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文將和大家分享《46萬選什麼車奔馳E級還是寶馬4系本文可能能幫你解惑》。
注重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今天,人們對汽車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在46萬價位選車時,很多朋友面臨這個問題都不會作答,經常會有人推薦奔馳E級或者寶馬4系,但是優勢太單一的汽車品牌必將走不長遠,今天就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今天請到一位老司機王先生,他開過兩款車,一款是寶馬4系,還有一臺正是奔馳E級,所以他對兩款車都很了解。究竟奔馳E級的其它方面是否也有優勢?奔馳E級和寶馬4系相比究竟有哪些值得稱道的地方?請讓車主給我們全面剖析!
先看奔馳E級的外觀,外觀運動大氣又不失沉穩,時尚活力十足。外觀沉穩大氣上檔次,很多人買奔馳就是中意外觀設計加上星輝立標加成吧。外觀相當大氣,唯有尾部車燈設計得讓人有些失望,影響了全車的形象。尾部車燈裡面有許多星鑽設計,還可以隨外部照明自動調節,不僅辨識度高,也真得很漂亮。
再看寶馬4系,說實話,買這個車就是衝的外觀去的。絕對完美,唯一的缺陷就是屁股了。全車Led燈組,前大燈只可惜不是勺子燈。19寸442輪胎,兇悍的m套包圍,真心漂亮。
進入奔馳E級車內,內飾真是奢華中帶有低調,很喜歡這種感覺。電子系統反應遲鈍,就像用久了的安卓手機,看視頻花屏。真的很顯層次,就是座椅不是真皮的差評。國產後的內飾裝配質量問題,中控的異響,工整度和整體感,會讓你覺得有點掉價。這裡要說說油門這裡,空間太小。比較寬敞,最後排高胖的選手的福音。儲物空間,不搞批發的都夠用。三個24寸行李箱,一個收納箱,後備箱全部裝下還有部分小空間。
再看寶馬4系,寶馬的內飾就這樣吧,都懂。音質麼,就這樣,還算湊合,不錯,不要比較,啥都好。這個就不多說出了,依舊是原來的格調,看不出美地感覺,做工也不細緻。至於異響,就是左邊後視鏡摺疊後會響一聲,不知道什麼情況。同等車型中空間算是可以的,本來就是運動車型。第一排空間很寬敞,後一排也夠用,跟加長三系比還是小了一些。掀背你說大不大,比SUV大多了反正,還能放倒躺進去。後備箱出乎意料地大,很不錯。
先開奔馳E級,這個顯然不是奔馳的賣點,操控較軟,啥車較軟,但一切應該同為為了最後排家人的舒適而認為的調校。方向盤比較輕巧,不能傳遞路感。方向盤兩種模式也是很人性化,後驅車變向比較舒服沒有那麼大的側傾感。但個人覺得對女性不夠友好,方向盤和油門都偏重。舒適感,奔馳就不用道出了吧。懸架也很結實,坐後面的話很快就能睡著。舒適度真的太好了,換成尋常胎後,胎噪聲小了許多,每次開車都快睡著了。比5系和A6都舒適,運動版座椅包裹性很好,加上一半反絨毛,很舒服。
再開寶馬4系,寶馬的操控不需要多說,懂得自然懂。轉向靈活,80碼過彎不虛,其他的我也不懂說不來,但這些應該是BMW運動車系最基礎的吧。後驅,給人一種鞭策你前進的感覺。高速有次分神,回過神來發現前面堵車,下意識地急剎車,還好沒有撞到上面的字母大眾。買轎跑就要放棄舒適度,反正我覺得上下班還行,上高速不要超過3個小時,估計腰會斷。懸架個人感覺比較硬,也可能因為是我選了19寸車輪胎比較薄。曼卡頓的音響還是可以的,對歌要求不是頗高的小夥伴夠用了。前排座椅的調節很全面很棒,最後排空間稍差,將就夠用。
整體來說,奔馳E級和寶馬4系的優缺點也蠻明顯的。對於奔馳E級來說,三叉星逼格,內飾,氛圍燈,不過油門反應遲鈍,左右雷達延遲,胎噪。寶馬4系的話,最滿意的就是外觀,那種一見傾心地感覺,原本地選車計劃裡面是沒有425在內地,也是因為沒有見過現車,但是沒有太多實用功能,門長而重好多位置上下車比較困難。對於這兩款車,各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