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個標題會讓人感覺有點冷。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故事遠比電視劇中所展現的更加冷酷。
《都挺好》播出後,引發了全民討論,而且對蘇明玉的遭遇,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以八零後為分界線,八零後以上的群體,對蘇明玉的遭遇沒有太激烈的不滿情緒,
但八零後以下的群體,對蘇明玉的遭遇表現出極大的憤怒和同情,言辭激烈地譴責趙美蘭。
八零後(包含八零後)以上的群體的家庭中,普遍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習以為常。
八零後以下的群體家庭基本上家裡孩子少,基本不存在這樣的不公平現象,他們深感不公。
好在蘇明玉因為參加母親的葬禮再次回歸家庭,電視劇給了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蘇明玉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而且,劇中蘇明玉與原生家庭的和解,其根源並不是因為原生家庭對她的悔意,
而是蘇明玉以與原生家庭拉開很大的成功者的身份,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站穩了位置。
而整部劇中,凡是蘇明玉說話好使的時候,都是需要她出錢的時候。
這跟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情形相似。
每個家庭,成過家的子女,回到原生家庭後,往往都是誰有社會地位,誰就在家裡有話語權,
而家裡經濟最差的子女,往往充當了執行者的角色。
蘇明玉受趙美蘭重男輕女思想的輕視,沒有上成自己心儀的清華北大,
她選擇了和家裡斷絕關係,要怎樣一種傷心才能讓她做出這樣的決定?
蘇明玉是一個自尊、自立、自強的獨立女性,在她的認知裡,公平這兩個字何其重要!
她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且有思想而且對生活有深度認知的女性,靠著自己的努力,
恰逢老蒙貴人相助,蘇明玉為自己開拓出一片天地,雖然沒有感覺到家庭的溫暖,
但蘇明玉的人生並不灰暗,她養成了疏離冷漠的個性,她冷靜又睿智,表面看上去,
給人一種寡情不好接近的感覺,而其實,這都是她自我保護的外衣。
其實她的內心很善良,不論是對家人還是對同事(柳青),她是典型的外冷內熱性情。
包括她離開家,她表達的是一種反抗,但內心,她是渴望親情的。
但她的家人,比起她來,實在太令人失望。
從蘇大強到蘇明哲和蘇明成,趙美蘭就更不必說了,
在蘇明玉離開家後,沒有一個人關心過她的死活,由著趙美蘭把蘇明玉從家裡趕走,
何其的冷漠!何等的無情!
縱使蘇明玉承擔了母親的全部葬禮費用,蘇明城依然對蘇明玉惡語相向,
但蘇大強在整個家庭教育中始終處於缺席狀態,而蘇明哲甚至比蘇明成還要讓人討厭,
表面上溫和有禮,任何時候說話都不急不燥,但他自私到多年以來不知道家裡發生了很多事情,
只關心自己的前程,對母親和父親的生活都不怎麼過問。
整個蘇家,其實是靠趙美蘭的強勢支撐起來的。
蘇大強作為丈夫和父親都是極不合格的。
父親的只養不教,母親的重男輕女,經營出一個冷漠的沒有親情的家庭。
蘇明玉最後的回歸原生家庭之路,其實是用錢鋪出來的。
會當父母的,會平衡子女之間的矛盾,不會把偏親偏信擺到明面上來,
但趙美蘭嚴重的重男輕女,使兄妹之間的關係失衡,蘇明成有一種心裡暗示,
只有趙美蘭最疼他,從小被趙美蘭寵壞了的他,打內心認為趙美蘭對蘇明玉所做的一切沒有錯,
是蘇明玉不聽話,老惹母親生氣,而且還不認親生母親,
在他心裡,蘇明玉就是一個頂撞母親的不孝女兒。
否則,他不會在蘇明玉回來參加葬禮時和蘇明玉爭吵,並且後來毒打蘇明玉。
親人間的傷害,往往比外人來得更加深重。
蘇明成對於蘇明玉的態度是極其排斥和厭惡的,而且蘇明玉的成功,刺激到了他的尊嚴。
但偏偏蘇明成在生活中遇到了太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結果被蘇明玉給解決了,
給蘇大強添錢買房、請保姆,治好蘇大強想喝手磨咖啡的毛病都是蘇明玉解決的棘手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蘇明玉是拿錢買回了親情。
她能在和蘇家籤了斷絕關係的協議後再次在蘇家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她事業上的成功。
有錢的娃娃會說話。
N多年以前,我同學的父親有一天給我倆上課,我深深的記住了他的一句話:
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我也一直在自己的人生中踐行著這句話。
並且,至今我認為這句話是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
正所謂人微言輕,位高權重就是這個道理。
蘇明玉的底氣,正來自於她成功的事業。
她才能在回歸蘇家以後,不用做過多的解釋,所有的問題拿錢就可以輕鬆解決。
蘇明哲表面上高吼二叫,但實際上,他在心裡已經慫了。
蘇明玉利用自己的能力,為蘇家上上下下解決了很多問題,縱使如此,
還聽了不少冷嘲熱諷。假使蘇明玉泯然眾人矣,無錢無勢的回到蘇家,
她將遭遇所有人的冷眼,否則當初她也不會離開家長達十年。
只不過,因為蘇明玉的華麗轉身,一切才有了改觀。
蘇大強為什麼那麼作?說白了就是害怕沒人管他,一直搞事情刷存在感。
沒有錢,她拿什麼來溫暖這些冷漠的心?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蘇明玉發達的概率會很小,遭遇的生活磨難會很多,
她只會更加恨原生家庭,哪怕她有一天想開了,但她未必能讓其他人想開。
現實,遠遠不及電視裡來得溫情。
我們都只是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的活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