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稱為小女兒的蘇州博物館,有什麼來頭?

2020-12-19 S小姐的世界版圖

一部《都挺好》的熱播,讓一向低調的蘇州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如果說內斂的蘇州人總是羞於表現,那麼這座城市無處不在、風格鮮明的建築,大概是表達的唯一出口。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這句話真的是很有道理。蘇州博物館,正是一張可以代表蘇州的名片,是蘇城最亮麗的地標,最具靈氣的地方,而它出自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之手。

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先生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他的作品遍布世界。而在他畢生的設計作品中,只有蘇州博物館,貝老將它親暱地稱為「我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也作為貝老的謝幕之作,永遠地留在他魂牽夢縈的故鄉——蘇州。

貝聿銘先生

1960年元旦,蘇州博物館成立

1999年,貝聿銘先生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

2006年10月6日,蘇州博物館新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2008年,蘇州博物館成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貝聿銘是蘇州人。貝家在蘇州定居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著名的「獅子林」曾是他們的私家園林。貝聿銘在上海讀書時,每年夏天都要回到蘇州陪伴祖父和家人。直到晚年,他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和堂兄弟一起在「獅子林」中玩耍的情形。

單看建築語言,「蘇博」著實簡潔現代、也著實「貝聿銘」,有著顯而易見的貝式設計符號——主體建築上以線條勾畫的清晰的幾何塊面。「蘇博」又是東方的、傳統的,建築外觀色調是江南水鄉的黛瓦白牆,高處探出的「老虎窗」之外,無處可窺。

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先生設計的新館,光是外觀就足以駐足許久,精彩展覽、獨具特色的文物收藏更是讓人流連忘返。蘇博的建築設計宛若蘇州古城一般,現代與傳統相融合,沿用蘇州建築風格,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上多元化、創新性設計理念,與周邊園林景觀完美銜接,交相輝映。

蘇州園林甲天下,貝聿銘也借用古典園林作為內庭院設計元素。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色調,這是蘇州博物館給人的第一印象,走進館內,瓦面覆蓋的屋頂,選用玻璃代替;舊式木質椽子,改為開放式的鋼架結構,擺脫採光方面的束縛。

玻璃鋼材結構

內庭院一直是他設計的主打,若干小內庭院與一個主庭院將內外完美貫通,山水園更是直接與一牆之隔的拙政園相銜接。庭院中種植的樹木,貝老更是有著嚴格的要求。與建築本身相得益彰,還要保持植物本來的形態,不做過多的修剪。當初為了正式開館時能讓到場的嘉賓能夠聞到桂花香,特地將桂花樹移植進園。

光和影的

別出新意的片石山房,呈現出「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的清晰輪廓與生動剪影效果,營造出水墨山水畫的意境,讓人仿佛看到了與拙政園園景相連,兩者精巧地融合。光線居然能讓空間變化多端?腳步移動,視角變化,忽明忽暗的光線效果,讓人看到不一樣的景色,獨特的視野下產生絕妙的感覺,打破傳統對博物館環境的認識。

以壁為紙,以石為繪

玻璃臺階邊、順牆迤邐而下的溪流琤琤,時又有江南園林中的菱花窗格,引入園景如畫。池塘、曲橋、涼亭,假山石堆的飾景,倒映在水中,充滿中國寫意。拍照是極佳的。

有人會想:蘇州博物館,除了「貝聿銘」還有甚可看?事實上,貝聿銘建築的「蘇博」就是精細的寶盒,如果抱著無甚可看的心理,就成了「買櫝還珠」的愚人。上溯千年吳地瑰寶的館藏,才是「蘇博」的明珠。「蘇博」館藏文物4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就達865件。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匯集各種工藝、用了四萬多顆珍珠,供奉佛舍利的真珠舍利寶幢。還有越窯秘色青瓷蓮花碗,因精美剔透如玉,被認為是五代、北宋年間秘色瓷的標準器。

藏品豐富

蘇博是應該一年逛個幾次的地方。有人告訴我,這裡屋頂的花崗巖,淋了雨會變成黑色,幹了以後又會變灰。天氣晴好的日子,玻璃牆面和天空呈現出同一個顏色。夏天有荷花,冬日裡若是運氣好,正好可以去園子裡的石橋上踏雪。按照陳丹青的說法,博物館是一去再去仍也無法從中畢業的所在。

