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教育「新基建」,「隱形服務者」阿里雲如何做好雲端的教育

2020-12-19 donews

「疫情極大地加速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普及,也充分證明了在雲,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的加持下,在線教育可以幫助線下教育一起推動教育公平和個性化。。」 11月24日,在芥末堆主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阿里雲智能在線教育行業負責人解航在《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演講中如是說。

今年,在線教育再度被放到了聚光燈下審視。在線教育巨頭在前端獲客上的比拼有目共睹,但從業者往往容易忽視在線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

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新基建」的阿里雲,更像是行業的隱形服務者。針對不同在線教育公司的需求,阿里雲可以輸出差異化的完整解決方案,,即便是初創企業,也可快速構建起行業應用。

疫情成在線教育行業「超級變量」

對教育行業而言,今年的疫情危中有機。由於線下面授受限,在線教育的市場需求被迅速放大,迎來飛躍式的發展。然而,資本的湧入也讓在線教育機構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營銷及用人成本攀升,機構自身的盈利能力變得更加脆弱。

在阿里雲智能在線教育行業負責人解航看來,疫情是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超級變量」。阿里雲服務的在線教育客戶中,有不少企業在疫情期間通過更低的成本實現了更高效的獲客。不過,教育市場在當前以及未來的競爭中仍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

11月24日,阿里雲智能解航在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領袖論壇發表演講。

「我們認為確定的是,整個社會都在做數位化,越來越多的場景都會跟數字有更強的結合,尤其是教育。」解航說。

阿里雲團隊的判斷是,在線教育最大的機會來自基礎設施與泛智能技術的融合。諸如5G、物聯網等基礎設施給在線教育帶來了體驗上的直接升級,同時催生了不少教育領域的智能硬體;而拍照搜題、自動批改等基於泛智能技術與數據驅動的新服務場景,則直接填補了教、學、練、測、評各個環節中的空白。

在線教育三大趨勢帶來「上雲」需求

過去十幾年間,阿里依靠電商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重要角色。如今,阿里雲嘗試用網際網路的思路去解決在線教育現有的問題。解航認為,在線教育的短期發展存在著三大趨勢,這些趨勢也是阿里雲和在線教育公司一起努力的方向。

第一是在線教育的「電商化」。當然,這不是將電商運營與在線教育劃等號,也並非讓在線教育機構去做電商。「電商模式和教育場景結合之後,會有很多新的服務業態出來,這是一個新的場景。」解航說。

在線教育的後端交互服務與電商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在前端的許多方法論上,成熟的電商能給帶新興的在線教育帶來許多經驗借鑑,如流量運營、用戶增長、續費轉化等。

第二個趨勢則是OMO(Online-Merge-Offline)的融合與下沉市場的興起。無論是對線上教學機構還是線下教學機構,OMO的核心在於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善學習這一全流程過程。

在協助機構實現OMO的過程中,阿里雲提供了從底層晶片、模組、IoT平臺,到上層方案輸出、智能硬體輔助的一站式支持。以天貓精靈為例,教培機構可以在天貓精靈上加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通過硬體交互,實時進行複習、練習等操作。

「我們做了非常多的解決方案和努力,讓一些線下教培機構能夠在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內實現成功的線上轉型。而OMO這個整體過程,我認為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解航說。

教育行業的下沉市場也因疫情這個「超級變量」發生改變。據解航估計,疫情發生前教育頭部公司超過70%的營收都來自一線城市,二線相對較少,三四五線以及更廣闊的下沉市場佔比不超過10%。

疫情發生後,下沉市場對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有了巨大的提升。不少教育公司順勢布局OMO打入下沉市場,以求拓展更多三四五線城市的學員。阿里雲則在此過程中,幫助教育公司構建面向全國的網絡鏈路,解決直播互動、錄播課或其他在線場景的網絡延時和網絡抖動問題。

解航認為的第三個趨勢在於增強模式的個性化學習。現階段多數教育APP都注重標準化教學內容的打造和輸出,這也讓學生端看到的教育內容相對趨同。而在未來,個性化學習內容將成為教育公司差異化的競爭點。

「我相信增強模式的個性化學習時所有在線教育公司必做的一件事,讓個性化內容真正幫助到每一個學生個體。簡單來說,就是你的APP跟別人看到的不一樣,它面向的你的進展,面向你的進度,面向你的問題,面向你的家庭。」解航說。

隱形的服務者

在多元化的教育上雲需求下,阿里雲開啟了一場在線教育新基建。

「今年我們看到超過70%的在線教育公司把關鍵系統放到雲上。在業務峰值期間,雲可以提供快速擴容的能力。」解航舉例說,疫情期間,阿里雲曾幫助一家在線教育機構一天之內擴容千臺底層資源,從而承受住流量高峰的考驗。

阿里雲在線教育數字新基建框架體系。

基於大量實踐,阿里雲針對K12教育行業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整體架構。其中,阿里雲提供IaaS「底座」(阿里雲公有雲、教育專有雲、混合雲);PaaS「能力」(教育行業的雙中臺);用數位化、智能化賦能生態合作夥伴進行創新應用,如智慧課堂、測考評學、行政數據貫通、運營管理、教研等。同時,釘釘也為教育行業推出了專屬釘釘入口,並在今年通過「雲釘一體」的戰略,與阿里雲協同搭建阿里教育大生態。

