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9個多月拉鋸談判,歐盟與英國在12月24日終於「破局」,宣布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國得以避免在明年1月1日「硬脫歐」。
談判之路漫長而曲折
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英歐未來關係談判今年3月初啟動,採取視頻方式和面談方式進行,多次陷入低谷,又多次柳暗花明。期間,英國多次表示如果年底前不能達成協議,就「無協議脫歐」;歐盟方面專門發布後備方案,以應對年底可能發生的英國無協議脫歐。
漁業問題、公平競爭環境和履約管理是貿易談判的三大難點。英國方面曾多次設下達成協議的期限,但由於英歐在上述三個領域始終存在重大分歧,達成協議的時間一再推遲。漁業問題是雙方最後攻克的難點,涉及捕撈配額、準入水域等諸多問題。雙方談判人員徹夜努力,敲定了最後的細節。
在談判的最後階段,英國首相詹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密切聯繫」,多次溝通。24日下午,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歐英達成協議。
12月2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歐英達成協議。(圖/新華社)
「我們稱為開始的往往就是結束,而宣告結束也就是著手開始。」馮德萊恩在記者會上特意引用了英國詩人艾略特的名句。這也不失為對一波三折「脫歐」故事的小結與前瞻。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過渡期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
接下來,協議草案仍需得到雙方議會批准。英國議會將於下周開會投票,而歐洲議會議長薩索利表示,將於明年審議草案。在此之前,歐盟各國需要批准從明年1月1日起到2月底臨時執行該協議。
英歐關係翻開新的一頁
當天下午,英國首相詹森同樣在位於唐寧街的首相府舉行記者會,宣布協議達成。詹森在社交媒體上發照片,他雙手豎起拇指展現勝利姿態。歐盟委員會也上載組圖,列舉歐盟在談判中爭取到的權益。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脫歐」協議達成後開心豎起大拇指。(圖/英國首相府網站)
詹森在記者會上說,英國重新掌控了自己的命運和法律,相信這份協議對整個歐洲有利,為英歐關係帶來了新的穩定性,尤其是為企業帶來了確定性。馮德萊恩則表示,談判之路漫長而曲折,但雙方終於達成了一份「公平和平衡」的協議。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新聞公告,這份協議涵蓋貿易、投資、競爭、漁業、交通、能源、數據保護、社會安保等廣泛的合作領域。根據協議,2021年開始,雙方的商品貿易將繼續享受零關稅、零配額的待遇,這超過歐盟此前與加拿大、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避免了大規模貿易成本增加。
有分析人士表示,達成協議使英歐雙方都得到解脫。從明年1月1日起,英國將正式以非歐盟成員國的新身份與歐盟按照新貿易協議從事貿易往來,英歐關係從此翻開新的一頁,歐洲政治版圖將出現新的變化。
「後脫歐」時代隱憂仍存
「分手」成功就真能一了百了嗎?短期來看,即便有新協議保駕護航,英歐之間的貿易流暢度與英國留在歐盟單一市場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一方面,如何儘快適應新的貿易關係,避免因準備不足導致混亂,是雙方政府機構和貿易企業都將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對目前疫情下的英國和許多歐洲其他國家來說,保證食品、藥品等物資順利進出關口尤為重要。
12月24日,歐盟委員會總部大樓前的歐盟旗幟。(圖/新華社)
從經濟上看,據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此前預計,相較留在歐盟,即使與歐盟達成協議,「脫歐」也將使英國在未來15年內面臨4%的國內生產總值損失。
從政治上看,「脫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劇蘇格蘭地區獨立傾向。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斯特金在英歐達成協議後說:「『脫歐』違背了蘇格蘭人的意願,沒有協議可以彌補『脫歐』帶給我們的損失。現在是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歐洲國家規劃未來的時候了。」
此外,在「後脫歐」時代,英國如何在脫離傳統歐洲盟友的情況下確保自身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國際影響力,如何在國內民粹主義勢力抬頭的情況下兌現政府當初提出的「全球化英國」設想,仍然是待解的問題。(紅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