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扒瞎
去年的時候,華為官方籌備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向眾人展示了關於自家系統「鴻蒙」的布局圖。而據鴻蒙的布局圖顯示2020年的9月被華為寄予厚望的鴻蒙OS2.0將正式投入市場,雖然被賦予了全新的名稱,但是他的工作原理與蘋果的IOS一樣。將作為手機、平板、PC等產品相互連接的紐帶,打通不同產品之間的壁壘,而作為鴻蒙的主要宣傳亮點,華為當時說:鴻蒙將實現全平臺一個系統的偉大創舉。
但是鴻蒙發布之初並不怎麼被觀眾所看好,因為看過其發布會的都明白其原理與最終的走向都跟IOS一模一樣,也就是說鴻蒙正在模仿並追隨IOS的腳步在前行。所以鴻蒙的出現是伴隨小眾的爭議的,但是隨著美國正式發布了對華為的限制行政命令之後,這份爭議陡然擴大,很多人認為這是國產自主研發的系統。所以鴻蒙被帶上「希望之光」的厚望,被無數華為粉絲團體所期待著,雖然都知道系統發布之初會伴隨著很多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依然表示願意嘗試鴻蒙OS,願意做華為的小白鼠。
不過讓人心寒的是很多人因為一句:「狼來了!」而大呼小叫,但是結果卻是小孩的一場鬧劇。因為今天華為高管餘承東在面對新浪網的採訪時就鴻蒙2.0這個問題作出回應,其表示今年不會有,明年也不一定!隨後國內多家知名媒體對此進行了轉載。這個視頻可以說徹底擊破了很多人對鴻蒙的幻想。不過也有很多人執拗地認為這都是美國施壓的結果,錯不在華為。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自從華為因為這個事被捧上「神壇」之後,即使是幾乎全網追捧但是依然也沒有掩蓋住唱衰的聲音,甚至唱衰的這些群體的聲浪還要強過這些追捧華為的人。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唱衰華為呢?是有預見還是?小編就這個事也進行了深度的分析,而當看到新浪的這段參訪視頻之後,我忽然明白被唱衰並不是沒有緣由。
如若你不理解,我們可以對比華為與蘋果兩家企業的發展的走向拿過來做下對比便會一目了然,當然小編是從手機業務這塊來進行例證的。我們要知道兩家企業發展的經歷都出奇的相似,華為早起靠通訊設備發家,而蘋果早起是靠電腦積累了資本。隨後兩家開始涉及手機領域,可以說在手機領域這塊都是屬於跨行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蘋果要比華為很早地了解到了產品的最終走向是什麼,而且兩家企業生產產品的出發點也不一樣。
賈伯斯在公司內雖然很張狂,但是在外界他卻從不狂妄,設計的理念永遠是圍繞在「人文與科技」這個主題上。然後我們再看看華為生產出來的手機,在他們的節奏點上是一直努力嘗試去帶時代的節奏的,超大曲度的曲面屏雖然成為華為式特有的特色,但是即使是屏幕技術聞名世界的三星也沒有辦法去改變因為曲度帶來的誤觸問題。很顯然曲面屏帶來的用戶體驗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相當糟糕的,當消費者感覺到不被關注的時候會造成什麼後果我想大家都懂,那就是徹底地捨棄你!
同樣的例子還有華為mateX摺疊屏系列,當摺疊屏問世的時候華為再次因為「狼來了」式的營銷備受追捧,但是現在呢?你是否還能看到關於摺疊屏的消息?當大家知道狼並沒有來的時候將會對你徹底做出防備。所以我把這兩個例子匯總成一句話:噱頭大於實際。相反我們再看華為的對手蘋果在做些什麼?把做文案的時間全部拿來做產品,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他的產品不論是做工以及細節上的處理都要優越於同行友商。
而他的產品上我們也從來沒有看到那些臃雜的東西,即使是面對華為各種亮點各種秒殺的衝擊的時候他依然沒有因此而受到幹擾。產品、科技服務人類,並不是牽制人類的手段,這一點上包括華為在內的很多友商都並沒有做到點子上,所以我們看到蘋果可以拿走行業的最大的利潤,換做你就不行。
如果說鴻蒙、摺疊屏是華為自導自演的現實版「狼來了」的前兩段戲碼的話,那麼5G則是最終章。確實很多人認為是華為帶來了5G並開啟了5G時代,不管怎麼追捧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要明白的一件事是每項新興技術的推出勢必要經過市場的考恆,僅僅靠追捧是無法成為徵服市場的資本的。很顯然,華為在5G這塊也是寄託了很大的希望與信心,但是在經歷過前兩次的「欺騙」之後誰還會上當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5G的建設與普及速度都很快,但是大眾對5G卻並不是十分的感冒,甚至還有牴觸情緒在裡面。
寫在後面:鴻蒙、摺疊屏、5G給予別人希望,別人予以你支持,予以你關注,而你卻在瘋狂斂財之後給人予失望。So,個人覺得唱衰並不是沒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