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市場價值萬億?論答創始人王楓:AI將是未來教育「新基建」|...

2020-12-20 界面新聞

記者 | 江敏1

王楓這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同一個領域——在線教育。儘管2002年時,這個名詞還沒這麼時髦。

那年,他去美國喬治亞大學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當時學術圈大拿最熱衷討論的話題是,怎麼用網際網路等新技術重塑教育。

和他們的前輩一樣,技術樂觀派總能帶來關於未來教育的暢想。愛迪生在1913年時,這位電燈和電影的發明人曾表示,十年內學生就不用去學校了,哈佛大學教授會在電影院裡給你講課。

同樣的論調在電視、VCD、和錄像帶問世時也出現過,就連比爾·蓋茨和賈伯斯也曾對教育傾注不少心血。後者在被蘋果開除的鬱悶期,在一家企業做過不少教育項目。至今,賈伯斯的太太還依然會義務給孩子們上課。

但新技術一定不會取代老師,這是王楓在創辦論答後實踐出的答案。他在2016年成立論答,主攻 「AI+教育」方向,他們團隊設計開發的一套人工智慧教學系統,可以輔助中小學教育機構的線下教學,解決優秀教師的供給問題。

王楓發現,國內教育資源愈發不均衡,而教師不僅無法被替代,還是稀缺資源。特別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寒門再難出貴子」正在成為現實。

「我想讓更多的孩子無論出身背景,都能夠真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或許他們之中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但至少能在相對公平的起跑線上。」

論答創始人王楓第三次創業

為了這次創業,王楓間接準備了7年。2006年博士畢業後,王楓在兩所大學裡積累了博士後經驗。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意向大學的教職陸續被凍結。未來方向怎麼走?王楓的童年經歷倒是點醒了他。

在湖南老家上學時,王楓偶爾會在暑假賣冰棍來打發時間。最火爆的市場是在田間,不用怎麼吆喝,頂著烈日辛苦勞作的農民們就會立馬湊上來,搶光他的冰棍。

「可能這就是Get close to your customers。」王楓調侃道。儘管賺的是辛苦錢,但成就感埋下的種子為站在十字路口的王楓指了條道。「原來我一直想帶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做企業。」

紐約州聖瑪麗學院正好給了他不錯的機會。這所擁有約三千人的高校在2008年時需要一位遠程教育總監,負責全校所有的線上教育工作。王楓藉此開始積累管理經驗。

在線教育正好在美國開始流行,高等教育最先嘗到甜頭。從02年到11年,美國高校的在線教育收入以每年9%-30%速度快速增長,而傳統線下則幾乎無增長。

美國高校的在線教育可讓學生獲得與線下授課相同的文憑,對學生成績與老師授課的要求也不低,高校們的資源投入甚至比線下更高。從網絡設備維護、課程開發、教師培訓等都需要王楓和他的團隊處理。這對教育技術學博士來說並不難,他想做更多。

「在線學習增長這麼快,如果學校想要活得更好,必須抓住這波機會。」本可以朝九晚五工作的王楓做起了商業計劃書,並遊說校長、校董會成員投入更多資金。

08年到11年,聖瑪麗學院三個本科專業的線上課程辦起來。有了在線課程後,該校招生範圍從一小時車程距離擴至三小時,擴充了不少生源。

11年之後,王楓又在紐約城市大學再次證明自己。

該校在刑事司法領域頗有建樹,多個相關研究專業位列全球頂尖水平,其在線專業的資質申請、線上招生與後期教學體系全由他一手搭建。期間,他還需要斡旋在學校工會、教授委員會、校董會等團體中,以獲得政策、資金、人員和學術上的支持。

這兩段經歷為王楓積累了項目經驗,這也是他將論答視作第三次創業的原因。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為他回國埋下另一伏筆。

以前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公司報導很少,14年紐約時報卻多次在頭版放上了馬雲的照片。王楓還記得,馬雲當年曾在紐約有一場演講路演,排隊進場的人佔滿整條街,華爾街的銀行家為了買上一點股票甘願等在凜冽寒風中。

「很自豪,那個時候恨不得一腳就飛回來創業。」

從那時起,他開始接觸國內創投圈,2015年資本熱潮來時,王楓決定回國創業。

名師是可以被拆解的

為什麼在線教育的全球熱潮是2011年出現,而不是2001年?在王楓看來,這也是網際網路技術「萬事俱備」的一年,流媒體、雲平臺和社交媒體三方面購成了必要條件。

2001年,國內已有幾個知名BBS誕生,還有搜狐、263這樣的門戶網站,但直到王楓去美國,那時全球網際網路都還未解決帶寬問題。

在2011年,麻省理工的幾位教授把自己上課視頻掛到網站,慕課開始有雛形時,亞馬遜的雲平臺已能承載巨大流量,十幾萬學生一同在雲端上課才不會「擁擠」。

流媒體加上雲平臺直接購成基礎設施,而社交媒體則為在線教育提供強大的互動工具。2013年,國內的在線教育起飛。51Talk、一起作業網、猿題庫等獲得大筆融資,BAT等巨頭也先後布局教育賽道。

