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如買基金!今年「翻倍基」超40隻,背後大贏家都有這些特質

2020-12-27 新經濟e線

新經濟e線

2020年即將收官。面對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特別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更是完勝,再次向市場證明了「炒股不如買基金」這一定律。

新經濟e線注意到,無論是A股市場2018年的大調整,還是2019-2020年的震蕩向上,主動權益類的表現均優於被動指數基金。而權益類基金(尤其是主動權益類)的賺錢效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

Wind統計表明,截至12月22日,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今年來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達37.42%和43.03%,大幅跑贏同期被動指數基金的平均回報。截至2020年12月22日,年內多達43隻基金(A/C分列,以下同)淨值增長率已經翻倍。另有66隻基金年內總回報介於90%至100%之間。

與此同時,公募基金最新資產淨值也已接近18.75萬億元,刷新歷史新高,較2019年年末的14.7萬億元相比,同比增加了4萬億元,增幅近三成。其中新增權益類基金多達2.7萬億,成為公募基金重要「生力軍」。全部基金數量也從去年同期的6084隻增加到7298隻,年內新增1214隻。

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別從2019年的1079隻和2534隻增加至今年12月18日的1260隻和3143隻,對應基金資產淨值也分別從11365億元和20817億元大幅提升至16580億元和43870億元,升幅分別高達46%和111%。可以說,在基金數量和規模激增背後,公募基金已成為A市場最耀眼的專業機構投資力量。

年度冠軍爭奪戰激烈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距離2020年收官尚剩下不到十個交易日,權益類基金年度冠軍的爭奪戰變得格外激烈。

數據顯示,就在12月4日,領先的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年內收益率為125.66%,農銀工業4.0混合以113.9%的收益率位居第二。在此前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年內收益率一直領先農銀工業4.0混合10個百分點左右。

新經濟e線注意到,從12月第二周開始,農銀工業4.0開始向年度冠軍寶座發起了有力的挑戰。農銀工業4.0與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進入「貼身肉搏」狀態。

僅2個交易日的時間,二者年內收益差距從此前的十多個百分點縮小至1個百分點內。截至12月8日,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與農銀工業4.0混合的年內總回報差距縮小至0.3個百分點以內。三個交易日後,二者今年淨值增長率差距再次拉開至4個百分點左右,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的年內收益為123.68%,農銀工業4.0混合的年內收益為119.78%。

不過,等到12月14日,農銀工業4.0終於實現反超,暫躍居於年內冠軍基金之位。截至當天,農銀工業4.0混合的年內收益為128.16%,其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另外一隻基金農銀新能源主題混合位列第二,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以124.83%的年內收益率位列第三。

截至12月22日,同由趙詣一人擔任基金經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這3隻翻倍基金與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的差距已進一步拉大。前三隻基金的年內總回報分別達151.37%、149.85%、141.05%。而後者為122.93%,現退居第四席,排名第5的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122.83%與第4名僅0.1%只差。

儘管如此,今年尚沒有收官,在接下來的交易日裡,究竟誰能奪冠依然懸念迭起。截至12月22日,還有21隻基金年內總回報均超過110%,這些翻倍基金實現反超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以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工銀中小盤)為例,該基金今年來的總回報達122.83%,在淨值回報榜上位列第五席。從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工銀中小盤主要也重倉了新能源板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工銀中小盤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如陽光電源、新宙邦、隆基股份、贛鋒鋰業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個股就榜上有名。

背後大贏家都有這些

新經濟e線統計發現,在今年超40隻「翻倍基」中,包括農銀匯理、工銀瑞信、滙豐晉信、諾德、創金合信、新華等在內的12家基金公司均贏得了一席之地,成為行業佼佼者。

特別是以農銀匯理、工銀瑞信在內的銀行系基金公司更是成為了今年的最大贏家,工銀瑞信成為集團軍戰鬥力最強的基金公司。

截至12月22日,主動偏股基金前20強中,工銀瑞信佔5席,數量最多;前30強中佔9席,依然最多;旗下年內業績翻倍基金有10隻,全市場的佔比高達25%。

2020年「最紅」基金經理當屬農銀匯理趙詣和工銀瑞信黃安樂。趙詣管理的3隻基金目前佔據今年總回報榜單的前三位,幾乎再現了去年廣發基金劉格菘奪冠時的情景。黃安樂管理的工銀中小盤成長、工銀主題策略、工銀高端製造3隻以116%以上年內收益均位居前15強榜單。

若按基金經理團隊整體戰鬥力來看,工銀瑞信則足以傲視群雄,除了黃安樂,還有杜洋所管理的工銀戰略轉型主題、工銀戰略新興產業,何肖頡所管理的工銀生態環境、工銀新趨勢,單文所管理的工銀信息產業等基金也都實現翻倍。

工銀瑞信應該算得上是國內布局主題行業基金較早、產品線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2014年工銀金融地產、工銀信息產業獲主動股票冠、季軍,給業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行業基金為銜接,促進投研深度融合」,成為該公司獨有的投研特色。

