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健品受熱捧 本土保健品怎麼才能彎道超車?(圖)

2021-01-21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 保健品即為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為目的。中國保健品是舶來品和傳統製品、西醫理論與中醫理論的結合,包括國際上認可的膳食補充劑以及具有我國特色的傳統中藥補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目前,保健品市場巨大,行業競爭激烈,海外保健品品牌受熱捧,本土保健品如何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多重因素推動保健品行業發展

1、收入水平增長驅動保健品需求增加

2013年中國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2017年增至25974元,同比增長9.0%。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支出也在不斷增加。人們就會關注於健康並願意投資健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2、人口老齡化推動保健品消費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7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中國老年人口比例顯然嚴重超標。由於人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老年人對於健康的追求愈加迫切。未來,老年人消費行為的轉變也將進一步推動老年保健品由被動購買到主動選購的轉變。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3、「全面二胎」政策促進孕婦保健消費

由於「全面二胎」政策的放開以及中國第三次嬰兒潮人群(1986-1992年出生)進入生育高峰期,中國母嬰家庭數量逐漸增加。隨著育兒理念的變化以及消費理念的升級,優生優育理念深入人心。孕婦群體的增加和生育觀念的變化使得孕婦保健品需求增長。

4、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

儘管中國保健品監管起步晚,但隨著近年新政的不斷出臺,行業已逐漸從缺乏監管逐步向規範化發展轉變。自2014年以來,行業新政加速出臺,行業政策環境呈現政策利好與嚴格監管並舉態勢。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將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保健品企業迎來政策利好。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保健品前景光明市場潛力大

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4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突破千億,2017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逼近1500億。中商產業研究院研究院預計2020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將達1816億元。對比中美保健品消費習慣可發現,中國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美國的保健品滲透率達50%,而中國僅為20%;其中,美國有60%的保健品消費者屬於粘性用戶,而中國僅有10%;就人均消費金額而言,中國也僅為美國的1/8。因此,未來中國保健品行業前景光明,市場潛力大。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中國保健品市場分散

中國保健品行業生產廠商數量眾多,市場分散程度高。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自2013年以來,中國保健品生產企業數量不斷減少,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有2317家保健品生產廠商。中國保健食品產地較為集中,約有50%的企業位於北京、廣東、山東、上海、江蘇、浙江6個沿海省市。其中,絕大部分廠商為品牌力薄弱的小型企業,約佔所有廠商數量的98%。行業市場佔有率前五分別為無限極、紐崔萊、湯臣倍健、天獅集團和東阿阿膠。其中無限極、紐崔萊和天獅均為直銷企業。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本土品牌與海外品牌間合作加強

在中國保健品行業中,國際品牌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推崇。許多海外保健品品牌瞄準中國發展商機,紛紛瞄準中國市場。儘管國際品牌受到中國消費者喜愛,其在華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國際保健品品牌在中國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銷售。一方面,2016年出臺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和跨境電商稅改使得保健品跨境電商面臨稅率增加和正面清單的雙重限制與監管。另外,線下連鎖藥店渠道所需的「藍帽子」資質難以獲取。與本土品牌不同的是,國際品牌獲取「藍帽子」資質需要生產國相關機構出具安全報告等文件,由於法律體系的不同,許多國家沒有出具相關文件的機構。這使得海外產品在我國線下渠道拓展受阻。

在海外品牌發展受阻的背景之下,自2014年起,許多本土品牌通過兼併收購、合資等方式與國際品牌合作。截至2018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管理總局數據顯示,共有17464個保健食品批文,其中國產產品16690個,佔總體的95.6%,進口產品774個,僅佔4.4%。對於海外品牌而言,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的保健食品資質即「藍帽子「就可以開拓線下商超、藥店等渠道,擴大銷售市場。另外,本土品牌需要提高品牌力以加強消費者信任度。通過中外品牌間的合作,實現資源互補。

本土保健品怎麼才能彎道超車?

海外保健品品牌在中國風靡,市場競爭加劇。廣泛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許多中國企業以收購合作等方式引入國外品牌,為中國保健品市場帶來新的產品、新的機遇。本土保健品怎麼才能彎道超車?本土保健食品企業要集中企業優勢資源進行產品創新,加大人才、科研投入,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掌握行業話語權。同時針對個人體質,有針對性地提供健康產品和健康管理方案。中商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發展規劃、項目包裝策劃及招商運營、企業發展戰略諮詢服務,可一鍵解決保健品生產企業經營問題。

