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2月25日電(記者張代蕾 孫曉玲)英國和歐盟24日宣布結束關於雙方未來關係的談判,就包括貿易在內的一系列合作細節達成一致,這意味著從2016年「脫歐」公投後籠罩英國多年的「無協議脫歐」陰霾終於散去。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協議達成,「脫歐」過渡期如何終結的懸念終於有了答案。然而,有協議的「脫歐」依然給英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帶來嚴峻挑戰。英國如何實現「全球化英國」宏大設想備受關注。
12月24日,英國首相詹森在英國倫敦的首相府慶祝英歐雙方達成協議。(新華社發,英國首相府供圖)
蘇格蘭欲「脫英」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這份協議描述為「公平和平衡的協議」。英國首相詹森則表示,英國重新掌控了自己的命運,相信這份協議對整個歐洲有利。德國、法國等國也對協議表示歡迎。
分析人士指出,「脫歐」協議中的部分內容引發了英國內部,尤其是蘇格蘭地區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或加劇該地區獨立傾向。
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在英歐達成協議消息公布後表示,沒有任何協議可以彌補英國「脫歐」帶給蘇格蘭的損失,「是時候規劃我們作為一個獨立歐洲國家的未來了。」
2月1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政策中心,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就英國「脫歐」後蘇格蘭前景發表講話並回答提問。(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斯特金指責英國政府在漁業問題上的讓步違背了其當初對蘇格蘭漁業的「重大承諾」。她說:「這對蘇格蘭民眾是一個災難性的『脫歐』結果……就像英國『脫歐』本身一樣,是違背我們意願強加的。」
分析人士表示,蘇格蘭與歐盟經濟關係緊密,多數蘇格蘭選民在英國2016年「脫歐」公投中支持「留歐」。在農業、漁業等方面,英歐協議中的相關內容讓蘇格蘭頗為不滿。由於複雜的歷史、經濟等原因,蘇格蘭長期謀求「脫英」,此次的協議可能會進一步激化蘇格蘭獨立情緒。
經濟受衝擊
根據協議,從2021年開始,英歐商品貿易將繼續享受零關稅、零配額待遇。分析人士認為,協議避免了雙方大規模貿易成本增加,這對於受疫情衝擊的英歐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但即便如此,英歐之間的貿易流暢度與英國留在歐盟單一市場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
據英國政府預算責任辦公室此前預計,在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經濟15年內也將比留在歐盟萎縮4%。
這是12月18日在英國南安普敦拍攝的大量汽車停放在港口。(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 攝)
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目前是全球最大金融服務淨出口國,其中超四成出口面向歐盟,協議中對作為英國支柱性產業之一的金融服務業涉及甚少,這或對英國金融業造成重大衝擊。
英國雷丁大學國際商務關係專家拉傑尼什·納魯拉告訴新華社記者,英歐談判幾乎全是與貨物貿易相關的內容,金融服務業被遠遠拋開。英國下一步必須和歐盟重點談判與金融服務有關的一切,包括銀行、金融、保險及電信等。
輿論普遍認為,英國金融服務業還須等待至少數月時間,才能知道歐盟成員國如何決定英方的準入程度。這一決定權如今更多掌握在歐盟手中,而歐盟不太可能允許英國在不承擔義務的前提下繼續享受歐洲單一市場福利。
「全球化英國」不易
分析人士認為,「脫歐」是英國試圖調整對外關係的產物。完成「脫歐」後,英國如何維持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國際影響力,進而兌現「全球化英國」設想,將面臨重重考驗。
12月23日,車輛從英國倫敦的議會大廈前駛過。(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未來一段時間,雙邊貿易談判將是英國和歐盟就雙方未來關係達成協議後,推行國際戰略的重點之一。
目前,英國同時在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主要貿易夥伴談判「脫歐」後貿易協定,但進展緩慢。
今年10月,英國與日本正式籤署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這是英國「脫歐」後籤署的首個重大貿易協定。不過,英日貿易量只佔英國對外貿易的2%,這份協議的象徵意義遠超實際收益。
今年11月,英國與加拿大達成延續性貿易協議,以確保在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兩國貿易關係維持穩定,兩國還同意明年起就新的貿易協定展開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