另外,這家銀行系基金公司還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就是投研人員穩定性非常強,優秀的明星基金經理中老將、中堅力量、新秀三個梯隊完善,是行業不可忽視的投研實力強勁的大型公司。

新經濟e線為界面JMedia聯盟成員,2019胡潤百富優秀財經自媒體,旗下有支付寶個人專欄「新資本論」。新經濟e線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同花順同順號、招商銀行招財號等平臺

相關焦點

  • 2019年有5隻基金翻倍 2020年要乘勝追「基」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恩慧「如果能再給一次機會,我一定把股票倉位都換成基金。」面對剛剛過去的2019年投資業績,杭州投資者林先生感嘆,股票進進出出沒賺幾個錢,倒是手頭的一隻基金沒怎麼打理卻浮盈近40%。
  • 連續兩年「炒股不如買基」,明年基金賺錢有多難?
    市場人士感到擔憂的是,2021年市場的賺錢難度可能會增大,過去兩年取得顯著賺錢效應的權益基金,在明年可能會承受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為49.29%,偏股型混合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為47.88%,權益類基金中已有14隻年內收益翻倍,絕大部分基金跑贏了基準指數。
  • 更有基金兩年狂飆300%!果然「炒股不如買基金」
    2019年和2020年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牛市,公募主動權益基金持續上演「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實力,整體表現大幅超越指數,更有一批基金近兩年業績實現200%,最強者已經逼近300%!令市場驚嘆。從權益基金整體表現來看,在納入統計的6187隻基金中(各類型分開計算),大概有225隻基金出現虧損,佔比僅3.6%,顯然今年年初買公募基金一直持有的投資者,出現虧損的概率較低。同時,出現虧損的權益基金大多數虧損幅度在10%以內。
  • 連續2年「炒股不如買基」: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49%
    原標題:連續兩年「炒股不如買基」,明年基金賺錢有多難?國際金融報距離A股2020年收官還剩十幾個交易日,但眾多投資者已經在關注2021年的市場投資策略。市場人士感到擔憂的是,2021年市場的賺錢難度可能會增大,過去兩年取得顯著賺錢效應的權益基金,在明年可能會承受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 600億螞蟻戰配基金可退錢,炒股不如買基金?今年13隻...
    編者按:炒股不如買基金?當你投資迷茫的時候,這句話值得反覆讀10遍。 ----------------------------------------- 炒股不如買基金,2020年13隻基金業績翻倍!
  • 110隻收益翻倍!2020年買基金的很多都是大贏家,股基平均狂賺近60%
    2020年有多隻「十倍股」出現,它們分別是立昂微、萬泰生物、英科醫療和斯達半導,漲幅達到了16倍、15倍、14倍和12倍。在不是大牛市的情況下,這種漲幅並不多見。那麼這些漲幅驚人的個股是不是基金的重倉股呢?如2020年漲幅最大的立昂微,根據基金三季報公布的持倉情況,其持倉數量最多和市值最高的都是0.7萬股和1.7萬元,並且多是偏債混合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在配置。
  • 炒股不如買基金?16隻基金年內分紅規模超10億
    2020.12.16 18:06【炒股不如買基金?16隻基金年內分紅規模超10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年內共有2163隻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實施過4146次分紅,總分紅規模達1716億元,這一規模創下了近4年來的最高值。具體看,2163隻基金中分紅規模過億元的有422隻,其中有16隻基金的分紅規模在10億元以上。
  • 買基金的都是大贏家!2020公募基金年度冠軍誕生!110隻收益翻倍,股...
    其實2020年工銀瑞信旗下還有多隻基金都實現了淨值的翻倍,一舉實現了在權益類投資方面的「出圈」。 2020年新能源汽車無疑是全球資本市場漲幅最為驚人的板塊之一,深耕這個板塊的陸彬掌管的多隻產品也獲得了可觀收益。
  • 89隻基金翻倍!基民人均賺14% 遠超股民?
    5、89隻權益基金翻倍  今年在A股結構性行情中,一批優秀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抓住機遇表現不俗,再次坐實「炒股不如買基金」。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主動偏股型基金表現強勢,是繼2007年以後翻倍主動偏股型基金數量最多的一年,共有84隻主動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超100%,若加上5隻翻倍的被動指數型產品,合計有89隻。  其中,農銀工業4.0、農銀新能源主題、農銀研究精選、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工銀中小盤等21隻基金的收益率超過120%。
  • 我買中了翻倍基,收益卻只有一點點,基金收益計算是真的嗎?
    雖然能夠成功翻倍的基金有30隻,聽起來數量不少,但是在公募基金市場上一共超過7000隻基金,買中翻倍基的概率非常的低。偏偏有一些幸運兒,買上了這些基金,卻悲催地發現自己的收益率,不但沒有翻倍,甚至離翻倍還很遠很遠。