相關焦點

  • 哈藥投資GNC損失近12億,保健品軌道上能否彎道超車?
    實習記者 | 金亭藩6月21日晚間,哈藥股份發布公告,其對美國老牌營養品、保健品公司GNC進行的可轉換優先股投資已造成11.65億元的損失,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71億元累計應收股利也存在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
  • 海外保健品魚龍混雜 部分「網紅」「爆款」專供中國
    包括經銷保健品在內的海淘一族走完了從出國順路幫忙、專職規模化運作再到價差減少退出市場的過程。對於國內不斷提升的健康消費需求和混亂的國內保健品市場,購買國外保健品已經從個人帶貨、熟人買賣逐漸轉變為公司運營。然而,在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涉足保健品銷售領域的同時,一些打著「高科技」、「原產地」旗號,在國外註冊專供中國的保健品公司開始冒頭。不法商家逐漸從「專賣」向「研發」延伸,保健品的源頭監管愈發關鍵。
  • 保健品行業發現新大陸
    02 年輕人的健康觀  網際網路成就了電商,電商成就了保健品行業。 電商的高速發展,使得保健品的渠道突破了以往只能線下購買的單一性,從而促進了整個保健品行業的持續高速增長。 中國保健品市場中「年輕勢力」的崛起,讓國際保健品企業看到了巨大商機。 從健美生的發展經歷來看,目前,國際保健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在國內開設線下店的國際連鎖超市比如Costco進行銷售,另一種則是通過在線上如天貓開設海外旗艦店的方式進行銷售。
  • 吃保健品「上癮」的年輕人
    阿里大數據顯示,2017-2019年天貓雙11的國際進口品類銷售榜單上,海外膳食營養補充食品連續三年位居第一。而2018年天貓國際近八成消費者為80後和90後,說明年輕人是進口保健食品的消費主力。還是大學生的孟嘉稱自己是「冒著破產的風險」,在雙11零點準時清空了購物車裡的保健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朋友圈」海外代購保健品靠譜嗎?
    在某購物網站搜索「代購保健品」,相關結果高達7000多個,足見其火爆程度。  打開微信朋友圈,魚油、維生素片、礦物質片、蛋白粉、牛初乳粉、營養配方粉乃至芹菜籽精華、蔓越莓精華……宣稱具有各類功效的保健品應有盡有,其產地大多來自歐洲、美國、澳洲。許多保健品都標註海外直郵或朋友在海外定居,幫忙代購。
  • 保健品真的有效嗎?保健品零食化打破傳統形態
    01保健品零食化受到年輕人的熱捧近幾年,90後逐漸成為購買滋補營養品的主力軍,傳統養生主要是煮、燉、熬一些養生健體的食材,年輕人傾向於簡單化、便捷性、高效性,保健品愈發傾向於零食化、開袋即食性。如今,即食燕窩成為保健品消費的最大風口。
  • 狗狗吃保健品就能確保成長萬無一失?狗狗保健品該怎麼吃?
    「為啥我家狗子保健品一樣沒少,但還是缺鈣、營養不均衡?」只能是說你所謂的保健品沒吃對、沒吃對時候。那到底還要不要給狗子吃保健品?吃什麼?又怎麼吃?這裡面可都是大有講究的。狗狗的保健品是什麼?通常只靠狗糧是不能滿足狗狗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物質的,保健品能針對狗狗某種缺失的物質進行補充。但保健品也不能根據鏟屎官的主觀判斷隨意食用,營養過剩也會給狗狗帶來各類疾病。建議去專業寵物醫院,為狗狗做體檢後,再根據遵醫囑,為狗狗進行針對性的營養補充。
  • 人民日報:這些保健品是騙人的!|直銷|保健食品|保健品|保健品公司|...
    添加小編微信加入財經交流群來源:人民日報讓我來告訴你,國產保健品為什麼一定是騙人的保健品。他們要是不騙人,都對不起這麼輕鬆優越的行騙環境。理財、保健品和電信詐騙,被認為是老年人會面臨的三大最常見的受騙形式,前段時間,一名60歲老人在海邊自殺,留下的遺囑中就稱被保健品「坑慘」了。
  • 安利的保健品怎麼樣生病了可以吃保健品治療嗎
    時下不少人可能因為身體原因,所以需要買一些保健品來加強身體素質,而在保健品市場上也是比較多選擇的。因而大家看到一個就會問一個,比如安利的保健品怎麼樣。安利是個大品牌,但在保健品這方面,即便是大品牌,在人家初次接觸中依舊還是會被安利的保健品怎麼樣所吸引。
  • 日本藥妝FANCL準備在中國賣保健品
    日本藥妝FANCL準備在中國賣保健品來源:聯商網2017-05-18 09:08不少中國遊客赴日喜歡購買日本藥妝店裡的保健品,現在至少 FANCL 的保健食品能夠在中國直接買到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日前發布的《「十三五」時期中國保健品行業致勝策略》顯示, 2015-2020 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年增速約為 8%,到 2020年市場規模約為 1800 億元。過去一年中國本土保健品企業、藥企與海外保健品品牌合作頻頻。
  • 「全球保健品一哥」GNC衰敗記,給企業上了一堂課
