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剛需買房越來越難,尤其是買新房,就算是在三四線城市,一套動不動也要上百萬,讓大量剛需只能「望房興嘆」。也正因如此,有些剛需把目光瞄準了市中心的一些老破小房子,雖然配套差,但勝在價格便宜,地段也好。
不過對於老破小的言論,一直以來都呈兩極分化。有人認為,老破小雖然配套不行,但起碼有一套房,對於錢不夠的家庭來說,還能要求啥呢?
但也有人認為,現在如果買了老破小,先不說居住體驗如何,就這個轉手,未來就會成為大問題。試想下,你從別人那裡買的老破小,最起碼房齡都要20年以上了吧,如果自己再住個20年的話,房子都快成為危房了,到時候還有誰會買呢?
而且老破小,由於建築年代比較久遠,戶型設計等存在不合理之處,再加上沒有物業,所以無論是居住體驗還是房屋質量都難以保障。並且周邊往往密集分布菜市場、學校、商場、公交站等,規劃混亂,常常會導致交通擁堵,如果碰上節假日、早高峰可能出行多有不便。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老破小沒有電梯,那對於現代人來說,無疑是最難接受的一點。因此,就有人表示「老破小」是沒有未來的。
那老破小是否真的沒有未來?不值得購買呢?我們不妨聽下專家的分析再來決定。
01
專家認為老破小的價值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是未來樓市中最保值、最安全的房產。當然,這裡討論的是一二線的老破小,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就算新房子都不一定保值了,更別說老房子。
那為啥專家會認為一二線的老破小會保值呢?
首先,按照城市發展規律來說,一個新中心的崛起必然代表舊中心的沒落,舊中心的老破小的住宅價值自然受到影響,這是每個國家的城市都經歷過的。
但這個城市發展規律觀點對於我們國家的城市來說不太適用,因為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定位的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加上人口也處於快速爆發的城市化加速階段。所以,一個中心根本無法滿足城市經濟的發展需求,未來可能是兩個、三個中心。因此,原本舊中心的老房子不一定會隨著新中心的出現而沒落。
可能大家聽了會覺得有點繞,我舉個例子吧。以惠州西湖為例,那邊是處於老市區、舊中心,但那邊的老破小价格依然堅挺,並不會因為新中心的出現,房價出現大幅度下跌。
其次,市中心的老破小配套未來雖然沒有新城好,但並不會遜色於其他區域。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城市的最優質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原本是集中在主城的。那政府在建設新城的同時,的確會轉移部分優質資源到新城,但不會也不可能完全拆除掉主城的公共基礎設施。尤其是教育、醫療這些配套,都是無法移動的。
還有,舊中心原本居住的人群也並不會轉移,因為在原本的區域居住了10幾20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就算新區配套再好,也不會隨便搬走。這裡繼續舉個例子,以深圳羅湖為例,雖然新中心在南山,並且那邊配套發展好。但我們會發現,羅湖依舊擁有很好的學區和醫療,並且政府依舊在積極升級改造,並沒有放棄羅湖。所以,羅湖雖然不能對比南山,但比坪山、寶安、龍崗等片區,依舊有一戰之力。
最後,老城中心老破小房子價格低估,抗跌性遠超新城。尤其是隨著樓市分化,房子進入存量時代,房價已經脫離了爆發性增長的時期了,更多是以緩慢上漲的姿態。一旦遇到城市的經濟下行、樓市盤整,首當其衝的就是分布在城市遠郊,透支大量未來價值的新城可能會下跌。而對於市中心的老破小,卻沒有這種煩惱,因為人口在,需求還在。
而對於新城,發展預期和時間是不可預估的,人們只會看到眼前的,當新趣不行了之後,一些分出去的人口肯定會流往市中心。畢竟市中心的老破小,不但擁有優質的教育、生活、商業配套設施、交通也極為便利,居住價值遠超這些新房,永遠不愁沒有人購買。
02
因此,綜合以上專家的看法,可以得知,一二線城市的老破小基本不會淪為「無人問津」的存在,還是值得購買。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老破小」都值得購買,購房者應該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要關注房子的保值效果、裝修成本、小區環境、配套資源等四個方面。比如,這套房子是否能住,因為有些老破小會過於老舊,需要面臨改造和裝修,那這個時候不僅需要支出一大筆裝修費用,而且一旦不小心動了房屋主要結構,房子質量可能也難以保障。
第二個問題就是從家庭結構來選擇。如果買這套房子是為了孩子讀書,或者節省自己上下班時間,又或者是因為資金不足而考慮過度等等原因,那就可以購買。如果只是單純投資,或者長時間居住的話,我是不太建議的,畢竟舒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