回國時,王楓創業方向從高等教育轉向K12領域。「15年回國時,像我這種農村背景的孩子上好大學的比例越來越小,大多都來自城市中背景較好的家庭。」這一現狀讓他頗為憂心。

K12領域的教育市場痛點也不少。

王楓曾到一家著名線下培訓機構門店調研,「教室裡電腦和Wifi也沒有,前臺報名還在用紙質報名表。整個線下培訓產業,都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他評價道。

在線教育平臺則被師資和成效兩者相互拉扯。1對1模式上課效果最好,但教師不僅貴,且名師資源稀缺;而在線大班課裡,學生變多,老師注意力也變得分散;不需要教師的慕課或錄播課又因缺乏互動而效果大打折扣。

現有技術解決了教學內容的傳播性,但卻無法提供更多優秀教師。而即便是普通教師,其時間有限,這也是技術無法解決的。

在王楓看來,AI和大數據則不同。AI可以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幫助教師提供個性化教學內容和練習。一位從教2-3年的教師可以通過系統幫助,達到5-6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受惠及的學生數量增加,學習效果也有提升。

論答TAD系統釋義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這一邏輯之下,構成「名師」的各個要素都可以拆解成產品。

「好老師應該與好醫生一樣,最短時間找到病人的病因,然後對症下藥。找到學生問題,這一點應該佔名師核心技能的50%以上。」王楓說。

智能評測系統因此成為論答最開始切入的研發方向,這一技術也成為他們後來整個系統解決方案的核心。

王楓常常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解釋這套評測系統背後的智能程度。

「初中學生做錯了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題,好老師他會判斷,學生到底是不會一元二次方程,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上有困難,還是不會做因式分解,而還有一種可能是,他連小學乘法快速運算都不會。」據王楓介紹,在論答的這套系統裡,測試者平均只需要做8道題,至多15道,就能了解其是否掌握了初中代數的74個主要知識點。

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也得到正向激勵。

「好的AI系統不會因為學生做不對一元二次方程,再扔給他同類型的海量題庫。很多孩子也想努力,他拼命做題卻越做越不會,很可能是方向和方法錯了。」

科學家式創業

看似精簡的測評背後,是團隊多年研發時間的投入。

王楓對AI教育的系統設想,更像是一個解決在線教育「底層基建」的整體方案。其工作量與門檻,並非普通團隊所能承受。科研式的研發風格、不計代價的資金投入也給論答打上了理想主義標籤。

相比國內飛奔的在線教育企業來說,論答的產品研發速度有點慢。從2015年初的產品需求分析,到智能測評系統開發出第一版,論答花了接近一年半。但王楓認為,這也是他們與市場同類產品拉開差距的門檻。

「拆解知識點,形成圖譜,再與算法匹配關聯,這一過程需要極其頂尖的內容專家和數據科學家長時間碰撞、磨合而成。僅這一難度就足以阻擋99%的公司來做這事。」王楓說。

據他介紹,團隊成立兩年時,人員數量約四五十人,全是研發人員,沒有一位銷售。其團隊中還有不少類似馬鎮筠博士這樣的名校數據專家提供技術支撐。

「這裡面需要大量的研發成本。我們也很幸運,一直有像青松基金這樣的頂級VC在支持,幫我們熬過初創企業的脆弱期。」王楓說。

在第一版測評產品出來後,教學內容又是一座「深坑」。

由於各地教材版本不同,需要大量「產業工人」將內容進行本地化處理。「中國有上千萬全職教師幹的事情,我們一家初創公司要儘可能多的覆蓋到,這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我們這些年砸了近一個億的研發成本來解決這一問題。」

終於在2018年,團隊迎來了轉折點,他們有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了。

在此之前,他們邀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Ryan Baker做過實證研究,驗證其系統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性。「通過這一系統學生學習效率是傳統模式的28倍,置信區間是95%以上。」

落地之前,其團隊還與合作學校開展「田野調查」。王楓每個月都會去會員學校開展調查工作,與校長和教師做訪談,到教室裡觀察學生使用系統的情況。

其商業化進程也在逐漸實現。從2018年至今,有數百所機構與學校運用其系統,而價格遠低於同類產品,這也直接給團隊帶來市場信心。他們還準備將最新研發的自主學習類產品酷培AI推廣到全國各地去。