    《中外管理》專門聯繫了目前分別在美國、澳洲定居,併兼職做買手、海外代購工作的三位華人朋友。得到的反饋是:「GNC的銷售模式更像是安利的直銷模式,在CVS藥店和Costco買保健品成為這幾年的主流趨勢。除了媽媽、阿姨們會點名買GNC品牌的保健品,年輕人買的不多。」
  • 保健品企業如何才能長治久安,經久不衰?
    近些年來,保健品一直都是市場上的熱點商品之一,表現之一就是保健品不經意間充當了輿論的焦點,不論是各種媒介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還是市場和普通消費者,都喜歡在保健品上下功夫挖掘關注點。保健品企業要想長治久安,經久不衰,更需注重四個方面問題:產品是核心銷售保健品雖然是屬於商業活動,但是我們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幫助社會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所以養生指南甄選產品時,必須要是功效型產品,不炒概念,不誇大、不虛假,必須是真正可以解決客戶問題的產品才可以。
  • 保健品巨頭GNC申請破產,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關注龍頭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6月下旬,國際知名保健品巨頭GNC(健安喜)申請破產重整。根據公告,GNC與其某些有擔保貸款人及關鍵利益相關方達成一致,將通過兩個方案實施美國破產法第11章項下的重整,兩個方案包括獨立重整計劃及出售計劃。
  • 擁有自主核心競爭力的保健品,才能擁有市場
    一個保健產品,當擁有競爭優勢後才能成為銷售的唯一出路,只有競爭,保健品企業才能夠進步與發展,在這樣的環境狀態下,如何擁有自主的銷售核心,成為競爭的首要條件,那麼保健品企業如何擁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所表達的意義在於何方?
  •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超三千億大市場海外品牌加速布局
    區別於以前保健品的購買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現在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越來越多,佔比超過25%。每月花2000元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02:38) 還有消費者表示:「一個月2000多元買保健品,比我買衣服要多,雖然我不怎麼買衣服,但我會吃這些東西。」
  • 保健品巨頭Vitamin Shoppe進駐蘇寧美國海外旗艦店
    沒有任何溢價,更讓動輒好幾百的美國進口保健品的價格,瞬間現了原形。事實上,蘇寧易購之所以能夠實現與美國幾乎同價銷售,得益於與美國第二大營養品零售商Vitamin Shoppe的獨家合作。Vitamin Shoppe1977年成立於美國,在美國市場的知名度與國人熟知的GNC在伯仲之間。
  • 保健品巨頭GNC申請破產背後:中資競購保健品執念
    中資競購保健品執念可能對於中國老百姓喜歡保健品的信心,不止哈藥,中國企業對於保健品的執念頗深。在跨境併購火熱的前幾年,中資企業頻頻出手收購外資保健品公司,如合生元、新希望等收購澳洲企業。Vitaco是上海醫藥繼2015年競購澳洲保健品公司Swisse失敗後,又一次出擊海外市場。「保健品是上海醫藥努力打造的業務板塊之一。」
  • 男性保健品排行榜男性保健品哪種好
    現在越來越多注重保養保健了,於是越來越多的保健品受消費者們歡迎,但是保健品也是分男女的,女性的保健品和男性的保健品功效也不相同,那麼男性保健品排行榜有哪些呢?男性保健品哪種好?男性保健品品牌現在市面上很多打著男性保健品旗號在銷售保健產品,其實大多數都是充其量的保健品而已,並不是針對男性研發生產的,而且有些產品使用後還會帶來一些身體上的負擔,不但沒有效果還會使身體性功能下降,得而復失,所以在選擇產品時,一定要選擇針對男性生理的保健品,選擇對了才是有效果的,那男性保健品排行榜有哪些?
  • 寵物保健品 寵物行業的又一片藍海?
    市場規模逐年上升 洋品牌「唱主角」人類的保健品名目繁多,細看寵物超市,貓貓狗狗的保健品也不少,「補」的內容從內而外,寵物保健品的功能可謂從骨頭到毛髮都涉及到了。寵物保健品產業鏈上遊包括原材料種植與供應,中遊的加工製作成寵物保健品,及下遊應用到寵物醫療、寵物飼養與寵物美容領域。
  • 傳統保健品敗了,年輕人保健崛起:一顆小維c如何掘金3000億大市場?
    早期保健品市場準入門檻低,技術壁壘小,行業缺乏透明度,利潤較高。因此一大批企業進入保健品市場,導致行業參與者較多,魚龍混雜的現象突出。 那麼產品同質化問題,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湯臣倍健和FANCL的女性維生素產品對比就知道了。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湯臣倍健的情況。在湯臣倍健的天貓旗艦店中,維生素產品共有55個S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