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中國鐵塔在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深化國企改革、促進電信基礎設施資源共享的背景下,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國新出資設立,主要從事通信鐵塔等基站配套設施和高鐵地鐵公網覆蓋、大型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和運營。中國鐵塔於2014年7月成立,2015年10月市場化收購三家運營商140多萬座鐵塔資產,2016年開始正式全面運營。
統籌共享:行業降本 政府增效 民生收益
中國鐵塔的成立從體制上解決了重複建設問題,變過去三家電信企業各自建設各自運營為一家統籌資源、統一建設、資源共享,實現了行業降本、政府增效、民生收益。堅持「能共享不新建」,有力支撐「網絡強國」建設。目前,在全國累計完成鐵塔基站建設項目超240萬個,使三家電信企業使用的基站站址數量比中國鐵塔成立之初翻了1.25倍,新建鐵塔共享率從14.3%提升到近90%,相當於少建鐵塔超過80萬座,節約了上千億的行業投資和大量土地等社會資源。
貴州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畢節市是貴州省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過去網絡薄弱,覆蓋不平衡、不充分,因為經濟落後、通信不便,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去發達城市打工。畢節市全境山高路陡,通信網絡建設相較平原地區成本高、速度慢,困難重重。截至2019年,仍然有6397個30戶以上自然村沒有移動信號覆蓋。畢節市工信局局長桂祥友表示,畢節市以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為抓手,鐵塔公司牽頭通信企業勇挑重擔克難攻堅,超常規實現了行政村4G網絡和光纖網絡,以及30戶以上自然村4G網絡全覆蓋。同時,以網絡覆蓋助推電商進村入鎮,推動農村電商快速發展。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
「鐵塔公司成立以來,通過共享大大提升了三家電信企業行動網路覆蓋水平,有效支撐了通信網絡向西部、向老少邊窮地區延伸,惠及邊遠地區群眾。新建鐵塔站址中農村及鄉鎮站址佔比超過63%,西部12省中多數地區站址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貴州、寧夏、重慶、四川等10省(區)實現移動通信站址規模翻番。」中國鐵塔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數據產業是貴州的一大亮點,貴陽數博大道處於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聚集區,沿線分布了大數據關聯企業近5000家,高速移動寬帶網絡對大數據產業給予了有力支撐。5G網絡的建設最經濟高效的方式無疑是在原有4G站址上進行改造加載5G設備,但也需要鐵塔公司做不少工作。
鐵塔公司的統籌作用在畢節市梨樹高鐵客運樞紐中心的5G/4G網絡覆蓋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現。項目建設之初面臨著三家運營商建設思路難以統一、施工多頭對接、投資成本較高、建築結構複雜等問題,重擔落到了畢節市鐵塔公司肩上。他們一方面主動建立與成貴公司畢節段指揮部、高速公路鐵路建設指揮部、客站指揮部、高鐵主要施工單位、三家電信企業的常態化溝通協調製度,解決多頭對接問題,提高溝通效率。另一方面,推進共建共享,協同電信企業及業主單位,對多種建設方案進行科學分析及多方會審,形成了多技術、多系統、室內外、宏微結合的「綜合解決方案」,統籌實施,快速推進工程規劃及建設進度。通過鐵塔公司統籌協調、統籌規劃、統一實施,項目如期完工,兼顧覆蓋和建築美觀的同時大幅降低建設成本,較三家運營商自建節約150萬元,節約幅度超過50%。
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日前表示,中國鐵塔作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5G新基建的主力軍、共享經濟踐行者,5G商用一年多來,克服疫情等衝擊,累計承建5G基站項目超過70萬個,97%都是利用已有站址資源改造實現。面向未來,中國鐵塔將進一步強化統籌共享,爭取社會各方面支持,破除5G入場難、場租費用高等現實的問題,擴大共享社會資源,以更大程度的共享,更靈活多樣的服務模式,實現多快省地建設5G基礎設施。
「通信塔」變「智慧塔」 高質量服務社會信息化
在貴陽市數博大道的通信塔,除了服務移動、電信、聯通、廣電四家,還服務於公安部門掛載無線專網、視頻監控設備。中國鐵塔貴州省分公司還利用通信塔為中石油、中石化建設高位監控,為貴州燃氣集團高壓管線監控提供了服務。
「只要各行業有需求,我們樂意在滿足安全的情況下開放通信塔資源,擴大社會共享效益」,中國鐵塔相關負責人表示,「點位這麼密集的鐵塔資源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每個塔站都有7×24小時電力保障和及時高效的維護保障。並且,所有接入進來的設備通過鐵塔公司的智能監控平臺都能實現可管可控。」
中國鐵塔目前基於巨量站址資源,拓展行業外應用,發展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鐵塔共享平臺、最大的實用物聯網+網際網路平臺,在服務通信行業的同時,廣泛服務於環保、國土、水林、應急、農林、公安等領域,為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強調,中國鐵塔將充分發揮通信鐵塔無處不在的數量優勢、資源優勢,運用5G技術面向數字經濟、萬物互聯,在推進高點、視頻監控基礎上,加快打造具有中國鐵塔特色的分布式社會信息服務,積極擴展5G的應用,為經濟社會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