「很多地方的孩子可能輔導老師都沒有,而技術沒有什麼邊際成本,我們完全可以以極其低的價格讓當地的學校、機構和家長都擁有酷培AI,讓孩子們都更有效的學到知識。」

論答對酷培AI的產品定義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對於未來市場,王楓認為其發展空間是廣袤的。他算了筆帳:國內有40萬家培訓機構,論答的系統平均一年售價5萬元,一年就是200億,而公立學校每年經費投入是5萬億,如果老師工作的至少20%能用智能系統輔助完成,這裡就有1萬億人民幣的價值。

「教師們釋放的時間可以培養孩子素質教育、批判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等。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越做越發現市場越大。」

從2002年去海外求學,到2015年回國創業,王楓認為,自己一直在同一條路上奔跑。儘管在國外的幾年似乎錯過了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的大好浪潮,但他並沒有後悔情緒。

「因為這中間沒有一天浪費了時間。換種說法,其實我很幸運,正好是趕上13年開始的國內在線教育風口,以前不太起眼的教育行業成了這麼好的賽道。」

而在王楓看來,除了背後巨大商業價值,其社會價值更為有意義。「希望能有更多孩子通過技術獲得同等的優質教育資源,這是每一天讓我們走下去的最核心動力。」

相關焦點

  • 優必選科技 人工智慧教育是最美「新基建」
    疫情讓社會和大眾重新審視技術的價值,智慧機器人在幫助各行各業智能化升級方面能發揮關鍵性作用,能讓社會的整體智能化水平有所提高,未來智慧機器人將深入參與到公共事件、公共安全、城市運行、醫療康養等領域,協助甚至替代人類去做危險性的工作。
  • 新基建加持下 在線教育的發展大趨勢
    新基建無疑加速在線教育的發展。金柚網研究院推出「新基建系列報告」,從不同維度分析「新基建」對行業與場景所帶來的影響,本周推出第六期報告,探討在新基建作用下,智慧教育所產生的四大新趨勢。 在數位化的加持影響之下,智慧教育快速興起,智慧教育包括在線教育、教育信息化和AI+教育三種方式,主要基於大數據智能分析和智能硬體實現個性化趣味化教學場景,預計至2022年,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 教育「新基建」,雲蝶能做什麼
    隨著中央和地方的積極部署,「新基建」在今年成為各方熱議的話題,那麼「新基建」是什麼?教育「新基建」該怎麼做?」今年年初,疫情給市場提出了新的需求,加速5G、線上教育等行業的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雲蝶科技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以雲腦為核心驅動引擎,以數據運營服務為核心價值,以智慧教育AI系統和智慧教育數據採集智能硬軟體為主要產品,致力於提供教育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建設、應用與決策服務,形成智能化、數據化、互動性的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
  • AI教育浪潮興起,或將顛覆傳統教育?
    說到高考不免想到教育,當前新基建方興未艾,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場景,教育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新基建進程加快,5G、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興技術將在教育領域擁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前景,教育領域的諸多「痛點」有望得到解決,從而進一步激發教育消費潛力,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 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新基建報告:「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大會上,商業查詢領軍品牌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了主題為《天眼查大數據:新基建激活經濟市場主體》的報告,並特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做了解讀。盤和林表示,新基建是經濟數位化的一個必然趨勢,國家早在2018年就開始布局。他認為,因為5G的低時延、增強帶寬,直播帶貨在未來會越來越強。
  • 國網新基建小巨人,萬億市場份額的未來大贏家
    確立了要搶抓「新基建」政策機遇,加快形成能源網際網路產業集群的戰略部署。而在國家電網為未來市場和產業方向的提前布局中,國網信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如果想嘗試在陌生的領域開闢新戰場,無疑是艱難的。因為每個市場都會存在固定的路徑依賴和壁壘,包括市場的運行方式、客戶關係以及產品需求等。
  • 貴州AI智能教育機構加盟多少錢_河南詞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AI智能教育機構加盟多少錢,河南詞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趕考狀元(上海億山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源於耐飛教育,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中小學在線教育,已有十多年的中小學在線教育經驗與網際網路運營及線下教育經驗。
  • 線上教育優勢明顯,山東和鳴教育攜AI蛙答答促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
    自疫情爆發至今,K12教輔機構不斷適應新變化、接受新理念。縱觀2020年上半年,教育行業的教學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而OMO教學模式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教育趨勢。眼下,在體驗過線上教學的便捷後,廣大師生、家長都對教輔機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教育理念也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經市場調研,有50%以上的家長都希望教輔機構在保持線下課堂的同時,增設線上教學服務。
