年4月17日,公交車上,看到一名男子帶著攝像機和三腳架騎車而過
▲2018年5月10日,清華遊泳池護欄外邊的一棵樹,此樹根部已被鋸斷
▲2018年6月14日,我在家中看《十三邀》訪談姜文
▲2018年7月28日,紫竹院公園,一名遊客坐在蓮花狀的石椅上休息
▲2018年8月14日,中關村路邊,發現一輛「骨灰級」的小黃車車牌,最早為了解決大學校園的「殭屍車」的OFO如今遇到了資金鍊斷裂的困境
▲2018年8月14日,靠近中關村的北四環天橋下,等待紅綠燈的人們
▲2018年8月20日,德勝門城樓的城牆
▲2018年8月31日,農業展覽館,一場藝術展正在進行中,一名推著兒童車的兒童走過門口
▲2018年9月4日,鄰居家晾曬的運動鞋
▲2018年9月5日,香山山腳下一家餐館
▲2018年9月12日,地鐵站站內的藝術陳列品
▲2018年9月17日,西客站附近一個商場內的兒童玩具
▲2018年9月18日,清華路,一邊騎車一邊看手機的路人
▲2018年9月24日,河南周口賈魯河,正在拉網的男子
▲2018年9月28日,河南周口中州路大橋,我用攝像機記錄下夕陽的變化
▲2018年9月30日,河南周口濱河路,麻紡廠留下的類似798的包浩斯風格老廠房還是被拆除了
▲2018年10月21日,浙江橫店,影視行業的寒冬來了,劇組減少,鞋店生意也不好了
▲2018年10月27日,回家時路過一扇亮燈的窗戶
▲2018年11月4日,圓明園南門的公廁因「廁所革命」改造施工,暫停使用
(以上照片使用手機型號為小米5、小米Play)
【後記】
好照片沒有固定標準,世界的大事,你我的小事,都是值得記錄的。拍的快,拍的清楚,顏色不偏色就好——目前手機畫質和功能已經超越了當年的數碼卡片機,剩下來的就是時機和構圖,以及整理和保存。
觀察身邊,走出家門,就有可能拍到更好的照片,遇到更好的人。
照片通過視覺傳達信息,比「聲情並茂」的視頻少了運動和聲音,但同樣多留出了空間給觀看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必介意,按需分配,選擇一樣好好拍就是了。
想北京了就看一看
想我了加微信sdp2019聊一聊
去拍照吧,少年
圖並文:邵大鵬
(封面圖片是我在2018年錄製vlog,攝影梁鵬,特此感謝 )
ID:shaodv 【我手寫我口,看世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