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中,在線教育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是最高的,在線教育也擁有著最高的付費用戶比例。如果缺乏質量保證,所有的在線教育形態都難以展開。

針對這一點,阿里雲通過串聯實現任意節點之間的網絡優化,提供了多個層級的網絡優化解決方案。針對今年下沉市場的需求,阿里雲布局了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為下沉市場用戶提供就近的網絡覆蓋,使之獲得與一線城市同樣優質的服務。

除了基礎架構層面,阿里雲也推出了許多專屬解決方案。比如將通過數億用戶驗證的低延遲淘寶直播,移植到在線教育領域,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覆蓋更多的群體。

「大家可以看到阿里雲在線教育方案是非常有特色的。但在表面上你看不到太多雲的影子,更多看到在線教育公司課前要做什麼,課中要做什麼,課後要做什麼。我們面向在線教育公司的最直接需求提供專業的基於阿里雲產品的行業解決方案。」解航說。

解航認為,在線教育在未來一年還將持續升溫,創新在這個行業會繼續爆發,投資併購會更加激進,新的機會和場景也會陸續湧現。阿里雲在此過程中也將繼續為在線教育公司提供高效、穩定的服務,助力在線教育業務騰飛。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在迎來高速發展的機遇之後,也將迎來更大的挑戰,有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科技會讓教育更美好。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看不見的教育「新基建」,「隱形服務者」阿里雲如何做好雲端的教育?
    今年,在線教育再度被放到了聚光燈下審視。在線教育巨頭在前端獲客上的比拼有目共睹,但從業者往往容易忽視在線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新基建」的阿里雲,更像是行業的隱形服務者。針對不同在線教育公司的需求,阿里雲可以輸出差異化的完整解決方案,,即便是初創企業,也可快速構建起行業應用。
  • 千鋒教育技術課程上線阿里雲中心 探索新基建技術發展
    進入2020年,隨著「新基建」在戰疫時期的出色表現,中央多次就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做出重要戰略部署,在多個省份發布的2020年重大投資項目中不乏「新基建」身影。可以看到,新基建正在進一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人才等高級要素的投入,為我國的經濟轉型及發展提供動力。
  • 阿里亮出教育戰略圖:釘釘教育作業系統+阿里雲+支付寶+……
    對於釘釘教育業務,他的心態同樣如此:「疫情期間3億人用釘釘,伺服器的確燒了很多錢,外界說我們『有情懷』,其實沒必要,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教培也是生意,我們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國教育行業由公、民兩部分組成,公辦教育謹遵公益屬性,民營教育以市場為導向。
  • 阿里亮出教育戰略圖:釘釘教育作業系統+阿里雲+支付寶+……
    釘釘屬於跨界選手,從辦公領域跨入教育賽道,也正因如此,釘釘用廣角看教育,它提出的命題是:「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今年年初,釘釘推出新的品牌slogan「讓工作學習更簡單」。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葛文偉很早以前就發現,教育機構的痛點是獲客,但流量並不是教育的核心。他說:「未來,在線教育爆發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新基建,二是老師的更替成長,三是新內容。」
  • 阿里亮出教育戰略圖:釘釘教育作業系統+阿里雲+支付寶+…
    對於釘釘教育業務,他的心態同樣如此:「疫情期間3億人用釘釘,伺服器的確燒了很多錢,外界說我們『有情懷』,其實沒必要,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教培也是生意,我們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國教育行業由公、民二部分組成,公辦教育謹遵公益屬性,民營教育以市場為導向。
  • 教育「新基建」,雲蝶能做什麼
    隨著中央和地方的積極部署,「新基建」在今年成為各方熱議的話題,那麼「新基建」是什麼?教育「新基建」該怎麼做? 如何做好教育「新基建泛在化教育環境以其創新的教育形態和模式,成為教育「新基建」的重要應用場景。但同時,偏遠地區網絡信號差、網絡課程分布零散、課程量小、互動性弱、個性化程度不足等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 望向億級生態的阿里雲,如何與合作夥伴共築數字新基建
    定下「小目標」的阿里雲又將如何堅定自身的「被集成」路線,與合作夥伴共築數字新基建?「助力50傢伙伴雲上營收過億」,阿里雲又將在雲棲大會上公布怎樣的產品和計劃?無論是站在助力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立場,還是單純從商業角度判斷,阿里雲及其生態合作夥伴作為數字新基建以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參與者,無疑也將因此受益:生態合作夥伴藉助阿里雲在IaaS、PaaS、SaaS、DaaS以及BaaS等層面的能力,阿里雲藉助合作夥伴在分銷、產品、解決方案、交付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價值互補,成就客戶。
  • 新基建,騰訊和阿里的教育之爭
    看完這一串,你大概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好像什麼都有,又好像沒什麼特色,不知道騰訊教育到底是幹嘛的。擁有教師情節的馬雲,當然在教育領域也不甘落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教育培訓行業的新基建需求被激發出來。教培行業的新基建,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包括線上教學的平臺、教研內容的研發、管理運營的工具、營銷獲客的輔助等,這些技術的背後,甚至需要雲計算、大數據的支持。
  • GET 2020: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變革與新生