  • 新基建背景下的AI+教育,蚌埠模式或將成為全國樣板
    近日,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赴科大訊飛公司調研並主持召開加快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與推進中國聲谷建設座談會。「要把科大訊飛等龍頭作用強起來,」他強調,要聚焦智慧教育等主攻方向,推出「過得硬」拳頭產品。而這其中代表之作正是蚌埠市聯合科大訊飛打造的智慧學校建設項目。
  • 王楓出任瑞思教育CFO,曾任途家網CFO兼螞蟻短租CEO
    王楓出任瑞思教育CFO,曾任途家網CFO兼螞蟻短租CEO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 看不見的教育「新基建」,「隱形服務者」阿里雲如何做好雲端的教育?
    今年,在線教育再度被放到了聚光燈下審視。在線教育巨頭在前端獲客上的比拼有目共睹,但從業者往往容易忽視在線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新基建」的阿里雲,更像是行業的隱形服務者。針對不同在線教育公司的需求,阿里雲可以輸出差異化的完整解決方案,,即便是初創企業,也可快速構建起行業應用。
  • 新基建,騰訊和阿里的教育之爭
    2000-2015年相對穩定的出生率,給教培行業帶來了穩定增長的需求,從2017年開始的明顯的新生兒數量下滑,已經對早幼教行業的供需關係產生重大影響,未來將依次傳導到小學、中學的教培市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教育培訓行業的新基建需求被激發出來。教培行業的新基建,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包括線上教學的平臺、教研內容的研發、管理運營的工具、營銷獲客的輔助等,這些技術的背後,甚至需要雲計算、大數據的支持。
  • 「AI在線教育大會2020」上海/北京即將召開
    2018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68萬億元,其中佔比最大的細分市場前三名分別是個人培訓教育市場、K12與STEAM教育市場和民辦幼兒園教育市場。預期至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538億元,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到3.09億人。民辦教育的總體規模將達到3.36萬億元,至2025年,這一數字將接近5萬億元,並實現10.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 引領數字教育發展,向日葵教育科技再獲多項榮耀實至名歸
    據了解,在此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向日葵教育科技相關負責人發表了題為「創新教育生態,重新定義未來」的主題演講。向日葵教育科技的「數字增強未來教育」戰略、核心產品與創新教育生態的實踐成果,得到了在場嘉賓的高度認可。數字增強戰略,實現教育「新賦能」當前,在新興技術推動下,我國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時期,而產業技術的高速迭代,也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
  • "新業態、新動能、新教育"——2020中國教育科技大會圓滿閉幕
    匯集全國知名院校、教培機構、頭部企業以及行業新秀等百餘名技術領軍人物和傑出專家,千餘名教育科技工作者濟濟一堂,以新業態 · 新動能 · 新教育共贏產業發展新未來。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唐群女士、iTechClub理事長吳華鵬先生、iTechClub教育專委會會長&VIPKID CTO Alex鄭子斌先生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 中國人工智慧教育企業20強都有誰?AI教育還面臨什麼挑戰?
    這20家企業分別是:愛學習、貝爾科教、好未來、精銳教育、論答、流利說、藍宙科技、平安好學、松鼠Ai 1對1、商湯科技、VIPKID、網易有道、新東方、優必選科技、影創科技、洋蔥學院、猿輔導、一起教育科技、掌門教育、作業幫(按照企業名稱拼音首字母排列)。
  • 4.23億人次選擇線上教育,AI蛙答答幫助輔導班扭轉困局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發展,線上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前沿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結合後,線上教育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在2020年初,大環境+利好政策+資本加持的多重保障之下,線上教育逐漸趨於完善,被應用的更加廣泛,資源和服務也更加豐富起來。
  • 看不見的教育「新基建」,「隱形服務者」阿里雲如何做好雲端的教育
    今年,在線教育再度被放到了聚光燈下審視。在線教育巨頭在前端獲客上的比拼有目共睹,但從業者往往容易忽視在線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新基建」的阿里雲,更像是行業的隱形服務者。針對不同在線教育公司的需求,阿里雲可以輸出差異化的完整解決方案,,即便是初創企業,也可快速構建起行業應用。
  • 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未來的在線教育一定是定製化的
    松鼠Ai是一家致力於藉助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大數據為線上教育升級的企業,創始人慄浩洋的理念中,未來的在線教育,是通過學生在學習認知過程中,大腦產生的信息以及人工智慧的數據分析,為學生量身定製提供的專屬教育。未來的線上教育,一定是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水平及學習能力,彈性互動的一種教育形式,松鼠Ai正是這樣的學習系統。從事線上教育的企業千千萬,松鼠Ai何以脫穎而出呢?
  • 掌門教育出席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展望未來教育新十年趨勢
    掌門教育受邀出席大會,圍繞「教育行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線上教育面臨機遇與挑戰」以及「變革趨勢下教育行業駛向何方」等議題,掌門教育聯合創始人吳佳峻與參會嘉賓共探新時代環境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