相關焦點

  • 被譽為貝聿銘「小女兒」的蘇州博物館,到底有多「豪橫」?
    2019年5月16日,享年102歲的著名華裔設計師貝聿銘在美國紐約去世。離別之際,最令他放不下的,竟是被喻為他「最美的小女兒」的——蘇州博物館。貝聿銘一直把蘇州博物館當作貝氏的家族項目,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因此,蘇州博物館被媒體冠以「貝聿銘的封刀之作」,這種說法也得到了貝聿銘本人的認可。
  • 蘇州博物館,最美的中式博物館,看現代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解讀蘇州...
    貝聿銘先生將蘇州視為故裡,這裡也是貝氏家庭的根基所在。蘇州博物館的建設讓貝聿銘先生將故鄉情懷、中國文化、建築心得全部融合到了一塊,他親切的稱蘇州博物館為「我的小女兒」。
  • 貝聿銘傾注感情最多的建築——蘇州博物館,猶如一幅行走的山水畫
    貝聿銘浮華一生,百年之後,塵歸塵,土歸土,但是大師留下來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等這些建築卻依然靜靜地娓娓道來地闡述著大師的建築理念。在這麼多的傑出的建築作品中,傾注貝聿銘老先生感情最多的應當屬——蘇州博物館。為什麼呢?因為大師的祖籍是蘇州的,他童年在蘇州博物館裡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正是獅子園裡巧奪天工,宛若天開的建築風格,從小耳濡目染他愛上了建築,在後來的學習中才能建造出這麼完美的建築作品。
  • 貝聿銘,世界現代建築最後一位大師,用特有的方式讓世界認識中國
    今天,又一位大師離開了這個世界,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不得不說,這對於國家乃至世界來說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損失,世間從此失去了一位藝術巨匠,而世界現代建築領域則失去了最後一位大師。
  •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用自己的一生去講述幾何美
    可以說貝聿銘在建築業上的造詣極高。我們看一下貝聿銘的歷程1917年,貝聿銘在蘇州出生,再去美國學習建築之前一直生活在香港和上海。之後再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美術課。1940年獲得學士學位,由於中日戰爭迫使他放棄了返回祖國的計劃,之後去了哈佛設計學院進行進修。1955年貝聿銘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I.M.
  • 建築設計界的凡爾賽大師,非貝聿銘所屬!
    而建築設計界的凡爾賽大師,非貝聿銘所屬了。有理有據。這也只是網友小小的調侃,從圖片中的話術可以看出,貝聿銘畢業於名校,結識政界好友,一生偉大且輝煌。一.小編立即查閱貝聿銘的資料: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他的祖輩是中國蘇州的名門望族。
  • 後一位現代建築大師貝聿銘:他設計了無數的房子
    在兒子貝禮的記憶中,貝聿銘總是把妻子的話放在心上,而不是把她當成只需要照顧家庭的女人,他們有相同的語言和精神世界,幸福的婚姻是彼此成就的基石。這對貝聿銘夫婦有三個孩子和一個女兒,名叫「定中」、「建中」、「禮中」、「蓮」,充滿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穩定中國,建設中國,禮儀中國。
  •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生於廣州,心在中國,背唐詩只用廣東話
    2019年5月16日,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他的作品享譽世界。他曾經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也曾出現在美國總統甘迺迪、法國總統密特朗、首次訪美的鄧小平身旁。他65歲生日宴會的舉辦地點是人民大會堂,主辦人是當時中國的兩位副總理。貝聿銘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把自己設計的建築種在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故居出售 標價八百萬美元,哪個土豪會出手?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故居出售 標價八百萬美元,哪個土豪會出手?時間:2019-10-25 12:5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故居出售 標價八百萬美元,哪個土豪會出手?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 建築大師貝聿銘,令其一生驕傲的不是建築,而是他的老婆
    人們對於建築大師的了解,除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之外,了解的便很少了吧,然而我國還有這樣一位著名的建築大師,他一生所設計的作品遍布於世界各地,如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甘迺迪圖書館、日本美秀美術館等都是他的作品,這位傑出的建築大師就是貝聿銘。
  • 被譽為現代建築最後大師的貝聿銘擁有怎樣的人生?
    他還和中國科學研究院合作,為中國培養、培訓建築設計師貢獻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推進中國建築現代化進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建築作品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等成為了世界建築史的經典傑作,他所設計的大型建築項目眾多。
  • 貝聿銘的建築百年:羅浮宮排在我整個職業生涯的首位
    貝聿銘一生一共完成了至少170個項目的設計和50個總體規劃的設計,所獲獎項大大小小不計其數,包括美國建築學會金獎、法國建築學院金獎、日本帝賞獎、美國總統自由獎章等等。一個月前,貝聿銘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舉辦了「貝聿銘文獻展」,為貝聿銘的百歲壽誕開展了慶祝活動。
  • 臺媒:世界因貝聿銘而美麗
    評論摘編如下:  4月24日是聞名世界的華人建築家貝聿銘的百歲誕辰,香港鳳凰電視臺日前舉辦「世界因你而美麗」的頒獎會上,對這樣一位有中國風格、有世界眼光的偉大建築家進行頒獎,貝聿銘人在紐約,委託他的侄子領獎,並錄像談話說:「人因理想而偉大,世界因你而美麗。」
  • 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華裔建築師之一,蘇州博物館則是他的封山之作
    人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建築,建築是當今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與人們的生活時刻都息息相關,有些建築是景觀建築,有些建築是功能建築,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著名的華裔建築大師貝律銘老先生,他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他是最為傑出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
  • 世界頂級華人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經典作品欣賞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足不出戶,環遊貝聿銘景點建築
    貝聿銘,被稱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百年人生裡,他榮獲過50多項建築獎項,給世界留下了許多,震撼心靈的建築,遍布4大洲,10個國家。上帝說「要有光」,貝聿銘說「讓光線來設計」,他的作品中光與空間的結合,總能使空間變化萬端。
  • 貝聿銘最後一件作品,是送給故鄉的禮物,成為了建築史上經典之作
    蘇州是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城市,市區河流縱橫,滿是白牆黑瓦,無數遊人都對這裡的文化氛圍心生嚮往。來到蘇州的遊客,除了必須去四大園林和觀前街打卡外,還非常喜愛蘇州博物館,那麼,這座博物館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此人把金字塔搬進羅浮宮,最後成現代建築大師
    2019年5月16日,世界最後一位現代建築大師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去世,他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享年102歲。西方有一句諺語:「至少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金字塔頂端的富家少爺而這位被世界認可懷念的不朽傳奇建築大師貝聿銘在中國亦是生活在頂端的貴族。
  • 大師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成為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現有文物18234件
    蘇州博物館建於1960年元旦,是當地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蘇州文物的收藏、保護、研究、展覽和教育中心,蘇州博物館現有文物18234件/套,其中一級品222件/套,二級品829件/套,三級品8597件/套,尤其是考古出土的明清文物、繪畫、工藝品,此外蘇州博物館還收藏了725種珍貴古籍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