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
王老師:
你好!我的心理是不是出了問題,不知道為什麼喜歡往胳膊上用鋒利的東西割出一道道傷口,自己明明知道會痛會流疤痕,還是忍不住的割,就連手腕上也刮過,已經刮過好幾次了,但不知道怎麼辦?刮出來印子卻覺得很好玩。
學生:小霞
這是一位初中一年級的住校女學生給班主任的一封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苦惱。
當學校心理老師問她,刀片劃破皮膚時是什麼感覺呢?小霞說:「我先是感到巨大的疼痛,然後就逐漸麻木沒有感覺,過一會兒又更加疼痛,隨後開始坐立不安,但過不了多久全身就感到非常放鬆。」她甚至還說,「尤其是看著殷紅的鮮血從手腕上緩緩流出來,會讓我感到很滿足也很過癮。」
小霞說:有的時候尤其是受了委屈的時候,難受到深呼吸都覺得很痛苦,如果哭完了還覺得沒用的時候,就會開始自殘,有時割的時候是感受不到痛的,割完的一瞬間會突然無意識得笑出來,覺得很好玩,回過神以後就一下子眼淚就湧出來了,哭完了還難受的話,就會第二次自殘,我有時覺得我自己好可怕,尤其是笑出來的時候。
小霞還告訴心理老師:小學的時候人際關係不好,遭同學排擠,獨來獨往,找過老師解決,但老師沒理會,從此幾乎不跟老師溝通。自我傷害的行為和產生跳樓想法時沒有任何事件刺激。出現想輕生的念頭時會有恐懼,也有掛念家人,因此成功克制了衝動。
小霞不善於宣洩情緒,常常自己獨自忍耐,自我察覺也比較弱一些,改變的願望並不強。小霞的自殘行為是人際關係不佳,學習壓力大等潛在和未解決的痛苦所導致的。
近年來,「自殘」在青少年中悄然「流行」起來,個別自殘者採取的方式更是讓人觸目驚心,也讓人們頗為詫異,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今天,擱著好端端的學不上,為什麼非要自討苦吃?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疼痛似乎也總是讓人痛苦,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自殘?甚至喜歡上自殘?
1、什麼是自殘?
自殘是指人對自身肢體和精神的傷害和折磨。對於精神的傷害一般難以覺察,因此,如果不特別指明,自殘僅僅是指對肢體的傷害。自殘再升一級或許就是自殺。
目前對「自殘」行為的定義主要是以下幾點:
①自殘行為會直接傷害身體,熬夜、抽菸等除外;
②自殘行為是個體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故意實施的;
③自殘行為不存在明顯的自殺意圖;
④自殘行為是不為社會文化所認可的,紋身除外。
一般來說,自殘行為個體在人群中的佔比相當高,中國目前沒有統計數字,但是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統計約有10%左右的青年人有過自殘,而美國的美國精神健康協會(MHA)通過對幾個國家1000名受訪者調查發現,約4%的成年人和15%的青少年在情緒危機的時候曾使用過不同方式進行自殘,而大學生自殘的比率則更高,由17%至35%不等。有自殘心理傾向的青少年中,80%左右是女孩,因為男孩子們的暴力傾向體現在破壞行為上,而女孩子則喜歡對自己進行殘害。
有關自殘研究顯示,自殘行為的平均發病年齡在11歲-15歲之間,通常發病年齡分布在10歲-24歲之間。
自殘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吶喊,通過體痛把內心的感受到的「痛苦、孤獨、憤怒、無助」迅速而鮮明的傳遞出去,令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心情平靜下來。
2、自殘的方式?
用手去撓自己的胳膊、抓摳皮膚,結果鮮血淋漓;用拳頭照著牆上去打,看著血從自己的手指上往下流;酗酒、吸毒、暴飲暴食、過度減肥、撞頭、咬傷身體,傷害性地拉扯頭髮,過量服藥,有意破壞身體傷口復原。
用剃鬚刀、玻璃片或刀子傷害自己的身體,甚至還有用香菸頭燒燙自己的身體。
通過自己身體上的這種疼痛,去轉移自己心理和精神上的那種痛。孩子們在做這種行為的過程裡面,他們其實是有意識的,他們也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但是控制不住。
1988年美國研究者Barent,W.W.和Paul,M.R從行為層面所造成的對身體改造從身體損傷的輕重程度、行為發生時的心理狀態、社會對行為的容忍程度進行了考量,對自殘進行了這樣的分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青春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