  • 研究驅動 嘉實基金旗下52隻基金成立來收益翻倍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玥)近兩年來面對市場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以實力向市場證明「炒股不如買基」。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4日,作為公募行業的實力擔當,嘉實基金旗下已有52隻成立來收益翻倍的基金,其中成立於2019年4月的嘉實消費精選成立來收益率分別為102.43%和100.41%,在同期成立的基金中居首;今年來嘉實消費精選A/C收益率也達78.60%和77.78%,穩居同類前1/10。
  • 炒股不如買基金 2020年這家公司積極布局ETF市場
    來源:金融界基金告別2019,迎來2020。回溯2019年,基金市場可謂「大豐收」,"炒股不如買基金"成為現實。 去年,公募基金市場取得超出預期的好成績,公募基金髮行數量和發行規模方面雙雙創紀錄。全年多隻基金淨值翻倍,股基平均收益率超過40%,近8年來首次同時超越主要市場指數。再聚焦到百家基金公司的各自表現,作為國內首批規範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國泰基金2019年的表現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國泰基金一直秉持著穩健進取的投資風格,在二十年的投資經驗中積累了豐富的資產管理經驗,組建穩定的投資團隊,注重風險控制,形成獨樹一幟的投資風格。
  • 今年鐵定「炒股不如買基金」!冠軍之戰打響:10大基金狂賺至少100%
    原標題:今年鐵定「炒股不如買基金」!冠軍之戰打響:10大基金狂賺至少100%,爭奪太激烈了! 摘要 【今年鐵定「炒股不如買基金」!
  • 新基募資超3萬億如何克服擇基難題?FOF基金專業買手優勢凸顯
    2020年基金徹徹底底火了!在「炒股不如買基」觀念驅動下,年內公募整體資產規模進入18萬億時代,1300多隻新基金髮行規模合計突破3萬億。而在過往22年中,新基金單個年度的規模還從未突破1.5萬億元。今年不僅破「2」,更一舉邁過了「3」的大關。公募基金產品數量也激增超過7200隻。面對基金規模和數量創新高,對於基民來說,選基金的難度也堪比炒股。
  • 新基金徹底火了:易方達匯添富南方領跑!「買基金完勝炒股...
    中國基金業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年新基金的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此前新基金募集年度規模最高紀錄尚不足2萬億。此次更是權益基金在發行市場唱起主角。背後的直接驅動力是「炒股不如買基金」逐漸深入人心。以今年情況看,權益基金收益率明顯超過了主流指數,更超20隻基金業績超100%,業績最好的淨值增幅已經超過130%,表現神勇!
  • 2020基金徹底炸了 最牛暴賺163%!更有基金兩年狂飆300%
    2019年和2020年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牛市,公募主動權益基金持續上演「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實力,整體表現大幅超越指數,更有一批基金近兩年業績實現200%,最強者已經逼近300%!令市場驚嘆。「超級大年」,在這一年間抓住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展現出「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實力。
  • 今年誕生171隻翻倍股 最強基金如何押中這些大牛股?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今年已誕生171隻翻倍股!最強公募基金如何押中這些大牛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A股市場今年以來已誕生171隻漲幅在100%以上的翻倍股。在這些翻倍股的股東名單中,頻頻出現興全基金、交銀施洛德基金、廣發基金等旗下基金產品的身影。「神基」捕牛有道,藉助牛股,目前市場上也已經有「翻倍基」的出現。
  • 研究驅動投資 嘉實投研天團「翻倍基」輩出彰顯公募收益正能量
    (原標題:研究驅動投資 嘉實投研天團「翻倍基」輩出彰顯公募收益正能量)近兩年來面對市場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以實力向市場證明「炒股不如買基」,期間誕生的新生代基金有些在優秀基金經理和團隊的加持下,不到兩年已實現翻倍回報。
  • ...板指漲幅"歸零",基金卻大賺67%!更有300隻業績翻倍,最牛狂賺297%
    這就意味著,這5年,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漲幅"歸零",主動權益基金卻大賺67%!更有近300隻業績翻倍,最牛狂賺297%。此外,銀華富裕主題、景順長城鼎益、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萬家行業優選、中歐時代先鋒A、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東方紅睿元三年定期、易方達新收益A、嘉實新興產業、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等基金業績也超過200%。這些基金背後都是一波實力較強的基金經理,如劉彥春、曲揚、黃興亮、周應波、馮明遠、張清華、歸凱、杜洋、焦巍等。
  • 紅包|「辛苦炒股不如買基躺贏」,2020年買基你賺了多少?
    公募主動權益基金整體表現大幅超越指數,「辛苦炒股不如買基躺贏」也再次被驗證。 作為一位資深基民,2020年四季度你賺了多少?抄底了哪些品種?有哪些投資方法?新的一年,你最看好哪類基金?準備如何謀篇布局?快來參加中國基金報攜手銀華基金推出的「2020年度基民投資情緒調查」吧! 完成問卷還有機會贏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