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文章可在以下公眾號目錄找到 : 數據大宇宙 > Python入門必備 > 必備知識
最近有許多小夥伴問我要入門 Python 的資料,還有小夥伴完全沒有入門 Python 就直接購買了我的 pandas 專欄。因此我決定寫幾篇 Python 數據處理分析必備的入門知識系列文章,以幫助有需要的小夥伴們更好入門。
系列相關文章:
Python玩數據入門必備系列:環境安裝前言
上一節我們已經安裝了 Python ,但是我們不希望直接在黑烏烏的命令窗口或白茫茫的記事本中寫代碼,本文主要介紹 vs code 的安裝、配置以及 cell 交互模式
安裝 vs code
首先,一樣使用以下搜尋引擎:
搜索關鍵字 "vscode"點擊第一個搜索結果的 Download
點擊上圖紅框處,下載安裝程序下載完成後,運行安裝程序:
不用考慮,全勾選稍等片刻,安裝即可完成。在桌面上或應用列表找到 vs code,啟動他。
先看看界面:
重點是左邊紅框處5個小圖標,他們表示各個基礎功能,不過現在我們不需要深入了解他們此時的vscode只是一個漂亮的記事本而已,我們需要讓vscode安裝一些輔助插件:
點擊左邊最後一個小圖標,這是安裝插件的地方在輸入框輸入"python"第一個出來的結果,點擊安裝,相信在幾秒內就安裝完成這插件是出自微軟,信心有保證
此時你可能會注意到,vscode是用現在流行的小窗頁進行多窗口管理,我們可以隨時點小窗口右邊的叉叉,把窗口關閉:
管理 Python 文件
不管 vs code 還是其他的 IDE ,基本都是用文件夾做項目管理,也就是說,我們要寫 Python 代碼,先建一個文件夾吧。
我在F盤創建一個文件夾py_test,下面用vscode打開這個目錄:
點擊左邊第一個小圖標,這是管理文件的地方點擊旁邊小窗口的"打開文件夾"按鈕
選擇我們的項目文件夾其實你可以直接在文件資源管理器(就是你平時玩耍文件的地方)中,直接用滑鼠把該文件夾拖放到 vs code 界面中,即可快速打開此目錄。 此外,還可以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的文件夾點滑鼠右鍵,應該有一欄菜單是"用 vscode 打開"之類的
文件夾打開後,界面成這樣子:
注意此時左邊的小窗口,裡面有3個摺疊處第2個顯示當前打開的文件夾名字,點開他
我們可以在這裡創建文件和文件夾,其實效果與你直接在電腦的資源管理器創建是一樣的點擊左邊第一個小圖標,創建文件,文件名輸入"test.py",注意要輸入後綴名字".py"創建文件成功後,默認就打開了這個文件的小窗口。
vs code 知道你當前打開了一個 Python 文件,他估計你是要輸入 Python 代碼,他會識別你電腦的上那些 python.exe (不知道我說啥,請回看本系列上一節文章)在左下角,你會看到他默認選擇了其中一個 python 環境滑鼠點一下左下角,還可以選擇其他的Python環境,說白了,就是用不同的python.exe來執行你的代碼:
可以看到,我有7個 Python 環境如果你一個可選環境都沒有,那麼你很可能沒有安裝 Python,或者沒有定義好環境變量
執行 Python
先打上一句代碼執行一下再說吧:
輸入"pri",只能提示列表出現的第一個選擇 print ,按 tab 鍵選擇
繼續完整輸入代碼:print('done')代碼先不管,下一篇文章再細說代碼內容
但是,怎麼執行呢?看過上一篇文章的小夥伴應該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那個啥 python.exe 吧。
我們當然可以用 vs code 執行代碼,而不需要像上一篇文章那樣,去命令窗口寫命令。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不管啥樣的工具,他們背後都是調用 python.exe 執行。
這裡介紹2種執行 Python 代碼的方式。我強烈推薦學習 pandas 處理分析數據的小夥伴要學習第二個方式,第一種方式你可以大概了解就行。
正規執行
第一種,讓vscode調用python.exe執行:
點擊左邊小蟲子圖標,打開調試小窗口注意看到此時 vs code 沒有找到任何配置。不管他,我們點擊上方帶紅點的小齒輪右邊出現列表,點選第一個"Python File"然後,突然出現一個json文件,不管他,直接點擊小窗頁右邊的小叉叉,把他關閉
這個其實就是配置文件,這個配置文件會放置在當前項目文件夾中
注意,此時你應該看到當前激活的小窗口是那個
test.py
的Python文件:
點擊那個綠色小圖標,即可運行
如無意外,即可在下方看到輸出信息,結果也在其中
cell 模式
但是我們玩數據的,一般很少在 vs code 中使用第一種啟動方式,因為每次啟動 Python 是很慢的,我們用 pandas 處理數據時,通常都希望嘗試不同的代碼立刻看輸出,因此我更推薦以下的 cell 交互模式。
在文件第一行輸入 :#%%此時上方會出現3個水印英文按鈕在這個 #%% 下方的代碼,就是一個"代碼單元格"點擊第一個按鈕"Run Cell",運行此單元格的代碼如果你沒有安裝jupyter,vscode會自動下載安裝:
第一次使用時,需要一點時間啟動服務,大概10 秒左右右邊也會出現交互結果輸出頁注意左邊代碼區,由於你剛剛是在最後一個 cell 中執行,vs code 會幫你自動輸入一個新的 #%% ,以劃分出一個新的 cell服務啟動後,即可看到輸出結果:
可能有人會問:這玩意有啥用?
此時,我們執行過的代碼所產生的變量,會被一直保留,其實這就是一個交互環境。
比如說,我在第二個cell編寫並執行以下代碼:
這產生了一個變量 x這個變量x會一直保持,因此我在下一個cell可以執行這樣子的代碼:
顯示上一個 cell 執行所產生的變量每個單元格的執行都非常快速,因為 python 不需要重複啟動這裡只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這裡涉及一點代碼知識,下一篇文章才正式講解代碼
總結
本來打算把 jupyter notebook 也介紹,但發現篇幅太長,下次再介紹吧。
本系列就是寫給那些玩數據處理分析的小夥伴,因此,記得實踐時,使用本文介紹的第二種執行方式。
下一節,開始入門 Python 的基本語法,敬請關注。