    當被AI技術驅動的精準推送服務包圍時,如何讓孩子了解計算機底層的算法框架,並跳出這些框架去做獨立的思考,至關重要。」孫瑩表示,童程童美在未來三年,將致力於構建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個性化的數字信息系統,服務於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孩子。數字時代面向未來提出的新要求,是讓每個人都能夠適當掌握計算機語言,了解計算機運行的底層邏輯,具備計算機交互思維。
  • 三樂優合不做教育的旁觀者,只做教育的服務者
    (原標題:三樂優合不做教育的旁觀者,只做教育的服務者)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與教育理念的進步與發展
  • .CLOUD雲端域名與「新基建」大潮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是近年來新聞中頻繁提及的熱門詞彙。以「鐵公基」(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為主的「老基建」悄然讓位,新基建更強調智慧經濟時代的發展理念,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為核心。
  • 新基建加持下 在線教育的發展大趨勢
    新基建無疑加速在線教育的發展。金柚網研究院推出「新基建系列報告」,從不同維度分析「新基建」對行業與場景所帶來的影響,本周推出第六期報告,探討在新基建作用下,智慧教育所產生的四大新趨勢。2020新基建系列專題專題一:新基建通識及產業升級路徑專題二:新基建引爆數字新經濟,推動新用工專題三:工業互聯下的勞動用工變遷
  • 優必選科技 人工智慧教育是最美「新基建」
    以人工智慧為例,在新基建大戰略下,將為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注入增長新動能,助力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並進一步帶動新興製造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更好服務於消費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優必選科技提出以智慧機器人為載體、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推進新基建,包括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投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用智慧機器人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
  • 億歐智庫發布《新基建重構智慧教育生態-2021智慧教育發展研究》
    回顧2020年,對於教育行業來說註定是難忘的一年,疫情促使教育與網際網路進行深度融合,隨著「停課不停學」政策的提出、高考的延期,教育的國民關注度陡增。2020,教育行業新詞不斷,教育OMO、教育MCN、教育新基建代表著教育線上線下場景融合、教育行業的短視頻營銷、新基建技術對智慧教育發展的深遠影響,這些新詞的背後核心是技術的演進和推動,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教育行業演進的主線。
  • 阿里亮出教育行業戰略圖,釘釘定位教育作業系統
    對於釘釘教育業務,他的心態同樣如此:「疫情期間3億人用釘釘,伺服器的確燒了很多錢,外界說我們『有情懷』,其實沒必要,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教培也是生意,我們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正因如此,釘釘用廣角看教育,它提出的命題是:「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
  • 向未來 惠普雲端一體化方案助力未來教育
    1惠普雲端助力教育新模式    2017年8月17日,惠普雲端一體化教育解決方案發布會在武漢舉行。惠普攜手阿里巴巴和英特爾,全面升級三方戰略合作,共同發布「惠普雲端一體化教育解決方案」。通過整合資源建立教育生態,打造內容高度定製化的、具備統一部署和服務標準的雲端一體化解決方案,惠普將以科技推動教學體驗創新。
  • 教育如何雲端開放、實體落地
    從事多年線上教育研究的崔新有直言,對普通高校而言,「停課不停學」是在抗擊疫情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之舉」,並不能完全取代面對面教育。「就目前的技術而言,線上教育仍存在卡頓、掉線等現象,不利於實時的互動教學,同時缺乏面對面的情感交互。」
  • 共話疫情下教育的信心與發展,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京舉行
    大會上,百餘位教育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分享了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其中既有老牌教育培訓機構管理者對教育的新理解,又有新晉在線教育機構從業者的新探索,還有出海代表、跨界挑戰者、第三方服務者們帶來的新思考話題從疫後教育的發展到行業變革,從戰略布局到未來趨勢,從盈利模式到營銷實踐……嘉賓們從線上談到線下,從國內談到國外,多角度剖析了教育的發展和未來可能。嘉賓們的分享內容涵蓋了早幼教、K12、職業教育等多個方面,素質教育、精細化運營、少兒編程、科技如何賦能教育等眾多信息也是代表們關注的熱點。另外,對於教育培訓行業普遍關注的話題,大會也進行了探討,如教育OMO、營銷獲客、新基建等。
  • 騰訊教育王濤:打通數字強連接,共築教育新基建生態圈
    數據顯示,今年共有2億多學生通過上網課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用戶數也在一季度突破4億大關。在線教育企業的融資迭創新高,大大小小的屏幕走進了學生們的課堂、書桌。在行業劇變中,我國的教育發展該從哪些方向尋找新動能?
  • 瞄準用戶痛點 阿里雲巨資加碼「新基建」
    近日,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再投資2000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雲智能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戰略之一,我們已經堅持投了11年,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投入,反而要加大投入。」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